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收藏 秋拍

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收藏 > 瓷器工艺:古代器物上的“异兽”

瓷器工艺:古代器物上的“异兽”

来源: 作者:

 

 

 

  古时殿舍、碑桥、钟鼎、印玺等建筑器物上通常置有“异兽”,除了用作点缀装饰和器形美观外,都还有些寓意讲究。这些异兽虽有名字,却多数源于传说,没人能言定世间确有这些生灵存在。像《山海经》这部典籍,汉代时就已经难确其作者与成书时间,遑论里面记载的山川动物。所以后世都把它当做神话传说资料,包括那些飞禽走兽。

  即便如此,绝顶聪明的古人还是想象模拟了异兽的形状,并赋予其不同属性,祈盼它们以超自然的法力给天地间的人事带来福祉。这就有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说法与措置。关于这个话题,明清两朝几位前贤有笔记载述。如明代杨慎、陆容、李诩等,清人王士禛、褚人获等。这几位互相参照兼取,说法大体一致。按他们的阐述,旧时器物上的异兽多数是传说中的龙之九子,即: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夏、睚眦、狻猊、椒图,此外还有其他几种。

  赑屃(bixi):中国古时城乡随处可见石碑,碑下石座儿总有一龟形异兽,故而民谚有“王八驮石碑”一语。这尊龟形异兽学名曰“赑屃”。赑屃形状似龟,又叫“蠵”(xi)。蠵者,大龟也。又叫“石趺”、“龟趺”。赑屃用作承载石碑,缘于它有力大能负重之属性。

  螭吻(chiwen):古代传说螭吻是一种无角的龙。《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清康熙朝名士高士奇《天禄识馀.龙种》说:“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比高士奇略早些的褚人获《坚瓠集》也讲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殿脊兽头是也。”比他俩又早的明人陆容《菽园杂记》、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仍是“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于屋角上”。北方有俗语曰“五脊六兽”,比喻人闲得难受。脊上六兽之一即螭吻。至于螭吻为何喜好瞭望,干嘛非得站在屋脊上?无人详解。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