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家 > 评论 >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5月5日,陕西摄影师胡武功在网络上发布了《唐十八陵石人石马“洗澡”千年包浆被清洗》的帖子,迅速引起网友热议。5月6日,陕西省文物局作出回应,称帖子反映的问题不实,文物部门并未安排清洗,照片中的情景是自然现象,主要因为空气污染和酸雨所致。虽然只是乌龙一场,但此次事件也反映了近年来网友对于文物古迹被保护状况的担忧,相关学者认为,有关部门需要有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同时,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5月5日,中国网图片中心微信公号发表了陕西摄影师胡武功提供的一组照片。胡武功在陪同友人游览“唐十八陵”时发现,“为了打造新景观,当地文物部门‘除污去垢’,石人石马身上的千年包浆被清除殆尽!”

  以下是摄影师的现场所见和感慨: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1992年的唐桥陵石雕。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1986年的唐乾陵无字碑顶部。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1986年唐陵翁仲。

  朋友们早就渴望一睹坐落在关中渭河北岸延绵300里的唐十八陵,终于五一节这天,我陪香港和北京的朋友游览了其中的唐建陵和唐崇陵。下车展望,那陵的气势依旧,恢弘仍在,令人震撼的是,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好像专门为用一种崭新的容貌迎接远方的朋友。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2016年被清洗后的崇陵石雕。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2016年被清洗后的唐建陵翁仲。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因工作不认真未清洗干净的石人。

  石人石马上那千年包浆,不见了,由此而形成反差的轮廓线模糊了,俯首细辩,石人石马身上还留下道道刷痕,看来“清洁工”们还是费了极大力气“除污去垢”的。我百思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清除那千年包浆?

  朋友说,陕西文物部门思想觉悟高,用科学方法去掉了封建主义的千年尘埃,让我们看到了纯洁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要感谢他们啊!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唐十八陵。

  据悉,“唐十八陵”指埋葬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周边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计女皇武则天在内则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那些石人石马散落田间,守护着帝王的陵寝。

  “唐十八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景区。2014年,陕西省开始建设汉唐帝陵群旅游专线。并计划将汉唐帝陵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唐十八陵”被清洗事件曝光之后,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转发。

  5月6日,陕西省文物局赴现场核实,回馈网友称,此事件是虚假消息,任何文物部门均未安排过石刻清理工作,并澄清了相关疑问。陕西省文物局称,图片中所看到的“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状况,是自然现象,主要缘于空气污染、酸雨增加导致石灰岩石刻表面产生淋溶现象。同时,陕西省文物局也指出,胡武功看到的所谓“千年包浆”实际上是石刻文物表面风化造成的有害病灶,露天石刻的保存时一个国际性难题。以下为文物局回复的内容:

  针对胡武功先生此文,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当即责成我局就此事赴现场核实调查。经核实,此文反映问题不实,属虚假信息。我局严正声明如下:

  1、经我局派人现场核查,该文所反映的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没有进行过任何人为清洗,省市县任何文物部门也未安排过任何石刻清理工作;

  2、该文所反映的唐建陵和唐崇陵“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的干干净净”的现状,是自然现象主要原因:一是1200多年来,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都处于一种自然保护状态,其外貌状况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有的表层地衣苔藓明显、有的较少甚至不生长苔藓;二是石刻表面地衣苔藓的生长与石刻所处的微环境有很大关系,迎风面基本不生长地衣苔藓,反之,背风面易积尘面、生长苔藓;三是近年来的空气污染、酸雨增加,导致石灰岩石刻的表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淋溶现象,造成石刻表面泛白。

  3、关于胡武功先生文中质疑“清除石人石马上那千年包浆”的问题,也是对专业名词的误解:石刻文物表层风化造成的有害病灶,并不等同于古玩的包浆,而是一种有害物质。针对这类病灶问题,在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论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们曾在唐乾陵(非唐建陵、崇陵)开展了探索性的石刻保护清理研究工作,但仅限于在唐乾陵选择的三件不同病灶类型的石刻进行了科学保护、清理。经近十多年的观察,已保护过的三件石刻目前保护效果良好。

  露天石刻的保护是个国际性难题,文物保护界的专家学者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更科学有效的保护技术,我们一直坚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确保唐陵石刻文物的安全。

  4、对于此不实信息给文物部门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局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不实信息传播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实际上,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文化古迹数不胜数,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文物被粗暴施工、洗刷、涂抹的事件。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友的积极分享和传播,一方面成为舆论监督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难免陷入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陷阱。

