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秋拍 李虹霖 收藏 拍卖

  • 于海元:卸任后杨劲松 “从心开始”

    卸任行政职位之后的杨劲松,迎来了自己艺术上新的爆发。长期在体制内所压抑的创作能量在自由的涂抹之中,无所顾忌的喷薄而出。久已在心中酝酿的对于艺术表达和生命自由的诉求... [详情]

    2017/03/01

  • 林风眠:中国画现代转型的一代宗师

    2017-02-02 林风眠 《菖兰》1961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 在20世纪画坛,林风眠无疑是中国画现代派的一位开山宗师。 倘若我们把中国画分成传统和现代两大时段,元明清以来那种追求超脱尘世... [详情]

    2017/02/28

  • 元代文人画的笔墨逸韵

    元代绘画就像我今天所说的那样,它实际上从宋代走过来以后,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转折的时代。一个绘画现象要进入转折的话,这个社会应该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20世纪。20世纪整... [详情]

    2017/02/28

  • 杨飞云:只有出自艺术家心灵的感动才能真正的感染人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是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 [详情]

    2017/02/28

  • 理查·霍加特:《文化研究四十年》

    1997年9月《国际文化研究》(ICS)对理查霍加特进行了访谈,以期获得对英国目前文化研究与5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的认识。同时,恰逢《文化知识的用途》出版40周年纪... [详情]

    2017/02/28

  • 萨义德:《视觉惶恐》

    采访者:米切尔受访者:萨义德来源:《爱德华萨义德和批评家的工作: 向权力讲真话》(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原载英文版(杜克,2000) 米切尔:我很想听听你对视觉艺术和媒体的看法... [详情]

    2017/02/28

  • 康加恩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物”、“事物”和“物化”

    摘要 物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中心概念。20 世纪的社会批判理论对这个词的解释极为不同。当卢卡奇将物化解释为一种意识状态时,法兰克福学派使用这个词进行纯粹的理性... [详情]

    2017/02/28

  • 文献展的神话 丨 起源

    卡塞尔文献展始于一片恐惧而悲伤、但同时也酝酿着重建与改造的氛围中。 被摧毁的卡塞尔城,1947 版权归属卡塞尔市档案馆,0.004.111,蒂姆 德国有一座被摧毁的城市 一个怀有卓越想... [详情]

    2017/02/28

  • 董其昌与他的时代:董氏书画对日本的影响与受容

    2016年时值董其昌逝世380周年,作为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新春开年大展董其昌的时代:明末清初的连绵趣味,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台东书道博物馆在两个会场举办此次特展。以董其昌为中心... [详情]

    2017/02/28

  • 董其昌与他的时代:董氏书画对日本的影响与受容

    2016年时值董其昌逝世380周年,作为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新春开年大展董其昌的时代:明末清初的连绵趣味,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台东书道博物馆在两个会场举办此次特展。以董其昌为中心... [详情]

    2017/02/28

上一页4647484950下一页2612601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