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展览 >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翰墨生辉。
 
      1949年,随着国画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江苏画家义无反顾踏上为传统山水谋求发展的新征途。他们深入现实生活,创造性地发展传统,以崭新的笔墨形式描绘祖国山河新貌,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领域,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问题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江苏答卷。
 
      由江苏省美术馆自主策划的特展“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聚焦20世纪中期江苏传统山水画的转型之路,分“新征程”“新天地”“新笔墨”“新写生”四个篇章,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发展的辉煌成就。
 
      展览汇集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无锡博物院收藏的20世纪中期活跃于江苏山水画坛的近四十位艺术家的百余幅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珍品,同时搜集相关史料,建构起图像与文字、作品与文献之间的视觉逻辑,全面呈现十七年间江苏山水画的发展面貌。展览中有近三十件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十分难得。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开放时间: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第一篇章“新征程”是对十七年江苏山水画坛发展历史的梳理,挑选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同时搜集整理旧画册、老报纸、评论文章以及照片等相关史料,使文献与艺术作品相互印证,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的艺术氛围与时代气息。
 
      第二篇章“新天地”多选取全景式大幅山水,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强烈艺术感染力,展现江苏新山水画中三类最主要的题材:“江南图景”“领袖诗意”“革命圣地”,突出这一时期江苏画家在山水题材与笔墨意境上的革新成就。
 
      第三篇章“新笔墨”采用对比式的展示方式,或表现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变化,或表现不同画家在创作相同题材时的风格差异,或表现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展现江苏画家在笔墨技法上的探索过程。
 
      第四篇章“新写生”集中展现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江苏画家的写生作品,表现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与人民鲜活朴实的日常生活。
 
      据悉,该展为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览从时代背景、创作观念、绘画题材、笔墨语言、写生活动等多个角度追溯地域画派的发展历程,希望以此为切面揭开20世纪中期中国画坛的伟大变革时刻,引导观众思考“笔墨当随时代”的当代意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览将持续至6月24日。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傅抱石《强渡大渡河》62cm×109.3cm 1951年 南京博物院藏

      前  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启新的篇章,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山水画势如破竹般地进入了转型过程。“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追求以有限的山川形制表现无限的生命意趣,表达画家“遁迹山林”“聊以自娱”的个人情感。明清摹古之风盛行,山水笔墨开始抽离自然环境而愈发具有形式主义程式化的特征。这种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与审美价值体系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了西画的猛烈冲击,国画的发展问题开始成为艺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高和寡的传统山水画因缺乏描绘现实生活的能力,无法与火热的时代氛围相匹配,远不及年画、版画等大众美术那样生机勃勃,人们意识到国画改革已迫在眉睫。艺术家们纷纷探索新时代山水画的未来发展之道,他们回归“师法造化”,推崇写实精神,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
 
1953年,原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合并,江苏省正式建省。在中央政策的积极引领下,江苏政府开始集中力量推进艺术发展,为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提供保障。随着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现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现江苏省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相继筹备建立,江苏地区聚集起一股强劲的国画力量,他们以地域团体的组织形式于六十年代在中国画坛上崭露头角,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问题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江苏答卷。他们深入现实生活,创造性地发展传统,以崭新的笔墨形式与独特的江南情调表现祖国山河新貌,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领域,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重现江苏地域山水画革新之路,梳理地域画派的发展历程,江苏省美术馆策划举办展览“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此次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览分为“新·征程”“新·天地”“新·笔墨”“新·写生”四个章节,共展出百余幅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画家珍品,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这段辉煌的艺术成就,深刻诠释新时代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并希望以地域绘画的变革为切面揭开20世纪中期整个中国画坛的伟大变革时刻。

“道在日新,艺亦需日新,新者生机也。”1949-196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是中国美术蓬勃发展的崭新时代,十七年间江苏画家在迷茫中摸索前行,在困顿中上下求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山水变革之路,为传统山水画带来新生。从文人画到大众美术,从“逸笔草草,聊以自娱”到“艺术为人民服务”,时代的要求使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思想上的变化又带动了笔墨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诞生出一系列充满时代意味的新山水画。“笔墨当随时代”,从这一点来看,江苏画家笔下所展现出的创新精神与时代内涵,对今天山水画的发展依旧具有启发意义。

江苏省美术馆
2023年 5月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亚明《暮归》80.8cm×113cm 20世纪60年代 江苏省美术馆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亚明《山区公社食堂》27.5cm×39cm 1960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丁士青《黄河清》52cm×82cm 1960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丁士青、张文俊《化工城的早晨》 142cm×293cm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诸健秋《湖山永春图》65cm×109cm 1959年 无锡博物院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林散之《蜀山游记》68cm×34cm 1964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钱松喦《张公洞》114cm×61.5cm 1953年 无锡博物院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陈大羽《万县风景》54cm×47cm 1956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特展 近三十件珍品第一次公开
傅抱石 亚明《太湖捕鱼》 154cm×191cm 1960年 江苏画店收藏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