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艺术理论

  • “笔墨”与中国水墨画

    中国画是世界绘画高峰之一。研究水墨画的现代化,必须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探索继往开来,具有新的气息。我们既要站在中国文化的最高点上,还要从世界文化的角度去比较、去把握。... [详情]

    2020/07/22

  • 潘天寿“拉开距离说”的底蕴

    以文人画为主流的传统国画,面对着日渐加强的西方艺术文化的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困境,步履蹒跚地进入了二十世纪,前景扑朔迷离。潘天寿的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都是在这个特定历史条件... [详情]

    2020/07/22

  • 达芬奇给500年后的我们留下了什么?

    回顾 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1452年4月14日1519年5月2日)不用多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博学家,他涉及的领域从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再到发明家、军事工程师、甚至绘图... [详情]

    2020/07/22

  • 薛永年: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刍议

    以美术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从来为有责任感的中国美术家所重视。远在70年前,亦即1933年国难方殷之际,徐悲鸿就开始着手中国美术在欧洲的推广,积极策划并成... [详情]

    2020/07/22

  • 薛永年:花鸟画札记

    薛永年,1941年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长期从事书画鉴藏与美术史教学研究工作,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美术史系研究员、亥佤州立... [详情]

    2020/07/22

  • 书法的美育价值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教育。《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人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知荣辱,辨美丑,以臻于至善。达到... [详情]

    2020/07/22

  • 诗情·画意·哲思

    有些诗是只能看而不能画的,如李太白的白发三千丈就不好画、因为没有这么大幅面的纸和绢。同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好画,因为东和南在画面上不容易真切表现,若把... [详情]

    2020/07/22

  • 浅聊博物馆中的人文主义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作为此次会议主题。在此基调下,30个国际委员会中有17个将中枢、传统、未来作为会议... [详情]

    2020/07/29

  • 新中国70年山水画新貌:美在河山 大气磅礴!

    李可染《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现藏中国美术馆 新中国山水画就题材而论,最突出的成就便是表现祖国河山新貌。这种表现,带来山水画审美观的时代新变由静美为主流,变为动美居... [详情]

    2020/07/29

  • 七十正芳华:画家笔下的国庆节

    2019国庆到来,祖国母亲即将迎来七十岁华诞。国庆意味战争的结束、和平年代的开始,对于每一位生活在当下的人来说,都意义非凡。自新中国诞生至今,人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 [详情]

    2020/07/29

上一页6061626364下一页1241233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