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超现实主义怪人大卫·林奇的最新艺术展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近日,大卫·林奇的“The Unified Field”的特展在费城开幕,这是全美第一场大型的林奇艺术作品回顾展。我们可以从充满铁锈气的费城工厂后巷,循着弗朗西斯·培根的笔迹和林奇的童年视角,进入这位全才怪人的艺术世界。 大卫•林奇这个名字意味着很多事儿。除了那些充满着惊悚、幻想、暴力、黑色幽默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外,还有灌唱片、开夜总会、做咖啡豆、搞心理学……但在正式以导演身份为人所知前,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末,林奇曾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PAFA)求学,是一位超现实派的画家学员。近日,林奇独家授权PAFA为其举办一场名为“David Lynch: The Unified Field”的特展,展出近百件横跨近半世纪的林奇画作,也是全美第一场大型的林奇艺术作品回顾展。

在这个以收藏一世纪前美国绘画和雕塑著称的美术馆的一楼,出现了一排歪歪扭扭、好似病人写下的“David Lynch: Six Men Getting Sick”字样,小房间里循环播放的一部四分钟长的同名实验动画电影,恰是他早期不可忽略的作品之一:大型纤维板上雕刻着三个男人头像,右上角画着另外半个男人张嘴等待呕吐的脸,影像投射到纤维板上,完善了其余三个半男人的动画图像;影片在40妙内,在背景音警鸣声的此起彼伏中,展现了六个男人怎样从生病到呕吐的全过程——他们内部器官变得可视,鲜艳如同水彩颜料的呕吐物从胸腔直冲头顶,再从口中排出——此后便是影像的重复。

这部创于1966年、成本为200美金的作品,使21岁的林奇成为了当年学校实验绘画和雕塑竞赛中的获奖人;而这种叙述方式和拍摄手法,也深深烙印在他于1977年对外上映的第一部实验长片《橡皮头》里。

二楼的三展厅里陈列着林奇所有的绘画作品。当时还是PAFA学徒的林奇,有一次与同学去纽约看了一场弗朗西斯•培根的特展,深受启发。他认为培根的作品重塑了绘画的可能性,打开了绘画之门,让图像放之四海。然后他发现,最广阔无界的表达和理解都是相当私人化的。培根善于以暴力扭曲的绘画技法来展现生命的流动,试图超越具象化的肉体。

林奇借鉴了培根这种绘画方式,68年作品《尖叫的女人》(Woman with Screaming Head)就是一例典型致敬:图的上半截,一个潦草绘制的女人头像,她的眼睛与口腔隐没在背景的黑色版面里;下半段的背景色转为浅灰,一张尖叫的嘴从小黑框里突出,让人联想起培根画作系列《尖叫的教皇》里的表情。林奇学习着培根,在晦暗对比的背景中,将面目模糊扭曲,来实现一场内在情绪的外化之旅。

大卫•林奇的绘画里充斥着怪诞的身体、粗暴的场景和腐烂的图像;而大部分作品里都有一个非善之士正进行着某项破坏性的行为,例如09年创作的“Pete Goes to his Girlfriend’s House”和“I Burn Pinecone and Throw In Your House”——童真与原始的邪恶共存于画面,画中的主体通常是不谙世事、想象力最丰沛的幼童们。这些画作或许会让你以为他曾遭受童年阴影,然而他极力否定过这点。除了对培根作品的一见倾心外,60年代他生长学习的费城,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词。这段期间里的费城,充满了贫穷和犯罪,社会和种族上的紧张关系,废弃工厂楼泥泞污秽,整座城市脏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