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界真伪多是非:提防网络暴力炒作

    文物如何保护,这个专业的话题最近屡屡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日前,小河口长城的修葺引发议论,国家文物局也为此专门作出回应。有网友在配发图片的文字中说:原本残缺的垛... [详情]

    2016/09/28

  • 指画:也叫文人画或者书房派画

    我看到过的指画有两种画法:所谓文人的画法,多用指甲,当时文人喜蓄长指甲,作画即用指甲一挥。曾见高其佩一幅白描人物和一幅芙蓉花,全用指甲勾勒而成,用今天的词汇来讲,... [详情]

    2016/09/28

  • 赵半狄“肖邦派对”有何心机

    关注事件:赵半狄中国party肖邦文化派对 核心观点:赵半狄要宣示的是一种中国文人士大夫式的情调,一种优雅、古典的生活方式在当下存在的可能性。 成都郊外的山泉镇,潮气袭人,... [详情]

    2016/09/28

  • 谁在讲述罗马 谁在收藏中国

    一向喜欢搜罗日本学者的著作,但有所见,绝不错过。近日见青年学者袁一丹女史推荐日本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平田昌司的著作《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张弘泓译,北京大学... [详情]

    2016/09/28

  • 对于艺术和艺术史的未来,我们如何展望?

    今后,艺术到底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今后艺术史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世界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我们过去和现在利用遗存的图像或是物质材料来研究艺术史的做法虽方兴未艾,但大概... [详情]

    2016/09/28

  • 时间流动不居 艺术史变化不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作《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围绕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这一核心问题,讨论了博物馆、艺术史、可视、图像四个分问题... [详情]

    2016/09/28

  • 刘伟冬:审美与艺术史的新模式

    第19分会场的主题是审美与艺术史,这是艺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 艺术史,作为一门大学学科,最早在19世纪的德语国家被建立起来,其建立过程... [详情]

    2016/09/28

  • 范美俊:艺术批评也能“发包”吗?

    从专业的角度看,一个展览,最值得期待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有相关的学术研讨。就我的观察,近年的个展研讨越来越封闭。从一些会议报道可以看出,虽然场地气派,摄像师、速记员... [详情]

    2016/09/28

  • 左春和:追捧书法的社会是一种病

    当代以来,随着理性的自负和社会正义的幻象,中国社会出现了更多的病症。有的病,体表症状明显,但并无根本性病变。比如网络文化中的伴生性问题,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矛盾,他自... [详情]

    2016/09/28

  • 四场大型艺博会扎堆儿 评:空余展销皮囊

    北京破天荒下起了艺博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四场大型艺术博览会在京城北部接力举办。 率先开锣的是青年艺术100,既然主打青年艺术,自是一马当先;只是另外仨也当仁不让,三家开... [详情]

    2016/09/27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