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成型技术方法
来源: 作者:
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类。这两种成型方法在宜兴地区历史悠久的日用陶生产中早就采用,但在紫砂成型工艺中,已将此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紫砂壶成型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泥凳、木搭子、转盘、木拍子、竹拍子矩车、鳑鲏刀、尖刀、明针等等。这些都是制作各种紫砂坯件的通用工具。此外,根据茶壶不同款式和工艺要求,还需准备许多特制的小工具。
打身筒
圆形壶类一般用打身筒的造型方法。先将泥料用搭子捶敲成厚薄均匀的泥片。泥片的厚度,视茶壶的大小来决定,一般为三四毫米左右。再根据设计的茶壶直径,加上烧成时的收缩系数,乘圆周率,并加上两端接头的富余量以及身筒的高度,把泥片切成长方形的泥条。将泥条在转盘上围成圆筒,把两端叠合,用鳑鲏刀斜着在叠合处一次切齐,即形成能对接得很好的接口,然后在对接的切口用“滋泥”黏连好。滋泥是用相同的泥料加水调和而成的厚泥浆,作用有些像泥瓦匠用来砌砖墙用的灰泥。黏连后在黏连处做下记号,记住这方位,留待以后安装壶把。这样可以掩盖接口处在烧成后可能出现的痕迹。
然后,用左手手指伸进圆形泥筒内,轻轻扶托内壁(作为内衬使得外拍身的力量得于反冲),右手握木拍子拍打泥筒外壁的上段,边拍边转(左手在内部缓慢借助壶内壁半径和外面的泥拍产生夹击拨动),筒口部分就会奇迹般地渐渐内收。待收缩到需要的尺寸时,用滋泥(这里所指的是:用水反复调和后的粘稠泥浆)将准备好的圆形泥片封好上口;然后将泥筒上下颠倒过来,拍打泥筒的另一端,使之收缩,并封好口。这时,一个空心的壶身雏形就出来了。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