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展览 >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来源:中国美术馆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继2017年11月中国美术馆专程举办“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后,时隔六年的2023年11月25日,同样在中国美术馆,又一场刘海粟先生的书法大展“墨海龙蛇——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正式对外展出。本次展览展览聚焦刘海粟书法并加以系统梳理,展品包括画中题词、诗稿、信札、手稿等形式,共计150件。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作为中国美术馆的学术邀请系列展,这也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家、美术教育家与美术史论家刘海粟先生(1896-1994年)的首次书法大展,展出的书法作品150余件,其中既有擘窠大字如《砥柱东南》、《华夏天葩》,也有信札、对联、小稿、手卷、诗词,也有12米巨画《清奇古怪》,以及画跋等。作品来自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馆)、刘海粟美术馆(常州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上海藏家陈利先生,同时刘海粟家属也为本次展览征集了部分作品。展览开幕当日,刘海粟先生之女刘蟾将刘海粟各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20件,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1896—1994)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字季芳,号海翁 ,江苏武进人,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不仅在绘画领域享有盛誉,书法作品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晚年书法大气磅礴、笔酣浑厚,一片苍茫浑朴,极具雄强壮阔之美。

刘海粟的艺术之路可以“传奇”二字称之,一方面成名极早,大多时间生活在热闹的名利场中,追求豪迈、洒脱,极有世家子弟之范。而与徐悲鸿以及传统文人相比,他的身上更有着一种“纵横气”、“狂狷气”。他的一生以其磅礴的气象、旺盛的生命力、恢弘的气韵、丰富的学养和高度的自信,有意无意间实现了汇通中西的精神。他内在的一种大气与文化自信,这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尤可见一斑。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黄岳雄姿峙古今》 68×137cm 1983年 私人收藏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参事室主任王仲伟、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等参加开幕式。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刘海粟先生的书法有情有义,有着壮阔的胸怀,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家学渊源,书法上取法宽博,无论创作还是理论,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艺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海粟先生的运笔风光流转,线质劲足神完,似游龙般逶迤矫健,如崩云般浑莽凝厚,古拙而灵秀,一派奇崛苍茫。我曾听到萧娴评价刘海粟书法'得康有为真神'。萧娴与刘海粟一门同宗,皆康有为得意弟子,亦深得南海先生书法之三昧,洞隐烛微间烂若披掌。故此赞誉乃从心之论,绝非客套。”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滿庭芳 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献词》  96×187cm  1981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刘海粟先生作为美术教育家与美术史论家,一直深研书法,从唐宋书法,到毛公鼎、散氏盘等的摹写研究,广泛取法历史书法精华……他的书法中既有着汉魏古朴、厚实,又有着唐宋元书法的使转流美,兼收并蓄,重金石,尊碑板,在那个时代,不同于普通写碑的书法家,与他的画作浑然一体,有着东西方艺术开阔的视野,同时又继承着中国文化中苍莽浑厚、刚劲雄强的一面。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女儿刘蟾在现场介绍说,“这次展出的有多幅《精神万古,气节千载》,我父亲特别喜欢写这八个字,他写了很多遍,这是他的座右铭。我父亲多次讲,‘精神万古’,就是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的创造,从事艺术的人,都应追求这种万古不朽的精神。‘气节千载’,专讲气节,气节就是一个人的品格。从事艺术的人,尤其要讲这种气节,凛然与浩然之气。”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精神万古》103×52cm 1975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从小习写唐代颜柳诸大家及宋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有坚实的基础。1921年,与康有为结识后,随拜入康门游学问字,不仅扩宽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的书画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有为认为:“北碑浑涵质朴,庄穆厚重,格调高。” 他主张应从鐘鼎石鼓入手,同时“应该广搜博览,不要独宗一家”。刘海粟在康有为的指导下深钻钟鼎文,潜心《毛公鼎》和《散氏盘》等的摹写研究,深得圆浑凝练之致。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年轻时临苏轼

同时,刘海粟亦对帖学一脉十分重视,学篆书与行、草、楷齐头并进。其早期的题跋书法中,可以见出其秀雅飘逸的一面。晚年临米芾书法,吸收米字的跳荡骏快,又始终贯穿颜真卿的影响,端庄又凝重,多姿又苍劲。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浪跡乾坤外》 68×138cm 1982年  私人收藏

