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焦点 > 第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

第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作者:中国书画网编辑

  2019年11月7日下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中国书法当代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诸多专家学者、书法名家围绕“新时代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代中国书法创作、研究和国际传播”、“域外中国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的海外出版、翻译与传播”等主题共同商讨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

 第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

 

发  言  概  要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书法是“人文”的载体,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要落实到“写”上,从汉字上升到艺术,并进一步提出传播的两个途径,其一为院校教育,其二是举办国际展览,着力强调“人”在书法传播中的作用。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无论国内外的书法传播都需要将高校引导摆在首位,为研究院建设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特色定位,依托北语的留学生优势;第二,将书法的国际传播由“送”变为“带”再变为“请”;第三,品牌先行,以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为平台,以留学生为品牌,要有思路有计划地将北语在全国高校的优势做成品牌。
 

  陆彩荣国家外文局副局长):塑造中国书法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要以融合传播的形式将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传递给世界,守正的同时进行创新,传递书法艺术蕴含的中国精神与智慧。
 

  康守永《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两点建议,首先当今社会的书法国际传播需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其次要进行正能量的传播。
 

  崔伟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全世界人民的艺术形态虽然不同,但是“求道”的愿望是相同的,所以传播书法的最好方式是传播“道”,当代书法正在由“象外”转向“内心”。
 

  吕晓北京画院理论部主任):介绍了北京画院利用齐白石大展进行书法国际传播的方法,并提出现代经典的传播问题。
 

  陶然《中国书法》杂志副主编):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可以依托北语特殊的优势资源,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书法传播,以学术视野对域外中国书法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尝试拿出完整的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有效方案”,向全国高校推行。
 

    刘墨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著名艺术史学者):建议研究院重视二十世纪海外的书法传播,重视“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使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落到实处。
 

  叶培贵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在探讨对中国书法进行学术传播的基础上,提出去除部分西方艺术史研究的问题,从而建立“东方式”的研究。
 

  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汉字”与“书法”相结合或许是书法国际传播的最好方式,可以从古文字层面进行突破。同时还提出将书法传播与新技术、新媒体相结合,使其符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
 

  王登科荣宝斋书法院院长):当代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的责任和担当,传播要有尊严、要“去世俗化”的问题,我们要思考“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向谁传播”的问题。
 

  李洪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先传播中国文化、后传播中国书法。在进行对外传播之前,可以先进行田野调查,了解海外被传播者对于书法学习的认知程度。同时他还提出汉字教学可能是中国书法传播的基础这一观点。
 

  陆家衡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从创作的角度谈书法传播,建议研究院要重视书法教学以及师资培养。

 

  范正红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需要在书法艺术的立场上传播中国书法,尤其需要重视高端传播发挥的作用。
 

  范水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秘书长):研究院“传播什么”?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需要有智慧,要明晰传播中“外交”的含量。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是全国书法国际传播的重要品牌之一。研究院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以“研究中国书法,闳通文化视野,推动国际传播”为宗旨,开展各类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活动,并形成了书法专业从本科到博士后“四位一体”完整的书法高等教育体系,为推动中国书法国际传播事业、培养高层次书法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书法国际传播》期刊收录每届论坛及讲座稿件,将于2019年12月发行,为中外学者和书家沟通交流的搭建学术平台,进一步促进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