  值得庆幸的是,而今很多政府部门随时关注舆情,对于很多争议事件能够迅速作出有效的回应。“十八陵千年包浆被粗暴清洗”事件虽然只是一场乌龙,但它反映出民众和政府已经能够通过媒体形成有效而迅捷的沟通,也反映出网友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状况的担忧。同时,对于有关部门也是一个提醒。在事情发生之前保持有效监管,或许能够避免更多真正悲剧的发生。而对于文化怀抱敬畏之心,也能够让文化古迹更好地得到欣赏和留存。以下是近年一些文物被粗暴施工、洗刷、涂抹的事件。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孔府重光门西山彩绘损坏状况。

  2001年,曲阜孔庙被野蛮水洗,至今依然让人胆寒。

  当时,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惨遭“水洗”。古建筑的木结构进水,壁画、殿堂彩绘、金箔脱落,石碑的石隔内渗水,对展室的文物字画和金属器物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胁。

  据悉,这是由于曲阜“三孔”管理部门为了以新面貌迎接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而进行的全面大扫除活动。事后,经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报告,旅游公司租赁的景区内,古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2015年4月28日,广东路四川中路,经过外墙面的施工,建筑表面的颜色已经新旧不一。

  去年在上海,也曾发生过外滩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粗暴“刷脸”的事件。

  当时,遭到“刷脸”的建筑是位于上海四川中路广东路口的三菱洋行旧址,建于1914年,古典主义风格,1999年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也属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保护建筑,该建筑的修缮或改造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批,方案须经专家论证。

  但不知为何,当时施工方面未经批准,就擅自对建筑进行了喷砂刷墙。当澎湃新闻记者赶到现场时,整幢大楼95%以上外部墙面都已经涂成了灰白色,与对面同是历史建筑的原美孚洋行相比,新旧鲜明。被喷砂的墙面,看上去就是厚厚的一层灰浆,原本的花岗石方块条纹完全被抹平了。更让人诧异的是,靠近广东路的外墙底部一层,少数地方被工人直接抹上水泥,这是完全不可逆的材料。

  相关部门闻讯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相关调查。

  

陕西文物部门否认唐十八陵文物包浆被洗,传言何以流转?

 

  秋水山庄门楼修缮。

  1个多月前,杭州又发生了秋水山庄被粉刷成“土地庙”的事件。

  当时,网络上流传着两张对比照片。秋水山庄的旧照上,墙面斑驳、门楼上是淡黄色墙体,“秋水山庄”四个灰色大字,显得有些破旧。而另外一张照片,门楼的墙面变成了鲜黄色,“秋水山庄”几个字改成了亮红色,对比十分鲜明。甚至有网友戏称之为“土地庙”。

  秋水山庄是上世纪30年代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修建的一处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目前为新新饭店3号楼,属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

  新新饭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西湖边湿气大,每隔两三年就要对秋水山庄进行一次刷漆,本打算“修旧如旧”,把颜色恢复成当初的黄色。但是在刷漆过程中,施工方对黄色的色度没有把握好。

  杭州市园文局也对此事作出了回应,称秋水山庄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其门楼应该经过报备或报批程序后才能实施保养性维护或修缮,而新新饭店并没有经过这一程序。

  针对历史文物被粗暴施工的事件,同济大学教授、城市文化评论家王国伟指出,如果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缺乏常识的无知无畏行为,激活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的美学意识,端正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尊崇态度,植入文化的敬畏之心尤为重要。

  “不可否认,前30多年的城市大规模改造中,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伤害是普遍而深刻的。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进入精细更新发展阶段。未来的城市化一定会面对更多的历史资源的保护开发,因此,积极的保护利用显然是基本策略,而科学审慎的城市管理,需要在大众启蒙基础上,与高素质的城市管理阶层和科学管理方法对接更加紧迫。”王国伟表示,“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界面上,产权拥有者(托管人)、规划设计者、项目执行者(施工),三位一体的每一个节点都应该受到城市规划和文保组织的监管,法律应该授予文保组织一票否决权。项目方案的审核和监管权,应该交由文保专家组织使用。专家组应在专家库随机抽取组建,专家审核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应该由文保专项基金支付。 ”

  在王国伟看来,历史文物的原生形态建构历史记忆和情感印记。“也就是说,建筑物上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斑驳的身影,都叙述和再现着鲜活的历史和风情。作为一个有丰富解读内涵的物质载体,其中的表达暗示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家园等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大众长期以来的城市认知对象。如果管理者能建构这样的美学视野,串联起城市的历史线索,完善城市的建筑美学框架, 进而生成发自内心的城市管理道德意识,这才是我们的城市管理阶层需要持续进修的题中之义。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