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收藏 > 老舍在美遗失的英文译稿被发现 《四世同堂》齐全

老舍在美遗失的英文译稿被发现 《四世同堂》齐全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网络

老舍在美遗失的英文译稿被发现 《四世同堂》齐全

1970年代,百花文艺版《四世同堂》

  董子琪

  日前,作家老舍在近70年前在美遗失的《四世同堂》原稿,已被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找齐并译出,未曾出版过的《四世同堂》21-26章、约十万字将全文刊登在2017年1月的《收获》杂志上。这将是老舍先生这部巨著第一次以本原面目示人,意义重大。《四世同堂》作为老舍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经历了怎样的出版和译介历史?这次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呢?

  《四世同堂》从未完整地出版过

  《四世同堂》是老舍一生最高的文学成就,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遗憾的是,第三部《饥荒》从来没有完整地出版过。1945年,老舍在《四世同堂》的序言中写道:依照计划写来,第一部为34段,后两部各为33段,最后合在一起,全书100段。(注:此处的“一段”指一章。)

  第一、二部《惶惑》和《偷生》1944-1945年间在重庆《扫荡报》和《世界日报》副刊连载,1946年得以出版。此后,老舍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第三部《饥荒》是老舍在美国期间完成的。《饥荒》的前20章内容于1950-1951年间在上海《小说》月刊连载发表, 但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最后13章并未出中文版,后来文稿于文革中被毁。1951年,《四世同堂》英文版在美国出版,为我们如今补齐和复原该书留下了一线希望。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洁在《有生之年! <四世同堂>!更了!》中说,1981年,人们发现了经过缩略处理的《四世同堂》英译本的最后13章,由马小弥转译为中文后,发表在了1982年第二期《十月》杂志上。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时,采用的也是这由英文版回译的13章文字。

  就此,《四世同堂》一书貌似已然齐全,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四世同堂》第三部最后的这13章是根据英文译稿回译而来,而英文版是经过了美国出版社与编辑大量删减后的“阉割版本”,并非老舍原稿。

  《四世同堂》的英文全本是如何找到的?

  2013年5月,在美国访学的赵武平通过网络检索发现,哈佛大学施莱辛格图书馆的浦爱德档案中可能保存着《四世同堂》的美国档案,包括老舍在美国创作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后尚未发表中英文版之前的全部内容和译者资料。

  浦爱德是谁?根据施莱辛格的检索档案,浦爱德是《四世同堂》(1951)的译者。我们可以从2012年彭秀良的《被尘封的国际友人浦爱德》一文中看到浦爱德与老舍的关系:

  “一九四八年三月至九月间,旅居美国的老舍与浦爱德一起翻译了《四世同堂》,该书于一九五一年以《黄色风暴》为名由美国哈科特和布雷斯公司出版。翻译过程是比较独特的,先是由老舍对小说进行删节,然后再口授给看不懂中文的浦爱德,由浦爱德录于纸面。”

  这段记录既说明了浦爱德的身份,又点明了《四世同堂》是由浦爱德和老舍共同合作翻译的结果,而且,浦爱德英译根据的是老舍未刊登的文章原稿——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老舍原作面目的版本了。

  《四世同堂》英文译者浦爱德

  编号为MC465的浦爱德档案共有11盒,《四世同堂》的数百页材料分装在常规档案盒中,内容分两部分:一为全部译稿,二是同翻译和出版相关的通信、笔记、卡片和零稿等杂项。

  从赵武平的《 <饥荒 >回译记》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四世同堂》英文译稿被发现时的样子:“(文稿)打印在相当于A4纸张大小的、薄近透明的白纸上;文稿按先后顺序,每两章,或三到五章,整整齐齐分组装于三十个乳黄色的文件夹内。译稿有三部分,即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初译稿,以及初译稿若干零页,稿面上有繁密的改动笔迹, 字体潦草,难以辨认;第二部另有一份修订誊清稿,篇幅从三十二章,缩至三十一章;以及第三部,也就是《饥荒》的全译稿。 ”

