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市场 > 焦点 >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苏州博物馆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序言

  自秋徂冬,苏城双林巷口的老树,早已枯叶落尽,等待着春天,新绿重现。习惯于每日散步的我,时而会走进巷内,如今的春草闲房已隐没为无名老屋,依旧低矮,仿佛百余年前的模样。驻足静听,风中似乎还能听到从米庵走出、转身又进入愙斋的脚步声,似乎他——吴大澂从未离开,这一场穿越百年的等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岁在甲午,七月,正是中日两国启衅之际。兄长喜获文孙的家报刚送到长沙,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已拟发电请旨,主动要求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或许他不会料到,诞生于苏城南仓桥吴家新宅的小生命,会在不久之后成为他的传人。

  吴大澂的愙斋,以其所获愙鼎而得名。自同治末年他放任外官后,二十余年间,愙斋收藏迅速增长,门类囊括吉金、古玉、书画、碑帖、古印、封泥、文房等,琳琅满目,成千上万。可惜他晚年仕途失意,老境颓唐,收藏不无散失,幸得嗣孙吴翼燕(后改名湖帆),克绍箕裘,守护先人遗物,得以弗失。

  生于苏州的吴湖帆,在上海嵩山路生活了近半个世纪,那里曾有他的梅景书屋,如今却已了无踪迹。梅景书屋之名,源自宋刻《梅花喜神谱》,它是夫人潘静淑三十岁的生日礼物,并与宋米芾《多景楼诗帖》、元吴镇《渔父图》、宋拓《梁永阳王敬太妃双志》,合称为 “吴氏文物四宝”。

  梅景书屋中,汇聚了祖父吴大澂愙斋、外祖父沈树镛宝董室、岳家潘氏攀古楼三宗收藏,主人又广肆搜罗,精加鉴别,数量远过诸家,并多铭心绝品。吴湖帆致力画学,传其家声,师法古人,超迈时贤,名震大江南北,俨然为东南风雅盟主。

  从愙斋到梅景书屋,吴氏祖孙的收藏,递相授受,历经百余年,间或流散,复有珠还,而今分布海内外,为南北各文博机构所珍藏。此次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所藏青铜器、玉器,在去国数十年后,首次归来。京、沪、宁、杭各处所储吴氏祖孙旧藏金石、书画、碑帖、文房等文物百数十件,同聚吴门,诚为盛事。

  去年,苏州博物馆成功举办“清代苏州藏家”系列特展之“烟云四合——苏州顾氏的收藏”,展示顾氏过云楼收藏之菁华,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并颇受好评。较之过云楼四世,吴氏祖孙收藏侧重点略有不同,但相信一定会令人惊叹梅景书屋之收藏传家。

  此次能将吴氏祖孙所藏,于周甲之后,重聚苏州,得益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旅顺博物馆、苏州文物商店以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单位及吴氏后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今年适值吴湖帆去世五十周年,“梅景传家”展无疑是故乡苏州对他最好的纪念。

  陈瑞近

  苏州博物馆馆长

梅景书屋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倪瓒等题跋水竹居 卷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纸本 水墨 纵31.4厘米 横208.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Shui Zhu Ju Painting with Inscriptions in Running Script by Ni Zan etc. Yuan Dynasty, 1362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31.4 cm x 208.9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本书卷为吴湖帆收藏中十分重要的作品。其前半图绘部分系张大千仿造,而题跋部分自盛麟以后八家,如曹诜、陆广、倪瓒、陶宗文等,皆为元人所题真迹。据倪云林跋语,乃为俞倬的私园水竹居而作。

  饶有趣味的是,卷中八位元人题跋真迹,在乾隆八年(1743)之际,尚属现藏苏州博物馆的过云楼旧藏杰作——《元吴镇与柯九思、赵天裕、赵原、顾安、张绅七君子图》卷中之物,即该卷中乔崇修题跋指出的“右盛麟以下八人题咏”。这种真伪交集的手段,为古书画鉴定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实例。吴湖帆是否仅仅出于对卷后八位元代文人墨宝的珍爱而不吝题跋,或出于别的原因,似乎很难下结论。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吴镇多福图 轴 元(1271—1368) 纸本 墨笔 纵96厘米 横28.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Plum Tree, Bamboo and Rock by Wu Zhen Yuan Dynasty (1271 – 1368)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96 cm x 28.5 cm Collection of Tianjin Museum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等。浙江嘉兴人。擅山水、墨竹,山水宗巨然,墨竹效文同,俱臻妙品。

  墨笔绘树石丛竹,布局错落有致,信笔挥洒,墨色淋漓,格调简率遒劲。画面右上草书自题五言诗一首:“长忆古多福,三茎四茎曲。一叶动机春,清风自然足。”署款“梅花道人戏墨”。钤朱文方印“梅花盦”,白文方印“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

