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收藏
-
中国嘉德春拍预览:王铎书法赏析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石樵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天启二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 [详情]
2017/05/17
-
寻梦的高度——韩玉臣油画及艺术探索之路
芳草无边 韩玉臣 也许是年龄相近、经历相近的缘故,韩玉臣的沉稳、执着,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坎坷却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生态度,以及耳顺之年后仍保留的那份追求和真诚,给我印... [详情]
2017/05/16
-
五十一个“镜头”,回望西方现代艺术历史轨迹
1907年,克劳德莫奈创作《睡莲》 ,通过对水面进行装饰性处理,打破了传统的空间表现形式,睡莲、水面、花朵和树叶的颜色对比让空间无限打开; 1979年,皮埃尔苏拉热创作了《1979年... [详情]
2017/05/16
-
珍稀宋画领衔,再现千年画史
北京画院藏的宋代《松下抚琴图》,作者佚名。 一甲子岁月如画。昨天,北京画院迎来自己的60寿诞。作为庆典重要板块,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馆藏精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 [详情]
2017/05/16
-
书法应在可读辨的前提下讲究笔墨之美
上周,陈传席文章直斥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是外行胡搞。引起了对吴冠中书法的广泛争议。他更反问:他对于西方色彩下过功夫,对于世界惟一的中国书法,下过功夫吗... [详情]
2017/05/16
-
划分画家书法的背后 是中国画审美标准的分化
陈金章 春华秋实 上周由新快报收藏周刊策划的有关画家书法的系列报道引起业界高度关注。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当代性的话题,它的产生根源于毛笔作为文人的主流书写工具,在近一百年来... [详情]
2017/05/16
-
“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侧记:澎湃青春之思
初夏,五月的北京还留有些许春的气息,阳光却已带来夏日的炙热,如同人生进入第二季,青春飞扬,一切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青春的艺术同样令人期许。5月4日,中国美术... [详情]
2017/05/16
-
我们为何选择书画收藏
石寒松 2008年秋,我随书画经纪人赴安徽某县级市走穴,短短几天里,接触到了好几十个书画收藏者,他们中有企业家,有机关干部等,当时我惊讶于一个不大的县城竟会有如此庞大的... [详情]
2020/09/16
-
喧嚣过后,纽约Frieze艺博会告诉我们什么?
于纽约兰德尔岛举办的弗里兹Frieze艺博会可谓在短短三天内(5月5日-7日公众开放,5月4日VIP预展)锣鼓喧天,吸睛吸金,拔得关注度头筹。展览不仅划分出常规的主展区(Main Section)与非营利... [详情]
2017/05/15
-
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是民主还是政治宣传?(一)
艺术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的说法已经消弭,但这本身就带有深刻的宣传意味。世界只是给艺术重铺了一些定义来掩盖其以一刀切或以本本主义来宣传政治意识形态和教条学说的本质。在... [详情]
2017/05/15
热帖排行榜
-
200 王建民:艺术先锋和实践
-
200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
-
200 杜滋龄中国画作品展在京
-
200 中国艺术品拍卖缓慢回升
-
200 席勒首幅巨作《达娜厄》
-
200 老舍、胡絜青的收藏与
-
199 '虚设之境“岳剑飞个展
-
199 企业家的完美人生离不开
-
199 《物象之外 非•画非•
-
199 老汤不老一锅新
-
199 从中国几千年的收藏史看
-
199 抬升艺术品价格背后的三
-
199 道艺双臻——中国画名家
-
199 互联网时代的街头艺术,
-
199 书法应在可读辨的前提下
-
198 回溯帛画 心存敬畏
-
198 分清琥珀产地 让收藏更
-
198 红木家具企业甩卖存货
-
198 奥运场外刮起纪念品收藏
-
198 市场依然处在探底当中
-
198 老舍在美遗失的英文译稿
-
198 政治对艺术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