  第三部《饥荒》英文译稿共36章,比原先中文版回译时参考的删减版本多出9章,比老舍原定的30章还要多出3章,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之前发现的“后13章”,就是由这16章压缩和删节而来的,比如第23章“东阳病了”压缩后同第24章“冰化了” 并为一章,第27章和36章整章删去,还有部分人名有了改动。如果《饥荒》后半部第21至36章回译为中文,加上之前已发表的20章,可知全书大约21万字。

  这虽然已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接近老舍原稿的版本,但严格说来也不是全本,因为它也经历过删节。“应该所删只是枝节,或者意义较轻的段落,起码没有改变结构。”赵武平推测道,并引用浦爱德晚年的信件说明:

  “老舍知道,美国人不喜欢篇幅太大的长篇小说,所以我们一起工作时候,他对原书作了较大的删节。不幸,出版社删得更多,一个完整的人物被删去——虽非主要人物,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就是那个照应坟地的种地人。”

  除了译稿部分,《四世同堂》的信件部分还有浦爱德的合同、版税单以及她与编辑的通信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档案里还有一份夏志清的致信。

  这封“文学求助信”是夏志清1960年8月写给浦爱德的,当时夏志清还在纽约州立大学英语系执教,他的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还未完工。在信中,夏志清提出,希望可以看到《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出版信息,还想从浦爱德那里得到《四世同堂》的英文译本《黄色风暴》。

  根据赵武平的推测,夏志清很可能没有收到浦爱德的回信,最终无缘《四世同堂》的第三部全稿,这也影响了他对于老舍文学成就的评价,甚至影响了之后李欧梵等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评价。

  《四世同堂》如何回译为中文?

  70年过去,打印稿上已有不少字词褪色、难以辨识,加之拼写错误等因素,要将浦爱德的英文版回译为中文,赵武平认为这项工作是“曲折、复杂而处处容易陷入误区的”。

  “首先,要针对英译原稿,逐篇进行释读,录下所有难以辨识的文句。经过近七十年的时光磨蚀,打印稿上不少字词已经变褪色,甚至模糊;另外一些,是打印中的拼写错误,再者就是译文中所运用的今天已经废弃使用的日语拼写,这占去了前期翻译的大部分精力——后来,为了解决其中疑难,去年我重新回到施莱辛格图书馆,再次检阅了原稿,同时就其中日语词汇,请教了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日本专家傅高义教授,和负责出版事务罗伯特·格雷厄姆先生。”

  老舍是个语言大师,为了让用词和表达方式贴近老舍的语言风格,赵武平整理出了“老舍词汇表”,比如他更常用“假若” 而很少用“如果”,他会用“助援”而非“援助”、自傲而非“自豪”、“羞恼成怒”不作“恼羞成怒”。老舍似乎不太喜欢运用习见成语:他用“咬着牙说”不用“咬牙切齿”、用“忍受苦痛” 不用“含辛茹苦”,用“设尽方法”不用“千方百计”。 此外,赵武平还从《骆驼祥子》里借用了个别词汇,比如译稿里说白巡长被“撤了差”,就取自《骆驼祥子》开篇部分的一句话:“被撤了差的巡警或校役”。

  在上世纪80年代从英文缩略版回译的版本中,老舍夫人胡絜青曾写下一段感言:“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四世同堂》版本,它既包括目前出版的最全的中文单行本的全文,即按老舍中文手稿排印的前八十七段,也包括由英文节译本转译回来的后十三段,全书共一百段,正好是老舍原来计划和实际完成的一百段。” 现在,因为新译稿的发现,《四世同堂》已经有了一百零三段,这虽然不是老舍计划中的手稿的全部,但也可以让新一代的读者更加接近老舍的原作。新版《四世同堂》预计将于明年2月由活字文化出版。

  本文部分参考了赵武平《 <饥荒 >回译记》,由作者本人授权。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