  右裱边吴湖帆题跋:“闲情无量福,医俗多栽竹。读书嚼梅花,快然应自足。丁亥大雪节,次仲圭原韵题此志感,吴湖帆。”左裱边题跋:“沈石田题梅道人画诗云:梅花庵主墨精神,老我重修翰墨因。只恐淋漓无冶艳,淡妆端不媚时人。戏次其韵:意态萧森迥出神,石田衣钵溯前因。珍传五百余年后,犹有铭心刻骨人。乙酉秋日,正离乱动荡,偶得梅道人多福图小景,气魄雄伟,亦道人晚岁绝诣也。丁亥潢治,识此志快,倩庵。”

  鉴藏印:“双修阁图书记”朱文长方印、“梅景书屋”朱文方印、“梅景书屋秘笈”朱文长方印、“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白文方印、“吴湖帆珍藏印”朱文方印、“倩庵”白文方印、“湖帆长寿”白文方印、“吴湖帆印”白文方印、“吴氏梅景书屋图书印”朱文方印等。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王鉴关山秋霁图 轴 清康熙十四年(1675) 纸本 设色 纵125厘米 横54.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Weather Clearing Up in Autumn Guan-Shan Mountain by Wang Jian Qing Dynasty, 1675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25 cm x 54.5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王鉴(1609—1677),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曾孙,与王时敏为子侄行。绘事受董其昌影响,追踵董源、巨然,多拟宋元诸家。善青绿,皴染为其所长,风格华润,纤不伤雅,唯所作多平实。画史将其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为“四王”,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

  《关山秋霁图》为王鉴效仿北宋山水画大家范宽之作,适其下世前两年。吴大澂跋于裱边“湘碧老人早年多泼墨淋漓之笔,其精细之作皆在六七十岁……其用意之缜密虽极小处无一懈笔”之语,洵为的言。细细观察之下,尤其从用笔敷色处,皆可见证王鉴晚年绘画风貌之所在。

  此画系吴大澂、吴湖帆递藏。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王原祁仿倪瓒山水图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 纸本 水墨 纵112厘米 横4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Landscapes in the Style of Ni Zan by Wang Yuanqi Qing Dynasty, 1712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12 cm x 47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

  作者自题:“昔倪迂仿友玩竹,见几上侧理甚佳,遂成一图。此友出自望外,复请其二。倪索前画一观,到即毁之。其事甚高,其情太刻矣。余昨为焕文作大痴秋山,意犹未尽,复作此图。正古今人不相及处,借此以见娓娓之意,老而不知倦也。康熙壬辰八月白露日,王原祁年七十有一。” 钤“王原祁印”白文方印、“麓台”朱文方印、 “画图留与人看”朱文长方印、“西庐后人”白文方印。

  此图作于康熙壬辰(1712),作者时年七十一岁,是画家晚年取倪瓒笔意作图,笔墨古拙朴厚,气息简远清旷。图中钤有吴大澂“愙斋鉴藏”朱文藏印,吴湖帆于辛未(1931)中秋重装题跋中称:“先世旧藏,永充压箱。”可知此图为吴氏祖孙递藏之传家宝物。另有陆恢己丑(1889)秋题签。

  鉴藏印:“愙斋鉴藏”朱文方印、“吴万宝藏”朱文方印、“吴湖颿潘静淑珍藏印”朱文方印等。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葛长庚草书足轩铭 卷 宋宝庆二年(1226) 纸本 纵32.5厘米 横8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Zu Xuan Inscription in Cursive Script by Ge Changgeng Song Dynasty, 1226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32.5 cm x 81.5 cm Collection of the Palace Museum

  葛长庚(1194—?),自号白玉蟾,南宋闽清(今属福建)人。道士,嘉定间设教区,成为宋元道教南宗。善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兼善篆隶。

  本幅书《足轩铭》,笔势清劲爽健,用意超凡脱俗,有晋人风度,为名家精品,世所罕见。“宝庆丙戌 ”,为宝庆二年(1226),葛长庚时年三十三岁。

  前隔水吴湖帆楷书题签:“宋葛白甫长庚书《足轩铭》真迹卷,吴氏双修阁珍藏宋人名迹。”后隔水题识:“此隔水绫犹是明以前旧织,藏者宝之。湖帆识。”另有潘静淑题识:“辛未正月母亲所赐,潘静淑谨识。”尾纸有吴湖帆题跋:“辛未正月灯节日,静淑四十生辰,外母祁太夫人以是卷赐之。十年前三十寿时,外父仲午公尝赐宋本《梅花喜神谱》,二者皆潘氏所藏名迹也。吴湖帆记,潘静淑同署。”其后,另有吴湖帆观款及题跋三段。

