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家 > 评论 > 鲁虹:永远的李青萍

鲁虹:永远的李青萍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鲁虹:永远的李青萍

 

  李青萍

  按:本文是2008年写的,介绍了湖北美协在上世纪80年代发掘沉寂了多年的老艺术家李青萍的过程,并对她晚期创作有所评介。

  上个星期天,我意外收到了当年在湖北美协工作时的老领导聂干因老师从武汉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最近看到了收藏家刘志磊先生收藏的一批作品,是李青萍老人在80年代创作的油画,非常好,堪称李青萍的代表作;他还告诉我,刘先生要为这批作品出一本画册,希望我能抽空写一篇文章。由于当年我与聂老师曾代表湖北美协与湖北侨办联手做过一次发现与推介李青萍的工作,加上我对李青萍的艺术十分热爱,所以我马上答应了。此后,刘先生便将刻有李青萍油画作品的光盘以快递的方式寄给了我。打开一看。我的思路很快回到了那难忘的过去……

  1986年5月的一天,湖北美协的办公室走进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看上去60出头了,不高的个儿又瘦又枯,皮肤黑黑的,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怀里抱着一大卷画儿,显得颇有些不伦不类。我当时正好在场,所以和大家一样,十分好奇地盯着他,不知他究竟要干什么。

  “我找美协领导,有要事汇报。”老头操着一口浓厚的荆沙口音,动作与表情都十分谦卑,时任秘书长的戴筠女士客气地给他让了座,并给他倒了一杯开水。可老头先是不肯坐,后来坐下了也极拘束,整个身子就支撑在椅子的左前角上。他的行为让人感到由于饱受压抑,已经不太习惯被人尊重。

  原来老头叫李先成,数年前因遭受冤案已失去了在北京交通部的工作,现与老姐姐住在一起,他此次专程从江陵赶过来,主要还是为了谈谈姐姐的事情。关于他的姐姐李青萍,许多老人都记得,在上个世纪30至50年代,曾经是红极一时的画家,加上像貌出众,不仅被日本人称为“中国画坛一娇娜”,就连大师徐悲鸿也曾亲自为她的四卷本画集作过序。解放后,李青萍曾在北京文化部门工作,正当她准备大展宏图时,一连串的政治旋风却无情吞没了她。

  1951年,当她从北京回江陵探望母亲时,因海外关系复杂,被怀疑为特务,并遭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审查;反右时,她又因一言不发而划为右派;而“文革”对她的摧残更是无以复加。30多年来,她一直靠卖冰棍、拣破烂为生,过着非人的日子。在江陵,任何人都可以朝她吐口水,或是打她、骂她。但对于艺术十分执着的她,却并没有因此倒下。为了追求毕生热爱的绘画事业,她一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作画,没有笔就用棍子在沙地上画,拣到了旧毛笔,人家没用完的广告色,她如获至宝,带回家在废纸盒、小木板上作画。这也使得她的绘画水平一直未见衰退。改革开放后,由于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李青萍焕发了艺术上的第二春,一下创作了几百件作品。前不久,她在江陵社会福利院还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受到了广泛好评。李先成还告诉我们,受姐姐之托,他特地带来了一些画,想请省里的领导与专家看看能否为她在省里办个画展,以了却姐姐的一桩心事。

  老头说完,起身要给大家看画。我和另一位青年见状,赶快上前将画取了过来。也就在将画展开的一瞬间,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把大家聚集在了一起。要知道,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乃是绘画追求表现性与抽象性正盛的时候,但令人完全没想到的是,一个76岁高龄的老太太竟能画出如此具有现代意识、如此高水平的画。我当时脑海中最强的感受是:一棵被冷冻了35年树儿,终于在适宜的气候下复苏了,这实在很难说是悲剧还是喜剧。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