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秋拍 拍卖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家 > 评论 > 警惕美的滥用

警惕美的滥用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在京城参加一个摄影研讨会,我曾经客观地指出:“罗红的展览作品过于完美了,每张作品似乎都找不到破绽,从而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艺术家应该尊重观众的想象空间,才会赢得观众的更多尊重。”这就是我想展开的,关于中国摄影界长期以来因美的片面追求所产生的有趣话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哲学教授、《国家》杂志艺术评论人阿瑟·C.丹托(Arthur Danto)曾在他的《美的滥用》一书中总结了对艺术中的美的各种观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其中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让我们能有机会再一次思考中国摄影界唯美主义风潮的现实,很有意思。当然,这是一本对美的观念进行重新解读的书,尽管不是针对摄影而言,却对摄影人有着重要的启发。我们习惯上对于美的认识,源于希腊人发明的美的概念,从而一直将其作为理想的追求。回顾历史,就在人们对美的定义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从20世纪初,现代艺术就开始了对美的颠覆。

警惕美的滥用

警惕美的滥用

警惕美的滥用

罗红摄影作品

  丹托也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面临这样的一个困惑:“艺术家可以真正地做任何事情,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这让丹托很苦恼。接下来他想清楚了:“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多元主义的时期。不存在一个正确的创作艺术的方式。”于是,他在书的中文版序中告诉中国读者: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并没有“经历现在的艺术世界演变过来的那段历史”,但是没有关系。尽管,“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画曾经遵循非常显著的传统道路。多元主义意味着人们仍然可以是传统艺术家,但只是作为一种选择。”因为除了美以外,还有真与善的价值。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艺术中的真可能比美更重要。它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意义重要”。这真的是一针见血,说出了美的滥用的根源。尤其是“今天的艺术批评更关注于这些意义是否同时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关注传统的视觉愉悦的观照”。事实上,艺术就是关于经验了艺术的那些人,“它也有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前些年我关于“清算”风光摄影的论述以及涉及的关于唯美主义摄影在中国泛滥所带来的害处,其实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失去了个性化而且无关现实意义的千篇一律的唯美,不仅不是艺术,而且是有害于生活的。

  丹托的书引经据典,博大精深,也侃侃而谈,不失温文尔雅的风度。其中不少章节涉及到了对现代摄影的评述,很有独到的见地,比如他对人们熟悉的巴西摄影家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的批评,在中国摄影界尽管也有人早已意识到,但是始终没有被放在重要的话题上来讨论。丹托认为:“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拍摄的苦难的人类的摄影是美的,正如他的作品一贯地表现了这种人类苦难。但我们是否有权利以美的方式表现那种苦难呢?……它们的美不是与它们的内容唱反调吗?”所以丹托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并不总是正确的。”

  光有完美却是远远不够的。当所有的观众面对这些巨幅画面发出惊叹之后,留给观众的想象力空间有多少,这绝不是光有美的支撑可以完成的。尤其是一位艺术家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通过完美的手段记录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后人,曾经有这样的艺术家通过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方式记录了这一个时代。网上的读者看了罗红的作品之后,惊叹之余,也有认为这些作品只是一些“高级糖水片”——尽管这样的说法是有偏颇的,因为如果你没有站在罗红摄影艺术馆的大厅里直接面对这些作品的话,做出“高级糖水片”的判断肯定是不公正的。但是这样的说法也在提醒我们,美的本身只是艺术创造的元素之一,甚至不是唯一。只有用更为个性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进入艺术创造的空间,上升的层面才可能更高、更有价值。更何况,面对非洲的土地,除了美,在真和善的层面,是否还可以带给世人更多并不完美的思考空间,从而促使更多的人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

  记得王春辰在《美的滥用》一书的译后记中不无幽默地写道:“没有美学之前,有哲学,哲学没有将艺术据为己有,甚至有点排斥;而有了美学之后,美学试图将艺术的阐释权据为私产,对艺术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霸权,将所谓的‘美’的绳索套在艺术上,制约着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创作。”因此直到今天,“众多美学研究与美学教材陷于这个单一概念的仍然不在少数”——如今中国的摄影教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如王春辰所说:“……当代艺术不是那种世人在惯性中所理解的艺术,更不是那种趋附风雅的艺术。”……中国摄影要做的事情真的还很多!

  摄影家留给观众的应该是一种审美的期待,他将巨大的审美空间推到了观众的面前,让人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画面背后的深刻含义,而非将所有的答案都告诉观众。同时,摄影家的指向也绝不是含糊不清的,人们很容易在他的暗示下拓宽图像的张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可见,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现场目击者的记录,它同时也具备无限可挖掘的视觉空间,具备可以获得的审美期待。

  接下来,我突然想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史学家、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汪坦先生关于摄影的观念,他曾说“照出来的东西总不能有深刻的感觉”,理由是:“摄影永远是平面的,没有空间的感觉,和‘动’的情绪。Wright的起居室的照片没有一张能真表现出他的全部的美的……”接下来他借助绘画,深入描绘了他的摄影的遗憾:“关于中国画,所谓虚并不是空,是无穷,令你思索——不尽是走向完善(尽)的路。一张山水画,丛峦起伏,到纸边是并未尽的,却给你以追寻完善的感觉,仿佛在画外尚有千万沟壑,这称之丰富,并不是照相的剪裁,从平庸中辟出一股精辟来,而是从这一股精辟给你无穷尽的精辟。”话说得有点拗口,但是仔细想想,他对摄影的本质有着非常独到的认识,尤其是在60年前,实属不易。

  汪坦先生的意思是,一幅中国画,通过留白,将无尽的想象力空间留给观众去发挥,因此可以称之为精辟中的精辟。然而摄影,只是摄影师从平庸的景观中攫取比较精辟的一部分,但是不可能让观众再去联想画面之外的精辟——因为画面之外原本就是平庸的。60年后的今天。摄影的普及和发展令人难以置信,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摄影的认识是否已经达到或者超越汪坦先生当年的摄影观,我看未必。摄影的简单化和宣传功能被不断地扩大或者说在膨胀,让人有一种越来越肤浅的生厌感。各种媒介和喉舌不仅没有让摄影变得“精辟中的精辟”,反而让摄影从精辟走向平庸,简单地完成所谓的宣传任务就大功告成了。汪坦先生如果今天还健在,不知又会作何感慨?或者说,能在铺天盖地的所谓“正能量”之外,是否能有更为清醒的摄影人借助可能的“负能量”,排一排毒,对于防止“三高”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吧。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