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焦点 > “打卡式观展”引发热议

“打卡式观展”引发热议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网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各类文化场馆观展。据报道,今年暑期,河南博物院每日接待量达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杭州博物馆7月16日入馆人数超过1.28万,创下建馆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纪录。不少博物馆甚至出现入口处排起长队、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这说明人们愈发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观展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是奔着开阔眼界、接受教育、增长见识的目的而来,但是也的确有一部分人观展目的并不明确。走马观花式地逛一圈,打个卡、拍个照,然后再发个朋友圈,一趟行程就匆匆画上了句号,这种观展方式也因此被称为“打卡式观展”。日前,这种“打卡式观展”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和吐槽。

“打卡式观展”
 
近日,有观众反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隽永的异彩》参观俄罗斯美术作品展时,突然一名打扮时髦的女生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请她让一下。原来是几名年轻人想在画前打卡留影。该名观众本想等她们迅速拍完后接着看展,可这几名女生轮流拍完后,有人觉得没拍好,又换个姿势让同伴继续拍,其中一人还带了好几套衣服,要拍不同造型的组图。着实影响到该观众的正常参观,该名观众无奈只好移步去其他展区。
 
另有观众反映“之前,我参观潘玉良画展成都博物馆站时,几名年轻人在拍照时大声讨论,使原本安静的展厅变得吵闹,又或是长时间在一幅画前摆姿势,影响其他人观展。”“甚至还有人为了拍照效果而破坏展品”,“比如有的人无视展品旁边‘请勿触碰’的标语,倚到用毛线编织的展品上拍照,结果导致展品被扯烂”等等。这类“打卡式观展”的游客有个共性,就是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对保安的制止也置之不理。
 
打卡博物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有不少观众是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刷到展览并对之产生了兴趣,继而前来参观。而他们参观以后,又将看展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在该短视频平台上,过去一年,博物馆相关话题播放量同比增长165.97%,博物馆相关话题分享量同比增长558.52%,共有196万用户发布446万个视频打卡博物馆。发布与博物馆相关的视频俨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有网友认为打卡博物馆一是虚荣心作祟。一些人去了博物馆美术馆不看展品,只拍照。目的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爱好艺术和文化的一面。二是从众心理。现在社交网络发达,某人去了什么有趣好看的地方,就会引起他人的追随和凑热闹。网红打卡地也就诞生了,人们在乎的是“我来了”,而不是“我来以后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来”。
 
也有网友表示文化场馆举办展览活动,是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化价值,满足追求美好生活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打卡式观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文化底蕴厚重的展览活动当成点缀,来满足自己凑热闹的心理,既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也容易干扰他人的观展体验。因此,对打卡式观展应该大声说“不”,必要的时候应该进行抵制。
 
客观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公立博物馆以观众人数多少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二是,多数非国有博物馆确实需要靠流量生存,追求“网红”“打卡式”流量;三是,观众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对休闲娱乐、自我形象需求、身份认同建构的追求。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红在其研究中则提到,在网络社交需求的推动下,人们通常会追求现实生活中更加新鲜、有趣的场景和活动为自己的网络虚拟社交提供素材,而“观展”这种拍照好看、“短平快”的活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而人们对影像的过度依赖,也会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其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观展中感受文化魅力
 
从策展方的角度来看,除了少部分展览不允许拍照,大多数展览都会在宣传时突出“拍照”这一特点,以此来吸引受众。
 
如,郑州OUTSIDER画廊销售总监明月认为,对于场馆来说,不同穿搭、不同角度的摆拍是大部分艺术展览开幕后的第二阶段宣传,帮助更多人了解展览信息。“现在因为更多人的拍照分享,使看展由一小部分专业爱好者的行为变成大众探店,让参观者变成了旅游者,让展厅变成了景点,提高了艺术行业的营收,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有网友则表示20年前清明上河图在沪展出,上博难得的出现了大排长龙候场的盛况,排在我前面的是两位从外地赶来的专业人士,他们忿忿地议论着:都是凑热闹的,又看不懂。话是没错,当我站在图前煞有其事的观摩一番确实没有看出什么所以然,但是真迹古物天然的魔力牢牢的摄取了我的灵魂,从此让我爱上了博物馆。
 
对“打卡式观展”现象的一些思考
 
打卡本没有什么错,每个人看文物的角度和出发点都不尽相同,也不必须相同。
 
从某种程度说,到文化场馆展览活动现场去打卡尽管不够“高雅”,但是展现出的却是一种主动亲近文化的姿态。而且,将观展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和他人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传播。
 
博物馆承担的不仅仅是服务专业人士职能,更多的是面向一般受众。只有“大门常打开”,才能吸引更多人观展,才有可能使公众取得属于自己的“一瓢水”。从专业角度高高在上地定义“打卡”只会抬高观展门槛,使得观展活动学习化与专业化,无形中弱化了博物馆的公共职能。
 
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众首先要走进博物馆,才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观展习惯,感知展品背后的文化脉络,通过与展品的亲密接触,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有热度和观众的基础上,如果博物馆能够在策划以及科普上多想想办法,更好地进行文化宣传、知识传播和积极的引导,让走进来的人们都能够不同程度的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含义和历史,那将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
本文是在谢洋、刘昊宜《“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23年8月11日)一文基础上,综合其他报道和相关评论而成)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