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忆李敖:他立正敬礼,跟我说永别了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游海洪

李敖
今天上午10时59分,著名作家李敖病逝,享寿83岁。收到这个消息,马家辉一下子愣住了。当时他正在赶往台北机场的路上,虽然是预料中早晚要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但在这个时刻显得太过突然。
三十五年前李敖在台北,19岁的马家辉慕名到台湾求学,经常到李敖家里帮他整理剪报,聆听李敖笑谈江湖,不久后马家辉出了一本《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名动华语文坛。而此刻他在台北,李敖却不在了。
去年以来,李敖罹患恶疾的消息便不断传出,马家辉多次想去探望,但李敖不希望朋友看见他在病榻上的颓容,婉拒了所有人的来访。所幸后来李敖熬了过来,又回到家中静养。

李敖与马家辉,图片来源于公众号“马家辉在香港”
后来在台北,跟很多作家和学者相聚的过程中,马家辉发现,这些平日里几乎绝口不提李敖之名,即便是提,也是对李敖颇有微词的朋友和前辈们,对李敖的态度不太一样了,“话题绕了几转, 又扯到李敖身上,大家竟然都开始关心起他的健康状况,亦在回顾李敖曾予他们的影响。”
去年七八月份,马家辉带着自己的新书《龙头凤尾》去看望李敖,这是一次有趣而难忘的相聚,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相聚。回想起当日的情景,马家辉说:“当时他的身体没有很好,站都站不起来的,我去送书,看到他躺在沙发上睡觉,他看到我进来没起来,他说起不来。”
“我把《龙头凤尾》送给他,他就伸出双手说拒收,说我知道这个书讲gay的,我不要。因为他很大男人主义嘛,所以就开玩笑,我当然还是送过去了,然后跟他聊了两个钟头之后,出门前他还开玩笑说,家辉你几乎成功改变了我的性取向。当然也是开玩笑。”
在这次相聚的最后,李敖突然站在门口举起手向马家辉敬礼,说了句“永别了,小马!”一向乐观的马家辉看到此情此景,心里突然伤感起来。

李敖与马家辉,图片来源于公众号“马家辉在香港”
今年1月,李敖再度传出重病卧床,马家辉心里惦挂,明知道李敖不接受亲友探望,但仍想赴台试试,却又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行程。“非怕摸门钉,而是选择了尊重,把李先生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置。”
马家辉觉得即便自己只是站到病房门外守候,李敖肯定也会不高兴。“他可能闭着眼睛,心里暗骂:小马,去年你来看我、来送书,离开之际,我不是立正举手,严肃地对你说了一句‘永别了!’吗?你还来做什么?老子看错人了!想不到你这么婆婆妈妈!”
李敖卧病在床时不准朋友前去探望,是意料之中的事。强者永远只想让朋友看见强势的面目,一旦弱了,朋友可以接受,倒是自己最难面对。强者自有强者哲学,谁都没权勉强强者,也勉强不来。
而真正的强者,更有本领“逆来顺受”,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能想方设法鼓捣一出精彩的戏码。“当你以为他即将谢幕,他却在帘幕半掩之际突然再跳到台前,猛喊一声,且慢!老子还未演得够瘾!你们别急着离场,还有许多时间需要你鼓掌呢!”
去年熬过危险期出院后,李敖马上重现强者精神,反客为主,准备在网络上推出一档《再见李敖》的视频专辑,邀请仇人友人见他“最后一面”,直播他跟家人、仇人和友人的聚会对话。
“那就是说,我李敖并非你想见就见得到,必须由我主导,老子想见你了,你最好赶快现身。在这刹那,强的依然是他,除了听命于他,你没有其他办法。谁接到他的请柬,犹如接到武林圣火令,谁都不敢不去,更何况,谁都舍不得不去。”

李敖与马家辉,图片来源于公众号“马家辉在香港”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李敖多年前曾引陆游名句,说别人今天无论骂他妒他,到了将来,他不在了,必想他想得要死。而在马家辉的眼里,其实李敖活得更勇猛,之前只是传出生病消息,大家就已经开始“思此狂”了,更何况是去世之后。
在马家辉看来,“最后一面”也绝非最后,有了视频和网络,李敖其实永不离去,随时随地上网,即可重温这位强者的音容与笑谈,不必伤感,不必怀念,因为时代牛人李敖永远存在,如胡适昔日诗句,“有召即重来,若亡而实在”,牛人不死,更不凋零。
唯一可惜是,李敖现在故去,剧终了,只有重温,没有续集,未免是一种隐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