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孙九龄油画作品展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周晗
主办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德州市文联
协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德州学院美术学院、德州美术馆、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中共宁津县委宣传部
展览时间:2017.3.4—2017.3.12
开幕时间:2017.3.4 15:00
展览地点:德州市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孙九龄
孙九龄
1971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
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5年,任教于德州学院
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成立个人工作室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专职从事绘画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写意精神”油画写生创作课题班
现为中国徐悲鸿画院画家、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白桦之三 布面油画70×90cm 2013
白桦之四 布面油画70×90cm 2013
在中国画油画不容易,根在西方,搞清楚,弄明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油画的传统及文化内涵又丰富多彩,不仅有古典、写意、表现、抽象;其背后的人文背景、哲学观念、宗教信仰错综复杂,还有技法的演进,材料的变化,这既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又是一门高超的技艺,真正掌握运用这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胸中块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作为中国画家还要面对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面对国人的审美评判。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哲学观、审美观与西方有着很大不同,甚至,南辕北辙,相互冲突,所以,油画在中国生根发展,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是摆在油画家中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从这一点来看,九龄心知肚明,不论是他的“风景”还是“荷塘”都可看出他对这一命题所做的努力和破解。油画家中,有的偏“洋”把西洋的法则视为唯一标准,有的偏“中”丧失了油画语言的独特魅力,从知识结构看,很多学西画的画家容易忽略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艺术前行的道路上只能追随模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很难有所突破。我们毕竟不是外国人,其能画出“纯正”的油画来,在当下,也不一定有多大意义,技艺终归不能代替艺术。作为中国画家,九龄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是均衡的,他不仅研究西方油画和文化,更看重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不仅懂书法,真、草、隶、篆,还懂戏曲,生、旦、净、末、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并能说出各流派之奥妙。话剧、电影、音乐,九龄都涉水很深,全面的修养,文化上的均衡使九龄的作品自有一番景象:既有西方油画色彩的微妙变化及油画材料的美感,又有东方笔墨的韵味及禅意,“荷塘”系列及一批风景已让我们看到了九龄取得的成果。
九龄的画不张扬,色彩不抢眼,用笔不奇特,但是耐看、能读,这与九龄的为人是一致的,九龄低调,没见他飞扬跋扈、指手画脚过,不论做人作艺,九龄一步一个脚印。只有登过高山的人才知道天的高,只有临过深溪的人才知道地的厚。九龄懂得艺途之难,尤其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九龄在前行,九龄在思考,九龄在实践。九龄一定会越画越好,因为,坚实的文化根基和开阔的视野为他前行在保驾护航。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
《中国油画》主编 著名油画家 王琨
2017.1.16
苍茫 布面油画 100x80 2014.4
春意 布面油画70×70cm 2016
达摩寺 70×70cm 2016
倒影之一 布面油画70×140cm 2016
冬雪 布面油画 70×70cm 2016
海风轻拂 布面油画 80x60 2013
胡杨 布面油彩 丙烯160×100cm 2016
胡杨3 布面油彩 丙烯80×100cm 2016
桦情之一 布面油画70×90cm 2013
吉祥塔 70×70cm 2016
静静的沙丘 布面油画 2 60x80 2014
漓江倩影之一 布面油画70×80cm 2013
留得枯荷听雨声四 布面油画 80x180 2014.3
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八 布面油画 180×80cm 2016
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十二 布面油画100×240cm 2016
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十六 布面油画100×80cm 2016
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十七 布面油画60×60cm 2016
绿色扎尕那 70×70cm 2016
满庭芳之二 布面油画 120x80 2014
秋韵 布面油画70×70cm 2016
熟睡的海湾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3
听荷之一 布面油画100×80cm 2016
统万古城 布面油画60×80.2008
勿忘我之一 60×60cm 2016
夏风 布面油画70×70cm 2016
远去的海 布面油画 130x80cm 2015
桌前静物 布面油画70×70cm 2016
紫气2 布面油画200×100cm 2016
紫气3 布面油画240×100cm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