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美好:“可创20周年纪念展”开幕了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周文昭 责编:何瑞乐
林天行《寺院系列之八-美丽的日子》45x53cm 2007年 设色纸本
2017年9月23日(中国书画网记者周文昭讯)下午3点,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可创铭佳画廊举办“岁月·回望·重聚——可创20周年纪念展”举行了开幕活动。此次展览将展出可创历年合作的37位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的水墨、油画、版画、雕塑等一百五十余幅经典艺术作品,生动的展示了可创二十年来的精品收藏以及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
展览海报
在展览现场,李小可先生就展览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可创’是我们2007年创立的一个带有艺术沙龙性质的画廊,这个画廊定了一个主题思想,就是“东方性、当代性、个性。它支持多元性,更是李可染先生的艺术精神的传承。‘可创’画廊给艺术家提供一个优秀的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这20年来,我们画廊在李可染先生的艺术精神的指导下,做了很多展览与学术评论,推动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
今年是‘可创’画廊成立的20周年,实际上我们是做了一个回顾展,我们回顾的是那样一个时代,大家对于艺术的创作非常纯粹,没有过多的考虑市场,而是希望能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东方文化、当代文化通过中青年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去探索在传统和现代的语境下,如何进入当代,如何转换成当代的艺术道路。所以,“可创”画廊积累了大量的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
今天,当看到这些作品,我很感慨,现在的艺术家缺乏当年的艺术状态,那个时代的艺术家想着怎样推进艺术,怎样探索艺术的出路,艺术家之间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气氛。无论是年轻的艺术家还是老一代艺术家之间,各个不同的画种之间的艺术家,有一种宽松自由的切磋和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艺术家对于本土艺术的思考。他们有一种赤子之心,让人感动。”
李小可 《宫雪》 2003年 68×68cm 设色纸本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薄云、巴玛扎西、边巴、东泽、杜杰、德珍、方鹤、郭宝寨、韩书力、贾浩义、金闰、康剑飞、李小可、李新辉、李枪、林天行、刘文涛、拉巴次仁、马海方、唐承华、田力、佟中、王德娟、王训盛、韦少东、武雪丽、肖丰、肖舜之、杨刚、余友心、张大我、张桂林、张建波、钟孺乾、朱振庚、朱雅梅、庄小雷
马海方《京城最美是十月》69x45cm 2005年 设色纸本
附:
致老友的一封信:
1997年,我们俩个不知深浅的人,自以为爱艺术、懂艺术、有朋友,于是义无反顾、不加思索的在日坛公园旁一条绿树掩映的美丽小路边创立了“可创画廊”。
画廊在一间有着红色彩钢瓦的临建房中,干净的白墙装上实用的挂画线,沿街的一面则是大大的落地窗,向外看去,一排高大的杨树和结实、气派的白俄使馆;画廊隔壁,是一个澳洲人开的进口食品店,主营奶酪、葡萄酒、面包和各种西洋调料。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家琳琅满目的小店,是所有外国驻华人员的“后勤保障”。每到周末,熙熙攘攘的各国客人流连于我们二家之间,一杯酒、一杯咖啡,人们三五成群,围着一幅画轻松的聊着。艺术家与客人都是满脸兴奋,愉快地交流,哪怕只是用手比划……每每想起,我们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些洒满阳光、安静而又和谐的画面。
李小可先生
回望过去,那是个纯洁美好的年代,一群同样美好、又恰在好年龄的人们,通过近百次的展览,使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具有专业审美的各国藏家、同舟共济一同学习成长的团队相聚在“可创”……虽曾经历经艰难,可这一直是我们俩人心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岁月飞逝而过,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中年,“可创”二十岁了!朋友们,如今你们都在哪儿?2017年9月23日-10月27日,让我们相约“可创”,一起欣赏当年你的创作、他的收藏,一起喝酒畅怀,互观曾经熟悉的容颜……
我们期盼着再相聚。
李小可、刘莹 2017-9-1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
原位于日坛公园北口的可创铭佳艺苑外景
可创铭佳艺苑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