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来源:国家博物馆、文博山西、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近日,“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展览精心遴选170余件组出土文物,与国家博物馆藏部分西吴壁遗址出土文物等一起,共同构成“边陲礼乐”、“尚酒时风”、“兵戎重地”、“装饰驾乘”四个主体单元,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以鼎为代表的礼器组合,独具特色酒器组合,以及征战、出行、工艺、音乐等不同文化形态,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酒务头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本次展览还通过墓室场景三维展示、考古现场照片和考古发掘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酒务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复杂科学过程。据悉,此次展览是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山西酒务头遗址是晚商时期的重要遗存,2017年8月开始考古发掘,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酒务头遗址位于商王朝统治区域的西部边陲,拥有丰富的盐、铜资源,墓地主人所代表的族群在拱卫都城、调运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晚商时期河东地区诸多地方势力中的翘楚,在千里河山之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青铜文明之光。这里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多达数百件,其中5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器物组合和纹饰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与商文化演进过程的同一性,出土青铜器上的“匿”字族徽铭文则为探寻墓地主人的古国踪迹和人文渊源提供了重要的身份标识。
此次展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的一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酒务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充分说明,考古工作在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构建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次展览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黄河流域早期文明,了解和认识考古工作,也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领域取得更多更新突破,不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酒务头遗址考古发掘历程:
2014年下半年,一伙由5个人组成的盗墓团伙盗掘了一座古墓葬,每人分到20件青铜器后,剩余的器物以430万元的价格卖给收购者。紧接着,第二伙盗墓贼闻风而来,他们对该墓地进行疯狂洗劫,又盗掘出土大量青铜器。
高额的利益迅速引起当地黑恶势力团伙侯氏兄弟的注意,2015年5月,他们把魔爪伸向酒务头商代墓地,使用炸药进行爆破……接二连三的异常声响引起了闻喜县公安局的高度警觉,在抓捕了几名犯罪嫌疑人后,他们知晓了酒务头墓地的存在。闻喜县当地公安机关立即对酒务头墓地进行24小时的保护和巡查。
2016年11月,文物与公安部门请专家来对酒务头被盗墓葬中的文物进行初步断代。国内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刘绪、朱凤瀚等在酒务头墓葬被盗现场调查时认为,该墓地可能是一处晚商高等级贵族墓地,应尽快保护与发掘。闻喜县公安局刑警队大队长段林辉说:“当时盗墓贼探墓时用扎杆扎出的密密麻麻的洞布满整个墓地,以至于带着犯罪分子指认现场时,他们根本无法辨认哪里是自己打的洞。”
由于被盗严重,2017年6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运城市、闻喜县的考古人员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回忆初次看到墓地时的场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酒务头墓葬考古项目负责人马昇依旧心痛不已:“那是沮丧、绝望和愤怒啊!地表大大小小的盗洞有十几个,有些盗洞直接是用炸药炸的。”
2017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运城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物旅游管理中心等市县文物部门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考古工作。
2017年6月底,考古队正式进驻现场,2018年12月,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工作,在5000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共发现商代晚期各类墓葬12座、车马坑6座等。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发掘区情形(航拍)
此次考古工作中,最引人瞩目是,发现了5座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编号M1-M5),南北向,由西向东排列。五座大墓形制相同,墓室平面均为东西向长方形,墓道有台阶、斜坡两种,椁室平面也呈东西向长方形。五座大墓均有近长方形腰坑,坑内均有殉狗,此外在M2-M5墓室内还发现大量殉牲遗迹,M2、M4、M5还有殉人,尤其是M5,殉人遗迹多达6处之多。
酒务头墓地是因被盗而发现,五座大墓中,除M1未被盗掘外,其余四座均被严重盗扰。因此,仅M1保存完整,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等文物,其余四座仅残存少量器物出土,尤其是面积最大的M5,不仅出土器物基本为零,而且二层台、腰坑等墓室结构也被严重破坏。
M1墓出土器物情形(由西向东)
晚商带墓道的墓葬在殷墟之外并不多见,该墓地是继山东滕州前掌大、青州苏埠屯、河南洛阳东大寺、摆驾路、山西浮山桥北等墓地后,又一次发现带墓道大墓的大型晚商墓地,对于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墓道功能与等级关系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遗物判断,酒务头墓地时代为殷墟四期,应为晚商高等级方国贵族墓地。从青铜器中两种族氏铭文的差异性来看,此墓地应为“匿”族墓地。酒务头考古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2018年,山西酒务头考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重点展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