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上海)2015春拍上海预展 赵冷月欧豪年书画展同期揭幕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佚名
在荣宝斋(上海)拍卖2015春拍预展之际,由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上海欧豪年艺术馆联合举办的“赵冷月、欧豪年作品展”于2015年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开展。
赵冷月(1915-2002),别署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1950年移居上海。曾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赵冷月先生初从晋唐楷、行法度,于各类书体无不穷究其递变之迹。中年后转学汉隶北碑,尤勤于《张黑女墓志》、《郑文公碑》、《龙门二十品》、《张迁碑》等。自谓“博采众长,遍临百家”。至晚年形成臻于神化的笔墨风格,达至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先生晚年提出“松绑”艺术观,在“有法”和“无法”中寻求自我。既坚持“无一日不抄碑临帖”,在创作中又力求“破法”,所以其书法创作风格的丰富、多变在现代书法家中无出其右。生前出版有《赵冷月墨迹选》、《赵冷月八旬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赵冷月卷》等多种。
2015年6月27日至7月6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承办的“海上明月——赵冷月百年诞辰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展出,反响热烈。赵冷月书法作品《甲骨文集句八言联》入藏中国美术馆。
欧豪年,1935年出生于广东茂名,自幼喜爱绘画,17岁时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早年离乡赴港,1970年始定居台北。他的作品讲究写生造境,注重内在的人文气质和情趣,坚持中国画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代表。欧豪年挟岭南画派之艺术东渡台北,开拓建树,承前启后40年,较之三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当代诗、书、画萃于一帧一轴之大宗匠,渡海第四家。张大千在美国旧金山曾胜赞欧氏才能:“豪年道兄,才一落笔,便觉宇宙万象,奔赴腕底,诚与造物同功。”70年代,欧氏衔师命东渡赴台开拓艺术新天地,出任文化大学教授,膺选中华学院院士,旋更膺颁哲士,讲学设帐40年,门徒逾千,著作等身。彼时,欧氏当与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畲比肩握管,同室论艺,结忘年之交谊,而文思益见非凡。加之欧豪年学养深厚,个人艺术的造诣得到高度肯定,先后获得韩、美知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欧豪年艺术馆馆长马林先生与欧豪年先生一起为艺术馆题字)
欧豪年先生的画作亦为两岸交流增添了色彩。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时,将欧豪年的《清涛晏海宇》赠送给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吴伯雄时,吴伯雄赠送了欧豪年的画《河清图》,喜爱赋诗的欧豪年还在画上题诗:“中华儿女景河清,台北欣今淡水平;山麓松高梅竹茂,寒岁耐雪作嘉盟。”
谈到与大陆书画界交往时,他动情地说,我与大陆画家一见如故,不论两岸政治局面如何,无论在大陆、台湾、香港或是海外,海峡两岸的艺术家同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在中华传统艺术上往往有着同样的理念,表达出同样的心声。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让彼此互相认同,没有隔阂,心与心紧紧相连。
同时,荣宝斋(上海)2015春季拍卖会于7月23日至25日预展,26日举槌,展览、拍卖地点均为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紫金楼三层盛事堂。本季拍卖会集合了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及当代艺术、油画、玉石、书籍等门类,共设4大专场——望云小舍、中国书画、石苑雅集、中国现当代艺术,汇集了829件拍品,供藏家鉴赏、竞拍。
一、望云小舍
