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展览 >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来源:潘天寿纪念馆、中国书画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纪念刘九庵先生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近日在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开展。此次展览汇集了刘九庵遗存的工作笔记、照片、影像、书法、往来唱和书画作品、友朋信札,另有他生前的重要收藏等。希望通过此次文献展览,还原刘九庵一生的治学之路,以励后学。同时,展览呈现了中国书画鉴定学科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潘天寿、刘九庵等老一辈艺术家和学者对于中国书画鉴藏、研究的热忱,严谨的治学精神,强调了书画鉴定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刘九庵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70余年,成就斐然,贡献突出:他两度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古书画鉴定组”,赴全国鉴别、鉴定古书画累计6万余件。在故宫博物院期间,刘九庵与徐邦达、朱家溍等一道,进行古代书画的鉴定、征集、研究等工作。他们重新整理、考订了故宫博物院院藏的古代书画,开创了全新的科学鉴定方法,奠定了故宫古代书画鉴定研究的学科基础。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刘九庵(1915—1999)

刘九庵自幼家境贫寒,由祖母抚育成人。14岁到北京琉璃厂,初入敦华斋古玩店,师从孙瀛洲,与耿宝昌有同门之谊。1930年,入悦古斋字画店当学徒。刘九庵勤奋好学,处处留心,边问边学。晚上其他人都睡下了,他还在查书做笔记。才华和努力使得他很快便能独当一面。1942年,26岁的刘九庵开始独立经营书画业务,并不断学习,吸取同行的优点。1956年,经陈半丁推荐,刘九庵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征集、研究等工作。
 
1958年,刘九庵第一次外出鉴定便充分展现了非凡眼光。其时,他被派至安徽省博物馆与武汉军区后勤部政治部进行书画鉴定。在一堆被认为“多属伪劣之品”的书画中,他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张“明人绢本人物画”。这张画作最终被带回故宫,经他之手改定为南宋画,正式定名为《柳荫群盲图》,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南宋 佚名《柳荫群盲图轴》 绢本设色 纵 82 厘米 横 7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九庵参加过两次全国书画巡回鉴定。1962年至1964年,刘九庵参加了以张珩为首的鉴定小组,成员最初为张珩、谢稚柳和韩慎先,因韩慎先去世,刘九庵加入。张珩去世后,又改为谢稚柳、刘九庵、启功继续鉴定。1983年,国家再次组建巡回鉴定小组,谢稚柳、刘九庵都是其中的成员。他们对全国208家收藏古书画单位的61000余件古书画逐一进行鉴定,长达7年。1987年,刘九庵还曾到访杭州为当时浙江美术学院所藏的书画作品做过鉴定分析。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全体成员(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

刘九庵先生的鉴定研究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美术史框架的系统把握和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重要画派、代表画家主流风格以及非主流特点烂熟于心的基础之上,从历代书画发展渊源、流变框架的宏观处着眼,从具体书画笔墨风格,乃至署款、印章的细微处着力,在把握总体的格局下观照细节。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实践经验的归纳与理性提升,为古书画鉴定学科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刘九庵的研究笔记不仅数量庞大,更是脉络清晰、系统完整。从1956年至1997年,刘九庵写下了共计269册的古书画鉴定心得、工作日记、书画过眼著录、相关文献摘录、研究专题,其中包括古代书画的代笔、改款、作伪等辨析,到民国时期的书画作伪情况等。这些宝贵的资料于2020年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对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和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刘九庵在鉴定中

诸如在河南新乡市博物馆发现赵孟頫《行书杜甫诗轴》真迹,在刘九庵的笔记中有详细的记录。这件作品1958年入藏新乡市博物馆,1979年清库建档,当地邀请刘九庵来指导工作。刘九庵在《来新乡市博物馆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发现过程:“上下午去该馆库房看书画,大都清人作品居多,推荐的元人钱选《秋葵》轴,原为伪明人唐寅的诗画款,后又添写了钱选的款,以唐为题了。但在裱工破烂中发现一幅元赵孟頫的《行书五律诗大字》轴,这确是一件从未想到的,书法开拓,晚年之作,上裱边附有梁巘小行书跋。赵字书轴,各馆都尚未见,上海博物馆所藏书轴尚有不同看法,这不仅是河南省各馆所无,即其他省市各馆亦无,可称赵书轴中罕见之品了。”刘九庵将这件作品定为赵孟頫立轴中的罕见之品。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乔行简《闰余帖》 纸本 纵32.1cm 横4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闰余帖》为《宋人手简册》所收之一种,曾经清顾复《平生壮观》、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闰余帖》的真实作者是南宋乔行简,后人将“行”字改为“夷”字,以冒充北宋吕夷简手迹。刘九庵在笔记中写道:“按照南宋后期的书札格式,在这封信的最后应当有‘月日少师保宁军节度使醴泉现使鲁国公致仕乔行简劄子’的字样,因为失去了这一行,后人没有仔细去研究它信里面说的话,并且在宋人书牍上的签名很不容易辨认,不知道是乔行简手笔,以为是无名的宋人手迹书札,就把它改成名望较高的吕夷简了。” 