长期习书练就了悬腕中锋运笔的能力,使得笔致虚灵,神情飞动。这种用笔特点不但见于刘海粟的中国画创作,也运用于油画当中。绘画的造型意趣,又渗入于书法的‘分行布白’中。如用笔的繁简、大小、粗细、疏密、斜正,用墨的黑白、浓淡、干湿、虚实,从整幅统一变化的美学效果著眼,自成一种画意盎然的‘雨夹雪’书体,分外引人入胜”。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清奇古怪舞天娇 风火雷霆劫不磨》 92×700cm 1980年 刘海粟美术馆(常州馆)藏

《清奇古怪》是刘海粟在苏州郊区司徒庙现场写生的作品。据载,“清奇古怪”系苏州司徒庙内四株古柏,传为东汉大司徒邓禹所植,曾遭雷击,大难不死,或挺立,或虬曲,或卧地,蔚为奇观,乾隆赐名“清奇古怪”,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刘海粟平生最喜欢画松、柏,他曾在1981年亲临司徒庙用画笔表现“清、奇、古、怪”,后曾多次作巨幅汉柏图,用画家的激情在纸上奏出一曲千年古柏顽强的生命颂歌。刘海粟一生重视书法,以书入画是其重要的创作理念。他的书法厚重雄肆,与其国画精神一脉相连,都注重中锋用笔,倡导情感的生发,所有的笔法、章法都服从磅礴的感情需要,才能画出元气淋漓、气象雄浑的作品,《清奇古怪汉柏》即具有如此风神。他用篆书笔法画古柏,苍劲沉着,力透纸背;而草书的笔法画柏枝,行笔疾徐顿挫,凝练而活泼,再用浓、焦、淡、湿笔点叶,苍翠茂密,浑厚华滋,点划狼藉。“清、奇、古、怪”四株各具神态,龙舞夭矫,震人耳目,气势磅礴。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鲲鹏展翅九万里》展出现场

本次还展出的有多幅《鲲鹏展翅九万里》及长题的画松之作, 据刘海粟女儿刘蟾回忆,“我父亲尤其喜欢松鹰,雄强之气与他的内心相契,他曾给太湖饭店创作了两幅巨幅中国画《铁骨红梅》和《鲲鹏展翅九万里》。”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致朱复勘手札局部

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展出了大量刘海粟的信札,既有寄给夫人夏伊乔,也有寄给刘虬、刘蟾等子女的,更有大量的友朋信札,如早期寄舒新城信札、晚年寄朱复戡、王一山、李宝森等,用笔苍劲,随性而自然,墨韵丰富。
 
据知名收藏家陈利(参与展览前期策划)介绍,其中一些信札尤有历史与文献意义,如《致念龙手札》,可以看出刘海老对中国外交事业的思考,致夏伊乔的多封写于1976年的信中,多次提出对周总理逝世后的巨大悲痛心情,而另一些信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创作与理论的深层次思考,还有的可以考证出很多刘老生平的画作中的疑问等。无论叙家常,问寒暑,都是真性情流露。他的信札中白话间杂文言,作为书法看,或老劲,或苍茫,或因病而手颤,或兴之所至,皆无拘无束,尽现书法的本色之美。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给小妞爱女函》25x100cm 1979年

此次展览也展出了不少注重书法题跋的画作。海粟老人曾告诫后学:“画家要多练几种字体,以适应不同画面之需要,……莫要死抱住一体不变。”老人题画,以他广博的学识,兼长诗、书、画的才能,题“大鹏”时用米芾《多景楼》句;“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题“葡萄”有《怀素自叙帖》中形容怀素草书的名句:“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作为画家兼书法家并且精通“六法”理论的刘海粟,在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诸方面,都能将书法与绘画的基本道理互相沟通、渗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绿东坡题画诗》 71×45cm 年代不详 私人收藏

刘海粟先生给予世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他的书法艺术与人生也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正如一些书法学者观展后所言,希望以一种新视角——以放弃了大一统的宏观视角,在充满了细节的接近真实时空情境中通过微观描述来重新书写对于刘海粟的文化想象以社会生活史为重要角度,在新文化史的书写与书法史的书写中找到属于刘海粟的位置。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馆)、刘海粟美术馆(常州馆)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11日。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精神万古气节千载》 133×33.5cm  1968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插座瓶》 130×52.5cm 1977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笔歌墨舞》 68.5×39cm 1979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穿山透石不辞劳》 49×73cm  1976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谢运灵诗》 39×116cm 1976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杨云同志集故友》68×138cm 1982年 私人收藏

 刘海粟首次书法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白石纪念馆率书》 77×181cm 1983年 私人收藏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