本专场汇聚了原为詹聪义先生旧藏的书画珍品四十余件。明清、民国至近现代皆备,以清末民国之文人名士作品居多,高官政要者,如左宗棠、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文人学者,如康有为、李瑞清、何绍基,艺坛名宿者,如高剑父、张大千、溥儒、戈湘岚,其作品皆为精心之作。名家力作,名人收藏,初登市场,十分难得。康有为行书“愷悌慈龢”,取自傅山论医句,意指行医者要有慈善爱人之心,上款人“夏目君”应为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为表彰夏目漱石对文化做出的贡献,日本政府将其头像印在1000元的日本纸币上。张大千的《三多图》简淡文雅,经民国草圣于右任题跋,书画相得益彰。
二、中国书画
荣宝斋(上海)秉承一以贯之的遴选策略,中国书画突出“私人珍藏概念”,汇集了逾四百件古今名家的佳作杰构,囊括多个精彩专题——俞致贞、刘力上作品暨收藏专题、原荷兰华人藏家专题、叶浅予作品专题、著名画家李蔷生作品及收藏专题、曹汉芝先生收藏专题等,以上专题中的珍品或直接得自作者、及其家属,或由上款人家属友情提供,来源有据,大部分为未曾曝光的“生货”。
开篇为俞致贞、刘力上旧藏的一组文人书法,囊括了赵朴初、蔡元培、沈尹默、老舍、商承祚、顾颉刚、俞平伯、郁达夫、冯玉祥、赖少其、舒同、欧阳中石,自清末民国至现当代的文人墨客,这组文人书法既为名人书写,又为名家收藏,不复难得之作,见证了作者与藏家之间的友情交谊、往来唱和,亦能窥见作者之匠心独运、巧思妙想之处,品读时更让人感动,或将进一步助推近期的文人书法热。其中以赵朴初的行书“锡尔多福, 和气致祥” 尤为引人注目,内容吉祥美好,书风文雅。画作中,张大千《金碧山水》长卷,极为少见,是其平生巅峰之作,尺幅寰宇,气势撼人! 另一亮点是刘力上的书画精品,山水、人物、花鸟皆备,画风精致细腻。自2012年夏以来,俞致贞、刘力上作品暨收藏是荣宝斋(上海)一直力推的专题,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培育,积累了超高人气,受到众多藏家的喜爱。
荷兰藏家专题十数件书画作品,涵盖京津画派、金陵画派、海上画派等名家之作。其中以康有为《行书“日新其德”》和林散之《黄山纪游图》最为出彩。康有为曾在《<论语注>卷九》中提到:“德贵日新。”因此,此幅作品不仅仅表达了康有为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者,主张道德、品行、志向、行为规范、社会风气,都要赶上时代的潮流,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的进步思想,更加表达了当时他对于少年中国的期望。林散之素以书法誉满天下,画名为书名所掩,其实他在绘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孜孜以求。林散之的山水画作市场中十分少见,使得此作更显难得。《黄山纪游图》经林筱之先生鉴定为真迹,并在鉴定证书上题记:“此幅为家父留存下的真迹精品。1966年带我和长姐林生若游黄山,共画约五幅以上,此乃其中之佳作,购者存之传家精品至为可贵。林散之长子林筱之题。”
叶浅予作品专题中数十件作品皆由作者家属友情提供,来源可靠,人物、山水、书法齐备。其中《天山鼓声》表现新疆维吾尔族热情洋溢的舞蹈,色彩明丽,风格活泼奔放,且有四次权威出版。《钟鼓闹楚宫》立意古典,画变今情,面融古今于一体,时空交错,引人遐思,可见作者构思立意之巧妙。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言叶浅予的绘画艺术“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书法所录皆为叶浅予的自作诗,内容通俗、风趣逗人,可见作者幽默豁达的性格。
三、中国现当代艺术
此次板块分布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油画雕塑板块涵盖:前辈经典、唯美至上、艺典今承、新青艺象及版画。陈逸飞1989年创作的《吉他手》蕴含了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其造型力度异常扎实、完美,技巧近乎炉火纯青。画面极具旋律感,构图及人物处理有现代感。陈逸飞先生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描摹的现代、高贵、优雅的西方美人使画面形成了音乐家、乐器和乐曲之间微妙和谐的呼应关系。
四、石苑雅集
本专场汇集了精心挑选的印章、印材以及石雕工艺品。青田石、寿山石收藏近年来持续走热,不仅青田石、寿山石市场培育趋于成熟,而石雕艺术家的艺术觉醒也提升了石雕的附加值。青田石雕回荡着从松泽文化时期至今6000年悠久而深沉的时代足音,荣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在石头上绣花”,是保值增值的艺术投资珍品。寿山石材质的珍稀性,以及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价值,不仅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也逐渐形成越来越热的市场氛围。其中,周体灵、林福照合作的青田封门青雕“钟馗”摆件色泽高雅,质地温润,以钟馗捉鬼的典故立意,进行设计,通过切、磋、琢、磨多道工艺程序,运用多层次镂空、浮雕、透雕等技艺,将钟馗及小鬼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