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收藏 拍卖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涤,编辑:中国书画网

      美育是关于美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具有承担美育使命,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属性。在新时代的视野下,高校美术教育如何践行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美育要求呢?
 
      坚持立德树人宗旨,以美术教育塑造美好心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美育的基本遵循。在美育中践行立德树人,应展现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美育中与审美相关的特性,是德育、智育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美育又蕴含着德育的维度,可以辅助德育、智育完成人的培养。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谈美育时强调了这种特性:“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从美育的德育之维来看,美术的育化功能自古有之。晋代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汉唐以来,庙堂皆绘有功臣烈士像,以表彰功绩,供世人追思先贤。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指出绘画一事,可以实现教育感化的作用,有助社会纲纪伦常的运转。人们认识到,审美过程不仅培养人对美的形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由于美育蕴含着德育的功能,它也被视为德育的手段而成就德育,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讲到,人“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冶,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从美育自身的独特性而言,与道德和智力不同,美的体验可以是纯粹的、超以物外的。美本身,及对美的体验是摆脱现实藩篱,超越现世利害,使人与人在精神上获得平等,使灵魂触碰纯然精神愉悦的门径。正如叔本华所说,在现实生活中,乞丐是乞丐,国王是国王;但在审美观照中,则他们都以同样的态度来欣赏落日的美。美育的这种超然是由其根本特点决定的:美之育人,不靠论理证明,不需言语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直观感染,以情感体验为中介,完全出于内在的自由选择,经过潜移默化而达成教育目的。美之育人,可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1955年作 现藏中国美术馆

      就塑造美好心灵而言,美好的心灵,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同时,还应该是感性充沛、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富于形象思维能力、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前者要求美育发挥自身的德育维度,后者则要求美育具备更高的精神指向,能够在超越道德的层面上发挥其在人格教育、感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方面的价值,凸显其有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性。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敏锐地捕捉到美育功能的这种双重性,尤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一面,以此为引擎,不断深入启发美育在立德树人、塑造美好心灵方面的强大作用。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1961年作

      遵循美育特点,以多维度美术教育促进全社会美育发展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和塑造高尚、自由、完整、全面的人,是美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美育是审美规律指导下的艺术实践活动,加强美育的社会职能,需要掌握美育规律,遵循美育特点,高校美育工作尤其要深入思考如何以美术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把美育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 1961年作

      为实现新时代的美育目标,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避免以知识技能训练代替审美文化教育,以指标考核代替艺术素质陶冶的简单化、功利化倾向。要注重对人的持续培养,建构系统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在纵向上,着力贯通学校美术教育的各个层次。在横向上,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交叉学科,加强美术教育与各学科专业的渗透与融合,尝试以美术教育为基础,整合美学、哲学、文艺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美育相关专业,建构跨学科或学科群教学研究体系,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形成真正的“大美育”专业架构,为社会培养专业复合型的美术教育人才、美育人才。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叶浅予《舞红绸》 1978年作

      同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人、影响人,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因此新时代的美育要求美术教育工作以高校为中心,扩宽平台,增加维度,从课堂辐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去粗取精,甄别取舍,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廊、艺术品拍卖行、青少年宫、美术培训机构等优质社会资源吸纳进来,使它们有机结合,以此长补彼短,建构起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美术教育生态系统,实现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双向共享,推进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功能最大化,进而为全社会共建现代化美育体系的目标赋能。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何岸 《西沙之晨》 油画 布面油彩 1979年 107cm×182cm 现藏中国美术馆

      一百年前,梁启超在题为《美术与生活》的讲演中谈道:“今日的中国,一方面要多出些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一方面要普及养成享用美术的美术人。这两件事都是美术专门学校的责任。然而该怎样地督促赞助美术专门学校叫它完成这责任,又是教育界乃至一般市民的责任。”今天,做好美育工作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高校美术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更应深入思索,不断探究,如何以美育引领美术教育,以美术教育践行美育。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詹建俊 《潮》 油画 布面油彩 1984年 177cm×196cm  现藏中国美术馆

      最后还要看到,美育不可孤立存在,美育、德育、智育等本就是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过程中一体之多面,他们各有侧重,互为表里,互相支撑。正如人们常谈“真善美”,唯有求真求实、至性至情的人生,才能达成大智大勇、尽善尽美之纯然完满的生命境界。而为新时代培养这样身心健美,德才完善的奋斗者和接班人,正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须臾不可懈怠的使命与担当。

新时代美育如何与时俱进
吴为山 《使命》 雕塑 汉白玉  2020年作


(本文原标题为:美术教育如何践行新时代美育要求,载《光明日报》2020年9月15日,第13版)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