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艺术资讯
-
李立钧:作为“物”的艺术品与作为“物件史”的艺术史
马格利特(Ren Magritte),《影像的背叛》(The Treachery of Images),1929。 关于艺术作品和物的暧昧关系,我们可以重新回顾一次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 Maior)记录在《博物志》(... [详情]
2017/02/15
-
切勿以市场价格来简单判断艺术品的实际价值
在当下书画市场,依然存在这么一个错误的观点,即大众普遍认为谁的作品卖得市场价格高,谁就画得好,就称得上是名家。即便认为画得不好,也会把其当成名家名作来看待。于是一... [详情]
2017/02/15
-
徐冰: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问题的一封信
艺术家徐冰 未来学院的主要任务,一定是要培养开阔的创造性视野的人,有极强适应性的、进入社会各种工作结构和领域的人,具有极强的预感力和懂得如何发挥才能的人;这包括创意... [详情]
2017/02/15
-
让·吕克·南希:身体本身是绘画的起源
在绘画中和对于绘画(以及在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中)而言,身体是什么? 身体本身是绘画的起源。身体确实能够让我们去呈现我们的图像。我们的图像,也就是说,我们自身:我仅仅只... [详情]
2017/02/15
-
莫兰迪在1958年的对话
罗迪蒂:看起来你很注意坚持你的生活的私人面。你从来没有在现代艺术的哪个团体或流派中活动过吗?莫兰迪:你或许会认为我是故意避开跟当代艺术界的主要潮流的所有直接接触,但... [详情]
2017/02/15
-
很多评论家完全不懂画,却能天花乱坠地瞎说!
说到这个题目所包含的话题内容,我想好多美术家们可能多会以为然,而评论家们可能又要不以为然。 在与很多美术家的交往中,发现大家对评论家是种很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很看不起... [详情]
2017/02/15
-
常培杰:论布迪厄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
20世纪50和60年代,法国人文科学领域内出现了两种强有力的对立观点: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前者强调人的个体经验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意义,以哲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为代表;后者强... [详情]
2017/02/15
-
中国绘画史与西方绘画史究竟有何不同?
一 欧洲艺术史,尤其是欧洲绘画史,以一种史诗模式供人阅读。它向我们呈现为一系列步调一致的尝试,在那里,舞台上的每一位新来者都试图将学科界限推至更远。普林尼首先为之作... [详情]
2017/02/15
-
王志亮: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乡村的共生实践
近几年我一直关注这样一类中国当代艺术实践,艺术家在社会现场工作,作品需要公众参与才能完成。作品的最终形式不是展览之物,而是被档案化的事件,或者可供使用的日常物品。... [详情]
2017/02/15
热帖排行榜
-
636 “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
-
620 “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
-
616 2020突破市场刷新拍卖记
-
601 弘仁《书画合璧册》1
-
600 “为了前方——张光宇艺
-
600 韩天衡美术馆年度大展
-
560 “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
-
560 走近真实的傅山:傅山
-
520 “烟云尽态:《三希堂石
-
510 浙江省博“金相椎痕:
-
500 “有容乃大——容庚捐赠
-
500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
-
500 丝路·新纽带——中国画
-
500 石鲁巅峰之作《东渡》
-
450 海外漂泊160年马首铜像
-
400 “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
-
400 为什么张大千敢自称 五
-
400 史无前例:英国政府1
-
400 上博绘画馆新增30件精品
-
360 “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
-
300 第72回“正仓院展”奈良
-
300 星光璀璨·不同而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