  此卷曾经吴湖帆、潘静淑鉴藏。本幅钤项元汴、耿嘉祚、安岐、乾隆内府、永瑆、奕绘、吴湖帆等鉴藏印。卷后有元虞集,明项元汴,清永瑆、守虚子、绵亿、崇恩,近代吴湖帆、潘静淑题跋。曾经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吴湖帆香雪海图 轴 纸本 设色 纵70.4厘米 横33.4 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Xiang-Xue-Hai by Wu Hufan 1933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70.4 cm x 33.4 cm Collection of Suzhou Museum
 

  光绪间,胡三桥曾为玄墓山圣恩寺方丈诺瞿上人写《一蒲团外万梅花》诗意册。并请当时名流题咏。光绪十七年(1891)春,吴大澂丁内艰守制,曾一至其地,亦次翁同龢韵倚《念奴娇》而为之题咏。历经世变,图失跋散。1933年吴湖帆回苏,友人以乃祖散落之旧题相赠,吴湖帆遂仿恽南田笔法补景,并将乃祖吴大澂旧题原稿裱于诗塘。

  画上有吴湖帆两题,一即1933年补景之原委;一为吴湖帆和乃祖旧题之韵题词,落款中述及以此画赠予顾廷懋,以谢其赠送香雪海废地以筹建梅景书屋之事。

  鉴藏印:“先人真迹湖帆嗣守”白文印、“梅景书屋”朱文印等。

 

四欧堂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愙鼎 西周中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 通高23.2厘米 口径19.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Ke Ding Tripod Mid-Western Zhou Dynasty (ca. 1046 B.C. – 771 B.C.) H.23.2 cm, M.D.19.9 cm Collection of Nanjing Museum

  此器一名师眉鼎,传清同光间出土于陕西凤翔。口折沿,立耳,鼓腹下垂,下置柱足。耳高4厘米,足高7厘米,腹深12.8厘米,最大腹围66.5厘米。重2.9千克。口沿下有分体长尾凤纹一周,以扉界分成三段,每段内有长鸟两双,均以云雷纹衬地。口内侧铸铭文五行二十八字,记载师眉荐于王,为周客,王赏赐贝五朋,师眉为此铸造二鼎二簋。吴大澂“愙斋”的别号,即源出于此鼎。吴氏《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集古图》等著录。

  1955年12月吴湖帆捐赠。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梁萧敷敬妃墓志铭 册 宋拓 纵21.9厘米 横1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Epitaph of Prince Xiao Fu and His Concubine from Kingdom Liang Song Dynasty (960 – 1279) Album leaves 21.9 cm x 13.2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萧敷(?—497),字仲达,南朝齐南兰陵(今江苏镇江)人。梁武帝兄。少有学业。起家齐后军征虏行参军,累迁随郡内史,招怀远近,有善政。征为庐陵王咨议参军。入梁,追封永阳郡王。谥昭。

  本册双志拓本,向被目为较之史传记载更为详尽的萧敷与敬太妃传世墓志孤本,其上清道咸、同光及至民国间金石学界名家徐松、何绍基、李佐贤、翁心存、吴大澂、王懿荣、张之洞、王同愈、褚德彝、罗振玉、叶恭绰、沈尹默等均有过目并赏鉴题识。因曾旧藏吴湖帆外祖、晚清沪上金石碑版鉴藏家沈韵初,故其竭力搜访,得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奉为重宝,曾题为“墨皇”。

  其后几十年间,吴湖帆时有单独或与元配潘氏、继配顾氏共赏并识文字、印鉴见诸册端页间;其沉潜金石学之精深执着,几与南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道及与丈夫赵明诚共同灯下考校碑版文字之精神投入相仿佛。甚而至于吴氏还曾特地绘制青绿设色碑图,又步宋周邦彦韵作《齐天乐》词一首,以记双志递藏本事,足见对于双志珍爱程度之一斑。另据其有关历代双志原石、原拓记载相关考证分析,鉴定该本为宋拓孤本,可谓言之有理,颇为可信。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米万钟红杏双燕图 轴 明崇祯三年(1630) 缎本 设色 纵155.8厘米 横53.9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Two Swallows among Pink Apricot Blossoms by Mi Wanzhong Ming Dynasty, 1630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atin 155.8 cm x 53.9 cm Collection of Suzhou Museum

  此轴作于崇祯三年(1630)仲春,乃米氏晚年佳构。画中奇石旁见侧出,古杏夭矫凌空,双燕或翔或止,顾盼生姿。画法勾皴绵密,赋色古艳。

  自题:“崇祯庚午仲春写于勺园清寤斋。米万钟。”下钤“米万钟字仲诏”朱文印,另一印不辨。画幅另有崔子忠为收藏者无我题跋一段。诗塘有吴湖帆1933年所得时之题名,下裱边又有1936年重题三则。

  鉴藏印:“六寂堂长物”朱文印、“梅景书屋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同珍之宝”朱文印、“铭心绝品”朱文印、“静淑心赏”朱文印等。

