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懂的毕加索?

    很多时候,我们不懂的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新价值观。 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知识准备和眼界的问题。毕加索1881年生,跟鲁迅同年,1973年他去世时我正在江西农... [详情]

    2020/07/10

  • “逃避”的艺术——作为一种自由主义想象与实践的宋庄艺术范本

    展览题目海纳百川,壁立千仞,语出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大堂所自撰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以此来言志和自省,寓意着作为一个具有... [详情]

    2016/09/28

  • “超级大展”的价值在哪里

    今年以来,超级大展在全国有蔓延之势,比如北京今年6月已经举办了毕加索大展,近期在深圳举办的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展。还有一些艺术机构或文化公司正在打算或欲举办不同种类... [详情]

    2016/09/28

  • 范美俊:艺术批评也能“发包”吗?

    从专业的角度看,一个展览,最值得期待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有相关的学术研讨。就我的观察,近年的个展研讨越来越封闭。从一些会议报道可以看出,虽然场地气派,摄像师、速记员... [详情]

    2016/09/28

  • 对于艺术和艺术史的未来,我们如何展望?

    今后,艺术到底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今后艺术史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世界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我们过去和现在利用遗存的图像或是物质材料来研究艺术史的做法虽方兴未艾,但大概... [详情]

    2016/09/28

  • 图像学研究中的形式分析:施坦伯格和他的多重解释论(下)

    在经过了整整50页篇幅(即从版本A到版本M、立体主义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个小节)后,施坦伯格终于将毕加索这种想要全方位再现人体的痴迷,追溯到欧洲艺术史的传统。如果我们反观艺术... [详情]

    2016/09/28

  • 艺术的“观看”机制

    站在一件艺术作品面前,首先引起我们感官的即是观看,不论是传统的架上绘画或者是科技与艺术互为媒介的装置作品,目光的注视是我们与艺术的第一次遇见,目光所及,艺术作品继... [详情]

    2016/09/28

  • 肯特里奇回顾展:“我是一个从没离开过故乡的人”

    ▲ 威廉肯特里奇《No,It is》,翻书动画,2012年,图片来源:BOMB 肯特里奇如今已经61岁,在1990年代初,他的一系列影片最早为其带来了国际关注:影片通过主要人物从事地产开发的资... [详情]

    2016/09/28

  • 不可见的空间

    当我们的目光渐渐照亮了作品,并且在与艺术作品反射的光芒交汇之后,观看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作品的物质空间与展示空间。空间问题一直是现代主义意图改造古典主义的策略... [详情]

    2016/09/28

  • 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圆满闭幕

    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闭幕式于2016年9月20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会议由中方筹委会主任邵大箴先生主持,本次大会秘书长朱青生教授致题为对于艺术和艺术史的未来... [详情]

    2016/09/28

12345下一页35341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