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表收藏有门道
来源:中经网-国际金融报 作者:admin
古董表属于二手表里最重要的一个范畴,至于何谓“古董表”?尽管通常所说“古董”二字需以历史为尺度,但缘于钟表历史尚短,无须像家具器皿般追溯到几朝几代,只要是不再继续生产的表款,皆可谓之“古董表”。
民间是二手表的最大市场,而像古董表这样的二手表鉴别也在民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哪里就催生专家。如果阁下有心入手二手表,特别是古董表,一个浮沉于表海多年的老表迷随行是必需的,无他,熟尔。平心而论,钟表三百年,要一一列举鉴别之计,很难!
执笔专家精力有限,就算是表壳、机芯上的印记,至今也没有见过一本称得上全面的鉴别书籍。不管怎么说,日积月累的知识是需要的,交学费也是必需的。看过台湾一名家的二手表宝典,就知道要成专家,所交学费必狠无疑。
至于机芯的鉴别, 与表盘的鉴别相比就没有那么直观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的专业知识,甚至得有维修经验才能胜任。不同型号和档次的机芯,总有一个基础机芯,这就造成了机芯零部件的互换的可能。特别是像欧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 这样被广泛拥有的品牌。记得十年前开始涉猎古董表,就中过不少拼装表的招。比如以欧米茄普通Cal.565 机芯夹板替换天文台的Cal.564 机芯等手法,新手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机芯也走的算正常,但老手就可以根据夹板上的铭文和色泽进行判别。
多年前对一些表友计较是否开过盖、有无维修史等问题很是不屑,但很快就明白了“90%的表是修坏了的”的观点确有见地。二手表,特别是一些产量比较少的古董表,机芯结构特殊,零部件罕有,学艺不精事小,如果维修师傅仅仅是抱着修理一件机械制品的态度,十有八九要坏事。曾经对一枚百达翡丽的Cal.27-460M 古董机芯的日历转换动作有疑虑,送到同样是表迷的维修师傅那里检查,结果发现之前的维修师傅把日历盘的棘爪位置装错了,还顺手拧花了几颗螺丝。所以对于古董表的机芯的原装度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当然,为了保证机芯的正常运作而更换后配的零件,则可另当别论,因为换个人工心脏总比见死不救好。
机芯的鉴别往往不在官方手上,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或由于资料文件的缺失,而造成机芯鉴别的难度和深度。今天您可以根据手上的PP 机芯和表壳编号,发邮件给PP 百达翡丽总部,花上100 瑞郎,就可以补一张注明出厂和售出日期,但对于机芯和表盘原装度No Mentioned(不评论)的“证书”。
表壳的翻新就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了,纯手工。我亲眼在二手表摊见到一“老师傅”,头戴目镜,手抓金相砂纸,对一只K 金表的底盖进行处理。只见他用砂纸拉几下,端详片刻,然后再拉几下。便把一只略带伤痕的底盖愣是拉成了很圆润的形状,金子少了不要紧,要命的是棱角尽失,这只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认识一位表友, 每到异地“考察”二手表市场,必收集手表的广告纸,不管是单张图片还是报纸杂志上的广告。日积月累,不但可以装订成册,而且成为品相鉴别的依据。很是佩服这位表友的远见和毅力,如果对一古董表的品相略有存疑,只要找到相应的“广告纸”,高下立判。其实对于一只古董表来说,有正常佩戴的痕迹或维修时留下的小划痕,只要保持原装度,总可以接受的。二手表贩为了迎合一些人对外观的要求,大刀阔斧,心狠手辣的例子层出不穷。一不小心,这类表真的就成了“两手”,很难有下一手承接。
至于带扣等手表附属品,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一来本身不对手表造成功能性的影响,二来价值也不高。不过对于追求完整度的表友来说,配有原装的带扣的手表,价值就看高一点。而像大部分的古董表,在当年是将表头和带扣分开销售的,今天的原装扣一扣难求也就不足以为奇了。至于像表盒、证书(有称“出世纸”)等是否奉上,则见仁见智,因为这类东西后配不难,除非您对像古董欧米茄的“星座”银表盒这类特别包装有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