刘九庵还熟悉民国时期的书画作伪,他在《近代海上作假书画者姓氏》的笔记中详细记载了作伪者宋小坡、徐俊卿、汤安等人的情况,“宋小坡(禹),徐州人。字拟姜实节,程邃,丁元公。徐俊卿,字陶奄,苏州人。解放后故去。专作明清画如:画中九友、四王吴恽等及戴熙画,戴之真印章在他手。徐为庞氏门客,故其伪造之品均有所本云。徐还有一哥哥先故去。赵叔彥、许质卿均大批收购过他作的伪品。汤安,又名韩,字灵石,号临泽,嘉兴人,(现年70多)伪作宋元书画,曾作有管道昇竹、吾丘衍题二篆字,即得所作。明项子京牙章乃其手伪刻,现藏吉博,与郑竹友等合作,张珩、谭敬的印章均汤所刻。”显示出他广泛的见闻和深入的研究。

1994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刘九庵先生在故宫博物院主持举办了“全国重要书画赝品展”。这是国内外首次以书画赝品为主题的展览。来自全国35个单位的两百余件书画赝品,皆是有较高水准的作品,分门别类以摹、临、仿、代、改、造各种手法加以区分,另选真迹作为对比,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刘九庵先生主持“中国历代书画真伪对照展”留影

刘九庵的交往圈子十分广泛。与他有书信往来的包括了马子云、邓以蛰、陈垣、叶恭绰、秦仲文、韩慎先、张大千、沙孟海、吴仲超、张珩、唐云、王季迁、黄涌泉等文化名人。
 
叶恭绰是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学者、收藏家,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收藏过的名品有王献之《鸭头丸帖》(上海博物馆藏)、高闲《草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藏)、宋徽宗《祥龙石图》(故宫博物院藏)、梁楷《布袋和尚图》(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胆巴碑》(故宫博物院藏)。八十岁以后,又将所藏书画、古董、典籍悉数捐赠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地文博单位。根据笔记, 1956年8月7日,叶恭绰曾到故宫调看藏品,刘九庵负责接待。此次展出了叶恭绰为刘九庵行书《万壑海棠联》:“万壑交流千岩竞秀,海棠开后燕子来时。九庵先生属,遐翁。”这件对联是叶恭绰与刘九庵交往直接的明证。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叶恭绰《行书“万壑海棠”八言联》纸本 131cm×23cm×2

刘九庵与张大千的交往充满了故事。两人在琉璃厂相识,当时张大千是琉璃厂的常客,而刘九庵则是那里的学徒。此次展出的张大千《观音》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可证二人相识之早。刘九庵后来还写出了《张大千伪作名人书画的琐记与辨伪》,考证石涛《行书自书诗卷》、石溪《千岩万壑书画卷》是张大千伪作无疑。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张大千《观音》纸本墨笔 54.5cm×29.5cm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沙孟海为刘九庵书写的对联,以及谢稚柳等多位名家为刘九庵创作的画作,都充分证明了刘九庵在文化界的广泛影响力。
 
沙孟海是现代书坛大家,历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协副主席。1952年,沙孟海从浙江大学调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被聘为常委兼调查组组长,负责地下文物的调查和发掘。1982年,沙孟海出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1983年4月15日,兰亭雅集时两人就有来往。1987年3月,刘九庵、谢稚柳、杨仁恺等鉴定组成员到达杭州,对浙江省博物馆书画进行鉴定,历时一个多月,两人又多次交往。此次展出了沙孟海1987年为刘九庵行书《林峦草树联》:“林峦分夕丽,草树发天香。九庵先生方家莞教,沙孟海集常建、李群玉句,年八十八。”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沙孟海《行书“林峦草树”五言联》 100cm×22cm×2 1987年 

在巡回鉴定期间,刘九庵与谢稚柳的交往非常多。谢稚柳多次为刘九庵作画,此次展览的有1962年作《峨眉华严顶》,1984年作《墨荷图》《竹》《画竹并题元人墨竹歌》,1990年作《珠联璧合册》等。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谢稚柳与刘九庵往来书信 1987年7月6日

此次还展出了谢稚柳、徐邦达、启功、王方宇、黄苗子、王世襄、杨仁恺、汪世清、张鼎臣、谢辰生、苏庚春、李翰祥、钟银兰、叶承耀、傅熹年、张子宁、白谦慎等人写给刘九庵的信札,从中可以管窥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变迁。其中如徐邦达在信里询问徐伯郊在香港的地址,黄苗子在信里推荐郝家林,王方宇在信里提到南昌举办的八大山人联展,对于刘九庵参与的书画鉴定、中外交流等事宜都是最直接的明证。
 
