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霍珀:花花世界,只有孤独是永恒的。下|张小玉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本文头图:在夜晚街头酒吧孤独游荡的人们呀!(霍珀《夜鹰》) 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画家。他的画常另看到的人产生一种奇妙的感受——人们会不禁想问,画中的人,难道就是我自己?他画中独自的女人和男女,总是沉默而孤独的,这让他们一直带着种暧昧却又禁欲的气息。有兴趣可戳:而这种感受,究竟画家是如何营造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这些孤独的人们啊。 3/5 为什么你如此孤独? 《旅馆房间》 《杂碎》在霍珀的画中,无论是一个人独处的空间,还是很多人在一起的空间,似乎这空气中都凝结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寂静。所以在霍珀的画中,无论画中人究竟在封闭的室内还是繁华的都市人群中,我都常常会浮现出聂鲁达先生的那首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想美国人喜欢霍珀先生的画,也一定是因为他画出了他们的状态,那就是孤独。霍珀中后期的很多画作,诞生于二战和二战后期,战争影响了整个美国的社会心态,所以才会在战争结束后出现朋克和嬉皮士,以及20世纪60年代出现垮掉的一代,这些都是战争后期人们对于战争的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反思,从而表现出的一种焦虑、悲哀和对随时可能消失事物的深沉感情。《夜鹰》因此,霍珀画中画出的人的孤独,大抵算的上是一种那个时代的美国病,有人说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愁思。比如上面的这幅《夜鹰》,那是个空荡荡的大都市夜晚街道,零星的几个男女坐在夜晚的街头酒吧喝酒,他们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这暖黄色的灯光和本该让人兴奋的酒精,似乎根本没有带动起这些孤独而沉默的人们,更反衬出二战时期美国人一种空前的压抑和沮丧状态。除了画出了人的孤独,霍珀还在画着这个城市的孤独。在变化之中,霍珀找到了画面中静止的张力,他说:我作画“好比从时间的蚕食中,保留一点儿残酷的现实。”而这样的孤独,究竟是如何通过绘画的手法营造出来的呢? 3/5 那是笔直的线和循规蹈矩的人生。霍珀的画,似乎总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找不到我们熟悉的美剧和美国电影中老美的样子。我们总觉得那个国家和那里的人是热闹的、是有权谋的、是不羁和自由的,但霍珀的画,总给我们一种格外规矩的感觉。因为霍珀的画中,常常使用折线,而且形成非常规矩和方正的矩形。我们常常会在线条中感受到整个画作的气质,比如曲线是柔美和圆润的,在拉斐尔的圣母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身体线条。但是,霍珀的画中,描绘的是大都市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那种折角,是一种看似温情下的冷漠、看似自由下的克制、看似亲密下的疏离、看似镇定下的焦虑、看似喧嚣下的沉闷。人面对着如此规整却有压迫感的都市环境,内心常带着生存的困境和无法排遣的孤独——如此看上去和谐的世界,你如何奔跑和大声嚎叫呢?面对这样的环境,人是微不足道的曲线。在这样的钢筋水泥森林,人和人就是这样直线条存在着的——看上去秩序井然,表面上沪湘往来,实际上从不交汇和兼容。所以,霍珀先生的绘画预言使用是多么的精准啊,方形是规矩,但更是无法扩张的固化,这种方形的几何体没有延伸感,它是无限循环和繁殖的。他用这样的线条,传达出无尽的有关人生状态的隐喻。 《寂静的城市》所以在这座寂静的城市中,那是空荡的街道,半开着的百叶窗让你看不到里面是不是有人,房屋的红黄颜色那么惹得人的瞩目,却仅仅只是一排拘谨的房屋。那象征着的,是人们并无交流的孤独的投射。 《宾夕法尼亚的黎明》这幅画也基本全部由矩形和梯形组成。垂直的物体几乎出现在同一个为止,视野为从矩形窗口望向外面齐整的工业化建筑。这些巨大的方形柱子和梯形物体完全将室外也包围成了一个局限的空间。命名那是要奔向远方的火车,可似乎静态的局促压倒了动态,一切都困住了。 《上午7点钟》 《二层楼上的阳光》 5/5 那寂静的窗口和光线的流走。 《加油站》 《空室内的阳光》 《梦想照进现实》霍珀也常常会画空无一人的城市一角(第一幅《加油站》如果不仔细看,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里面还有个很不明显的人,空旷的环境才是主角。),而且他的画中有一个总是会出现的东西,那就是“窗户”,以及通过窗口射进来的“光线”。电影《公民凯恩》剧照,窗口的象征。在电影《公民凯恩》中,有一个镜头一直是影史上的经典——屋里的父母正在商议着决定小凯恩命运的事,而窗外出现了小凯恩快乐滑雪的镜头,暗示天真无邪的孩子,命运正在被侵蚀;琼瑶阿姨有本叫做《窗外》的小说也这样写道:“有窗子就有人生活在窗子里,可窗外的世界比窗里更美丽。”中国绘画中,也常推崇一种“境生于象外”的效果。霍珀画中的窗口也是最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它似乎是隔断了室内与室外的一个屏障,又似乎是沟通内外的一个中介物。而光线的运用更加妙。霍珀不是印象派莫奈那种方式的运用光线,莫奈是遵从自然光线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画中景物的色泽和光感,但如果说莫奈是户外绘画的高手,那霍珀是室内布景、打造人造光的高手——他的作品中的光线根本就是内心情绪的表达啊!光线的进入通过窗口的设置找到了现实中存在的依据,但是被照亮的那些事物,仿佛被施了魔法。这时的光线已经变成了一种带着灵性的光晕,它具有戏剧性和闯入性,孤独的个体因为这光的存在而暴露在了社会中,人在窗口的光线之下,有所迷惑,或无聊,或沉思,或演化为绝望。真是妙级了。 N/5 永远的霍珀。随着抽象表现主义兴起,霍珀的现实主义开始显得过时。然而,他那稀疏又令人不安的图景有着深远影响,范围波及电影、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不同时代和国籍的人们,也总能在霍珀的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所以,霍珀是永远的。 Richard Tuschman,美国摄影师,现工作和生活在纽约,这组作品名为《Hopper Meditations》,为致敬霍珀而创作,“我一直喜欢霍珀的画,他常将一两个人物置身于安静的场景中,进行开放式的叙事。借鉴这种手法,我将我的每张画面看做是一个小小的舞台,模特作为演员登场。戏剧性的照明方式加强了人物的情感,但每个人的故事都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作者:头条号 / art张小玉
链接:http://toutiao.com/i6290097338279002626/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