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艺术理论

  • 刘海粟,一个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传奇和神话

    如果没有刘海粟,20世纪的中国美术也许会失去许多光彩和璀璨。至少,作为新文化浪潮促生的新式美术教育,不会因一位17岁孩子的参与创立而如此早地揭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 [详情]

    2020/08/05

  • 流美与朴野—徐悲鸿书法论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 徐悲鸿书名为其画名所掩,这并不意味着其书法逊色于绘画。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画如此,书法亦然。徐悲鸿言:将碑帖、法书分别照字的部首... [详情]

    2020/08/05

  • 被称为艺术家 你够格么?

    感觉这个词包含着一切。拉斐尔和其他艺术家都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感觉在思考之前就已经形成一个系统,这就使他们在研究自然时不至于破坏感觉,也不仅止于做一个画家,他们获... [详情]

    2020/08/05

  • 欧洲雪景画折射观念变化

    在中国,皑皑白雪为山水和文学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世界,明代张岱笔下的《湖心亭赏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带着诗情与画意... [详情]

    2020/08/05

  • 策展人的角色担当

    策展是一个思想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策展人的要求也应该是非常高的,不是任谁都可以随便介入并胜任的。但现实中,却不甚乐观。当下的策展行业可谓鱼龙混杂,极不规范。无... [详情]

    2020/08/05

  • 沈曾植:你再读十年书,跟我谈书法还差不多

    20世纪初,俄国哲学家卡伊萨林不远千里来拜访了正在读书的沈曾植后,甚为欣喜,写下一篇《中国大儒沈子培》,称沈曾植是中国文化之典型、中国之完人。 然而时势弄人,时间往后... [详情]

    2020/08/05

  • 徐悲鸿《愚公移山》人物为何多是印度人

    1月25日,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至3月4日。展览梳理并展示徐悲鸿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系列作品一百余件,部分创作手稿首次展... [详情]

    2020/08/05

  • 一部《金瓶梅》,写尽中国古代服饰

    《金瓶梅》里有两位主要人物,一为潘金莲、另一为西门庆。书中对眼花缭乱的服饰的描写,也正是从这二人开始的。 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铃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 [详情]

    2020/08/05

  • 走在艺术之前的美术馆论坛

    有些理论是走到艺术创作的前面,论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超出艺术现状范围的理论之路。一个展览经常会通过论坛中各专家的演讲,而使观众获得观看作品的方法,以及对这... [详情]

    2020/08/05

  • 交互视野: 一场摄影与绘画的讨论

    吉米纳尔逊 在他们消失以前(系列作品) 安塞尔亚当斯 提顿山和斯内克河 1942年 乔治奥特 霍博肯工厂 1932年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里的表现主义运动与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详情]

    2020/08/05

上一页8586878889下一页1241233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