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展览 >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来源:海派艺术馆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别署且以居士、丝鬓散人、墨鸳鴦楼主。郑午昌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民国时期海派画家的“一代宗师”,中国绘画史奠基人。在郑午昌诞辰130年之际,上海海派艺术馆以特展的形式,用百余件郑午昌绘画作品致敬先贤,规模空前,并以此重磅展览与观众们一起共度龙年新春。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郑午昌是海上画坛集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学家、美术活动家为一身的领军人物之一。曾任中华书局文史编辑、美术部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职。1929年,所著《中国画学全史》为中国有画学以来“集大成”“图新变”之巨著。1932年,在上海创办汉文正楷印书局,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打破洋行对出版业的垄断,被蔡元培誉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郑午昌在作画 20世纪40年代

郑午昌与徐志摩、郁达夫曾为同窗。受新文化运动思想影响,遂使三人日后终成中国新文化的新标杆:新国画派郑午昌、新月诗人徐志摩、新文学作家郁达夫。他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尤其能融诗、书、画于一炉。
 
陈佩秋曾评价:“午昌先生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山水以浅绛为主,善用墨青墨赭,时而松秀,时而苍郁,笔墨精到,神韵悠扬。晚年风格日趋浑厚,较前雄健”。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燕子杨柳图》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主题,既取自郑午昌之名‘昶’,又化用了成语‘造矩成阳’,意在用心、用力去传承前人精神,不啻微芒,‘造炬成昶’。”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海上画坛,郑午昌因画杨柳出名而被冠以“郑杨柳”美称。郑午昌喜用线条表现杨柳,且在写生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他画柳先行干,后出枝,柳丝由最上头画起,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前后左右,各尽其态,春夏秋冬,风雨晴雪,各具面目,柳丝除用墨线以外,再用青花色加补,增加了柳丝的质感和层次,然后再用花青色烘染,无不传神。包括他画芦苇、松树也是这样。”

郑午昌之子郑孝同说,“他有一句话叫‘画不让人应有我’。我认为他有几个不让人,史不让人,理不让人,这就是他治学的精神,也是他做人的道理,都要做得最好。我对父亲从小崇拜。父亲过世后母亲给我一句话,她说你父亲虽然过世了,但是很多人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母亲给我一个方向,她很注意我这方面的培养,我喜欢画画,我父亲过世了,但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就在谢稚柳、陈佩秋那里。我父亲去世后,陈佩秋将我母亲接到她家里住了一段时间,我寒暑假都可以去,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们的画都摊在桌子上,我随时都可以站在边上看,从陈佩秋那里,我有了第二个崇拜的人,所以我对绘画的追求没有断。”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抚滨艳韵轴》展览现场

郑午昌在1934年与刘海粟同赴德国,将作品带到柏林参展,并巡展至欧洲多个城市,助力国画艺术走出国门。这幅《抚滨艳韵轴》便是当年的参展作品之一,极具纪念意义。画中重峦叠嶂,层次分明,自然成趣,融入了郑午昌的爱国情怀。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展览现场

    展览前言:不啻微芒    

李天扬

 
昶,日长也。
 
郑午昌,大名鼎鼎。他原名昶,知道的人,少很多。画展名“造炬成昶”之“昶”,即午昌也。
 
中国画画展的名字,不好起。既要有古意,又要有深意。这个展名,满足了这两个要求,不错。展名是从成语“造炬成阳”化来,恰巧,昶,日长也,易半字,意也顺。
 
造炬成阳之前,还有四个字,即小文之题:不啻微芒。
 
不要小看一点点光芒,汇聚起来,就会像太阳一样。午昌有知,当会心也。
 
郑午昌诞辰130周年之际,在上海,汇集他的130幅精品,作“造炬成昶”展,不啻艺坛盛事。郑午昌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丰赡的。有形的,是书画作品和文章著述;无形的,是精神,是品格。不妨称之为“午昌精神”。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春山新霁》

那么,如何理解午昌精神呢?愚以为,大致有如下三条:
 
其一,艺术精神。郑午昌是以一颗虔敬之心来对待艺术的。他恪守传统,又不墨守陈规,他说“师古法而立我法,才不为古人所囿”。他笔笔有来历,又不囿于一家。他不仅潜心习古,还汲取西画元素。他风格鲜明,又不千画一面。他以山水著称,又兼擅人物花鸟……他留在世上的作品,没有一张粗率、应酬之作。正是这样一种艺术精神,使他极早成名,卓然成家,成为一代大师。于是,他自信地说出“画不让人应有我”。
 
其二,学术精神。郑午昌的学术成就,在他们那一代画家里,是出类拔萃的。早在1929年,他只有35岁,就完成了《中国画学全史》。这是中国画史的开山之作、作世之作,一代又一代美术史学者,都绕不开这部著作。他能够年纪轻轻就有此成就,端赖其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如果只知道低头画画,即使画得再好,也不可能在学术上一飞冲天。有这么高的学术水准,他成为美术教育家,就不奇怪了。也正是有这样的学术自觉,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倡导新国画,成为“新国画派”创始人。他的提出的“国画具有引领民族的精神,具有缔造世界和平感化力”观点,直到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其三,士人精神。士人,是一个旧的概念。在两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士人精神,就是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断、中国基层社会稳定不乱的道统。用现代社会的语言来说,士人精神就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如果只是把郑午昌看作一位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史学家,那是不够的。他还是一位在多难的动荡年代里心系天下的大知识分子、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和同道一起成立了蜜蜂画社和中国画会,编刊物、办展览、卖画为义勇军筹款,他发起组织了誓不为日伪效力的甲午同庚千龄会,他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他生动实践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古训,他的精神、他的成就将名垂青史。中国传统绘画,其精神内核,是避世的、个人化的,如此滋养出来的艺术,是迷人的,却有其局限性。郑午昌当然恪守传统,但他在知识分子精神上,超迈先贤,并为后来者作出了榜样——原来,画家不但可以凭艺术独善其身,还可以依学养、靠精神兼济天下。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平沙落雁》

所以,我们今天读郑午昌,光读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传承其精神。
 
郑午昌的贡献,在历史长河里,不啻微芒。然而,只要我们后人用心、用力去传承,微芒汇聚,必造炬成昶。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白菜红美图》

展览当天,郑午昌之子、中国山水画家郑孝同还向海派艺术馆捐赠了自己的作品《柳阴图》。
 
本次展览由上海海派艺术馆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月25日。春节期间,海派艺术馆正常开放。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孤松听泉》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溪亭纳凉》

 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亮相海派艺术馆
《煎茶学佛》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