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任性哥”刘益谦先生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佚名

“任性哥”刘益谦
我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既得利益者,我的财富主要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当这个市场可能发生系统风险,当中国梦可能受影响时,买入二级市场股票是我的不二选择。虽然十几年没参与二级市场了,不在乎亏多少,两天差不多十个亿参与进去了,明天还要继续。结果不重要,等平稳了,我可以自豪的跟我孩子们说,老爸参与了维稳市场;当我老了,当我外孙长大了,我也自豪的说,人生精彩过。 ——刘益谦
这段文字是2015年7月2日,“任性哥”刘益谦发送到微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当时股市状况,可谓是中国资本市场前所未遇,哀鸿遍地几至一溃千里。他的寥寥数语,其间心路虽非他人所能尽知,然其胸怀与担当,令人感佩!微信发出后,随即掀起一片波澜,转发爆屏,影响迅速扩展至朋友圈之外。
近几年,艺术品行业处于低迷调整阶段,刘益谦却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频频出手,托市之功有目共睹。尤其是自海外购得数件臻品重器,使这些飘零异国的珍贵文物得以回归。二十年来,他投入巨额资金,庋藏达2500余件,构建起完善的高端收藏体系。2013年,他又在上海投资建立龙美术馆。如今,按国际化标准打造的龙馆目前拥有东西两馆,已成为国内顶级私人美术馆和公共文化空间。
【帽哥前言】
“帽哥与藏家面对面”访谈内容,皆与收藏轶事相关,而本期却以资本市场内容开篇,原因极为简单:盛世收藏!如果没有资本市场造就的“定增大王”刘益谦,那么艺术市场也就不会出现叱咤独行的“任性哥”了。 帽哥与刘益谦相识于2014年11月嘉德秋拍期间,相交于12月上海道明秋拍前夕,当时道明鲁飞总宴请众宾朋,请来他与几位业内大咖助阵。落座后我向“任性哥”提出不情之请——其以2.8亿港元拍得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限量复制品,能否赠送在座每位一只,并以此畅饮助兴:一祝次日的道明秋拍大卖,二祝半月之后的鸡缸杯交接仪式圆满成功。他慨然应允,即席持赠,于是大家皆以鸡缸杯为器,顿增雅意豪情。席间,与诸友谈及他的许多大手笔购藏,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尽显从容笃定的大家风范。 此后,我与“任性哥”的交集渐多,了解日深,于是便有了此次访谈。他由一个初二即辍学闯社会的上海少年,到如今的“定增大王”、“收藏巨鳄”,刘益谦的传奇广为流传。但他却总是强调“常识”的重要性,我以为这种“常识”,更多的是来自他丰厚的人生历练与独特敏锐的观察体悟,是世事洞明的大智慧。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刘益谦“任性”的世界,通过其人生、资本、股票、拍卖、艺术品等诸多方面,去了解他的投资心得与收藏历程吧!
采访者:帽哥(丰华臻传创始人)
被访者:“任性哥”刘益谦先生
帽:据悉,龙美术馆8月18日即将举办“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作为首次由华人世界民间力量,筹办的以康雍乾宫廷文物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览,备受瞩目。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刘:好的。这次重大展览的作品涵盖书画、瓷器、玉器、珐琅器、漆器、古籍善本、家具等宫廷艺术各个门类,重量级展品总计近三百件。这是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大陆地区,举办的首个聚焦康乾盛世的综合文物大展,也是华人世界首次,完全由私人藏品呈现的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这应是龙美术馆今年,甚至是今后一个阶段里极为重要的展览。要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压力确实很大,我们策划了很长时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仅保险以及整个展览费用都要超过千万元。
为了做好这个展览,美术馆邀请了海内外研究宫廷艺术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顾问团队。希望通过系统性的组织这样一个活动,汇集多年来流传民间的重要宫廷文物,重新梳理盛清宫廷艺术的综合文化价值。展览主要作品以龙美术馆藏品为基础,同时从海内外重要藏家手中借得部分重量级作品,在此过程中,海内外收藏大家对我们给予了鼎力支持。
为配合本次盛会,龙美术馆还将举办“重估与展望—盛清宫廷艺术史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台湾中研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北大、清华等多家文博机构和高等学府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康雍乾宫廷艺术的一系列学术问题进行研讨,希望能够把我们对盛清宫廷艺术的认识有所推进。总之,将展览和研讨相结合,会是我们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我相信这次空前的盛会,一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帽:您是哪一年进入艺术市场的?是怎样的契机?购买的第一件艺术品是什么?
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之前,在朵云轩、嘉德尚未进行拍卖时,书画等艺术品基本都是以画廊和私下交易的方式进行流通。当时我受一些朋友的影响,虽然对艺术品也产生了一定兴趣,但是由于不熟悉这个行业,所以对这种交易方式并不认可,也就没有参与。
1994年,我偶然通过纸媒广告,得知北京嘉德要举办首场书画拍卖会。通过了解后,我很认同这种公开透明的艺术品交易方式。于是我就来到嘉德首拍,并且参与其中,竞买到了两件近代大师作品:第一件是以7万元人民币购买了郭沫若先生的巨幅书法作品,这件作品目前估价应该有近千万元了;第二件是以11万元竞买到李可染先生四尺整纸的山水作品。这两件作品应该算是我的收藏处女作了。
刘:在艺术品收藏的过程中间,的确让我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奥精深。我开始是从收藏近现代,逐渐深入到古代艺术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包括宫廷器物、杂项等等。我觉得收藏,传承的是文化和历史,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延续。
关于收藏体系,我现在是以综合性美术馆的标准来构建的,也是尽我和我太太财力的可能发展下去。我现在主要负责收集传统方面的艺术品,我的太太王薇,也就是龙美术馆馆长,她负责收集当代艺术。这种全面的收藏,应当算是传统和当代的对话,能够充分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