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后,刘九庵给自己订下两条规矩:一是原来经营的古字画存余,无偿捐献博物馆;二是此后不再购入任何文物。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书画,如明徐渭《四时花卉图卷》、清邓石如《隶书四箴屏》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此次展览展出刘九庵的文物珍藏,如吴宽《行书苏轼〈端砚诗〉》、王鏊《恒庵杜先生寿藏铭》、祝允明《秋兴八首》、陈淳《设色山水卷》、董其昌《香光书髓》册、董其昌《临山谷题跋二则》、董其昌《雪赋》、董其昌《临晋唐法帖》、董其昌《养生论》、王翚《仿六如居士山水》、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等,都是明清以来的名家佳作。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明  吴宽《行书卷》 纸本 27cm×116cm (局部)

吴宽是明成化、弘治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工行书,师法苏轼,一改明初以来的台阁体书风,与徐有贞、李应祯、沈周、王鏊同为“吴门书派”的先导。邢侗评为:“匏翁吴中前辈,行谊擅绝,不直文翰之工尔也。书法苏学士,浓颜厚面,祛去吴习。”此卷是弘治二年(1489)吴宽在北京为盛秋亭行书苏轼《端砚诗》:“往岁与李西涯诸公饮谢木斋家,有端研联句,后予复拾余韵,别赋一篇。今秋亭盛君藏研多而更佳,所得士大夫铭文传记至成巨卷,顾未有诗,因录旧作附归其后云。是日为弘治己酉六月朔旦,初试匏研,研亦秋亭托陈杲所制也。”李西涯即李东阳,谢木斋即谢迁,卷中字字独立却通篇气韵生动,一改台阁体程式化的面貌,时见精彩之笔,足见才情。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明 祝允明《草书杜甫 秋兴八首》卷 纸本(局部)

祝允明的草书影响很大,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家”,明人朱谋垔评价他的草书为有明第一人:“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草书本朝第一。”刘九庵对明代祝允明的书法鉴定堪称经典,发现祝允明书法的作伪者吴应卯,撰写了《祝允明小楷〈成化间苏材小纂〉辨伪》《祝允明草书自诗与伪书辨析》等重要文章,对祝允明书法的鉴定与研究有重要贡献。此次展出的草书杜甫《秋兴八首》作于嘉靖四年(1525),是祝允明去世前两年的狂草,纵横驰骋,有斩钉截铁之感,是人书俱老的典范。此卷是祝允明在梦椿家中所书,梦椿为祝允明友人杨清,故宫所藏祝允明《草书自书诗》可互证:“正德庚辰岁七月既望,予过梦椿世兄从一堂中”。陈鎏题跋将杜诗与祝草并称,誉为“二绝”。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关于祝允明书法的部分鉴定笔记 刘九庵

陈淳在书画上极具天赋,跳出了师门,文徵明如此评价:“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他在吴门派花卉的基础上,自出机杼,将草书笔意融入写意画中,开创了大写意花卉画的新风貌,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陈淳也善作山水画,世不多见,偶有着笔,不同凡响。《设色山水卷》作于嘉靖十九年(1540),作者时年五十八岁,勾画山石烟树,高士垂钓,逸笔草草,不为法度所拘,是其晚年杰作。明清历经项元汴、路衍淳、景星收藏。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明 董其昌《香光画髓册》之二 纸本 26cm×27.5cm

董其昌学书从唐碑入手,继而上溯钟王,后又遍临宋人真迹,尤得力于王羲之、颜真卿、李邕、怀素、米芾等历代大家的启迪。董其昌成就最高的是行书,他的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他的行书以二王为根基,章法上受杨凝式《韭花帖》影响最大,旁参北宋米芾的体势,疏淡空灵,简远清雅。《香光书髓》册作于崇祯元年(1628)四月,本月他与王时敏同游过昆山,还看到宋人《睢阳五老图册》,并临欧阳询草书、楷书《千字文》,此册内容所书为李白、王昌龄、陶渊明诗,遒劲入古,从中可以看出他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平淡天真的个性。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展览现场

展览同期还举行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古代书画鉴定领域的重要专家和青年一代学者共同参与。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谈到:“值此学科建立三十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美术学院一道,以举办纪念刘九庵先生文献展览为契机,重新梳理并力图呈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发展历程,把先生们遗留下来的学术遗产发扬光大,与社会共享。这对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史的研究和美术史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纪念刘九庵先生 暨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科创立三十周年文献展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画学研究所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2日。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