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家看好坂本五郎佛像收藏吗?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admin
2016年8月15日这天,一位92岁的日本老人辞世的消息,触发了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圈的集体哀悼。
谦逊、机敏,瘦削、小个子,招牌的蝴蝶领结——这位贴着醒目标签的老人,近70年时光沉浸于中国古陶瓷、青铜器、漆器的收藏与流通,不遗余力,他,就是被誉为“小拿破仑”的传奇古董商坂本五郎。
坂本先生的影响力究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撇开他一生中曾数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捐赠珍贵文物的善行不讲,单举两例中国古董圈熟知的事件便可窥见一斑:
1972年,他在英国伦敦佳士得以22万英镑买下一尊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空牡丹纹盖罐,这一刷新当时亚洲艺术品最高成交记录的魄力之举,直接奠定了中国瓷器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数十年的高位行情;1980年,坂本五郎在香港苏富比以528万港元拍下一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这只直径不超过8厘米的小酒杯,此后又两度以创造历史的价格易手——瑞士富商裕利(Zuellig)兄弟1999年买走时升至2917万港元,而2014年上海企业家刘益谦竞得时,已是2.81亿港元的天价。
以上两个案例,足以说明坂本先生的嗅觉敏锐与富于前瞻性,也正是这些特质,令他最终成为古董行业中的翘楚。
在他离世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有两个拍卖专场尚未举槌即获得业界的极高关注,一场是9月中旬在纽约苏富比的“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高古”,另一场则是香港苏富比10月初推出的“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这两个专场均是坂本五郎亲自敲定,也可以说是他生前最后的遗作——前者已经落下帷幕,16件古陶瓷与青铜器悉数成交,且大多溢出最高估价,其中一件唐三彩贴花双系绳柄壶以87.4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后者尚未开拍,22件早期珍贵佛像也在等待新的主人出现。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兼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解释,坂本五郎之所以选择与苏富比合作,“源于苏富比前亚洲区主席朱汤生(Julian Thompson)先生,他与坂本有数十年的情谊,他们彼此尊重并且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在2013年初,坂本先生决定开始陆续转让他的大部分收藏,经历数度犹豫和长时间讨论,最后他决定以自己的名义出售这些收藏。“在此之前,他的收藏均是匿名出售。”除了朱汤生,仇国仕本人与坂本五郎也私交甚笃,这份友情,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香港第一代收藏大家仇焱之。
10月即将亮相香港的这22件早期青铜及鎏金佛像,多尊镌有铭文,历史价值颇高,不少来自日本艺术家兼雕塑家佐藤旧藏,在佐藤1963年辞世后,坂本五郎方购得其精华藏品。其中一尊鎏金铜观世音菩萨立像,造于北魏皇兴四年(公元470年),自1960年起便屡次在日本展览及出版,可谓声名远播——只不过,长久游离在中国拍卖市场主流序列之外的早期佛像品类,能否因为坂本五郎的名人效应和审美眼光,触发新一轮的市场行情,才是这场拍卖的真正焦点所在。
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事实是,佛像文物收藏在中国内地兴起不过十年光景,区别于海外藏家对隋唐之前早期佛像、汉地佛像的审美积淀,中国国内藏家大多热衷于明清两朝的宫廷佛造像,尤其是大明永乐与大清乾隆两个时期的精美造像。标志性事件是2006年英国知名古董商朱勒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在香港苏富比释出的一批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鎏金佛像精品,其中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释迦牟尼座像更是以破亿售价被中国厦门买家蔡铭超请回。此后,内地的翰海、匡时、保利等知名拍卖行先后设立佛像艺术品专场,明清宫廷佛造像行情在中国拍卖市场一路走高,而早期佛像则继续冷遇。
当然,早期佛像的境遇并非孤例,某种层面上也映射出高古文物在内地拍卖市场整体碰壁的大环境。基于文物法的严格限制,加之对“出土”和“流传”的模糊边界难以判定,所以,中国国内的拍卖行,即便拥有文物经营资质,在过去20多年里,凡涉及书画、瓷器、杂项等品类的文物拍卖,也多为元、明、清三代,除非是海外回流或有文献明确记载,否则,宋以前的高古文物很难在内地拍场露面。
致力于推动佛像收藏多元化的业内资深专家一西平措,过去十年里曾在中国内地举办过多场佛教艺术研究与鉴赏讲座,在谈及“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专场时,颇生感慨。在他看来,市面上一次性出现这么多件汉地早期佛造像,实属罕见,再加上名家收藏,自然备受市场瞩目。他表示,透过坂本的这批收藏,“能看出日本收藏家对中国早期佛造像独有的情怀,这与他们去敦煌实地考察,翻阅西域书籍,对中国早期佛造像和石窟的研究,审美上是一脉相承的。”
眼下,中国内地藏家大多还在追求藏传佛像的精美工艺,而海外藏家更痴迷于佛像的历史与神韵,这一差异,短期内应该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