  吴纪群、吴思欧夫妇捐赠。  
 

愙斋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玉璧 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100—前1600) 外径最大22.5厘米 内径4.8厘米 厚0.7-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Bi Disc Qijia Culture (ca. 2100 B.C. – 1600 B.C.) D.4.8cm – 22.5 cm, T.0.7cm – 2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璧为软玉质,主体为深碧色,夹红、褐、黄等次生色,有苔藓纹,边缘石性强。造型浑厚质朴,外沿圆中见方,为多次修整成形。璧面可见直线切割痕,内孔单面钻,孔内可见螺旋痕。此璧与《古玉图考》第二十五页收录之玉璧尺寸、形制相符,书中原名“大璧”,图下有白文方印“宝六瑞斋藏玉”。吴大澂认为其“当即周之宏璧也”,与如今璧面存留的泥金书“宏璧”二字相符。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玉戚 清(1644—1911) 长14.2厘米 宽9.3厘米 最厚0.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Qi Axe Qing Dynasty (1644 – 1911) 
L.14.2 cm, W.9.3 cm, T.0.5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戚为软玉质,黄绿色,有赭红色次生色。呈“风”字形,平背,圆弧形宽刃。两侧外撇,对称琢有六齿牙状扉棱。原配木盒盖外阴刻“玉戚。载《古玉图考》。吴氏家藏,湖帆记”。

  《古玉图考》第九十五页收录之玉戚与此戚形制、大小相符,玉质描述为“黄玉斑”,图下有白文方印“宝六瑞斋藏玉”。此戚造型具商代特征,但整体较薄,齿牙间距及刃部圆滑柔和的弧度都与商代玉戚明显有异,推测为清代仿古器物。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犀角雕花卉游龙杯 明(1368—1644) 高22.9厘米 口阔16.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Rhinoceros Horn Cup Carved with Flower and Dragon Pattern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H.22.9 cm, M. D.16.2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此杯造型为花间游龙,是常见的古典装饰题材,但较少出现在犀角雕中。作品采用镂雕工艺为主要技法,以整支犀角雕作花枝形饮器。杯身为蜀葵花,其外缠绕葵叶及芙蓉、秋海棠等花卉,花枝叶茎交叠穿插,一条蟠龙游走其间,蜿蜒而上,引首注目于杯心花蕊,若欲餐露饮蜜。雕刻繁复而不流于纤弱,刀工雄健圆厚,龙纹式样具有强烈的明代风格。这件犀角杯曾经吴大澂收藏,于杯身下部握手处镌有“兕觥,愙斋藏”阴文大篆款识。(施远)

梅景传家:苏博迎春大展来了

丁敬铭二十八宿端砚 清(1644—1911) 长18.9厘米 宽12.7厘米 高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Duan Inkstone with Twenty-eight Constellations, Inscribed by Ding Jing Qing Dynasty (1644 – 1911) L.18.9 cm, W.12.7 cm, H.2.6 cm Collection of Shanghai Museum

  此砚为圆角长方形,呈紫红色,有蕉叶白、青花、冰纹、金线、火捺等石品。砚堂为圆形,砚堂四周围以流云纹,云纹回转、起伏,在砚面形成高低错落的形态,其中一块不规则的凹处妙化为墨池,砚背琢覆手,局部亦有流云纹。砚的正背面有大小不等、色泽不一的二十八枚活眼,组成所谓二十八宿图。砚左侧隶书铭:“二十八宿罗心胸,玄精耿耿贯当中。”落款:“此李长吉句也。斯砚足以当之。丁敬题藏。”砚右侧行书铭:“道光庚子春,端江试毕,得观。石卿茂才所藏丁征君二十八宿砚。”落款:“钱唐戴熙记。”砚尾行书铭:“王云锦、杨霈、赵亨衢、林召荣同观于端溪讲院。”砚首楷书铭:“宝砚堂珍藏。”落款:“岳崧题。”砚背左侧收藏篆书长方阳文印:“愙斋所藏第五砚。”所附紫檀盒盖上楷书铭:“芭蕉质,冰玉纹。青花点,凤眼神。胸有象,罗星辰。永宝守,超尘群。”落款:“宝砚堂主人属题,定安张岳崧。”

  此砚原为丁敬所有,因正背有活眼二十八枚,丁敬以李贺《高轩过》诗中“二十八宿罗心胸,玄精耿耿贯当中”一句喻之。道光年间,为广东砚学家何传瑶所藏,延请岭南书法家张岳崧在砚盖上作铭。清末,此砚又辗转归吴大澂 ,成为“愙斋所藏第五砚”。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网主编信箱:dongshizhong@cydf.com 电话:010-806999906转2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京网文【2013】0344-083号 京ICP备090236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273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15 北京艺宝网络文化有限公司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