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收藏 秋拍

中国书画网 > 艺术资讯 > 收藏 > 国外古地图价格不菲 地图收藏热度飙升

国外古地图价格不菲 地图收藏热度飙升

来源: 作者:

  昨天,近日来,受热点时事的影响,收藏界的一个另类品种热度飙升,这就是地图收藏。因公开发行的古地图能真实地佐证历史,所以其收藏潜力日益凸显。比如,1936年出版的《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中,首次出现用断续线标明的南海疆域,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是客观反映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版图的铁证。此外,标注钓鱼岛属于中国的19张外国古地图于“2014西泠印社春拍”高价成交,使得古地图的价值越发凸显。

  随着时代变迁,世界地理格局不断变化,各类地图因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史料性而显得尤为珍贵。这一期的另类收藏系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带你畅游国内外的地图市场,了解地图收藏的入门诀窍,助你“淘金”另类收藏。

  国外古地图价格不菲 中国地图收藏是冷门

  在海外,地图收藏是一项传统专题,几百年前就已经是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在国外尤其是欧洲,人们很早就意识到那些雕刻精致、制作漂亮的古代手绘地图的收藏价值,认为它们和古画一样值钱。早在1979年,英国索斯比拍卖行就以70万美元成交了一本1571年手绘的《吉拉德斯·麦凯特地图集》。近年来,国外政府、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更是高度重视古地图的价值,著名收藏家、《古地图密码》作者刘钢先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谈道,“2012 年,德国偶然发现一张500年前的古世界地图,这是最早使用‘America’描述美洲的一版地图,号称美洲的‘出生证’。后来,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各路游说,几经辗转才以1000万美金的高价购得。”

  国外对于古地图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其地图市场也长期热度不减,各大拍卖行的地图拍卖早已成为一项独立的门类,如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就常年设有名为“旅行、地图及自然历史”的专场。

  相比国外地图收藏市场的发展成熟,中国的市场就没有那样活跃了,至今地图还是收藏界的冷门,就连古地图市场也常常呈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由于中国地图特有的艺术性和史料性,因此备受诸多国家有识之士的重视,而国内的地图收藏市场长期以来人气不旺。

  相较于《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另类收藏系列前两期的品种——砚台和漫画拍卖每年几千万的成交额,根据雅昌艺术品拍卖网的地图拍卖统计结果,近五年地图拍卖每年的成交额也不过几百万。《中华遗产》杂志此前曾报道,2007年的海王村秋拍,一张最后保留清代时“府”这个地方级别的《中国全图》竟无人问津,尴尬流拍。相反,1990年伦敦索斯比拍卖行出现的两幅《中国全图》,经过多次竞价,均以5万英镑(约人民币50万元)高价成交。

  当然,这样的例子属于个案,但说明我国的地图收藏市场仍然偏冷,大众普及率低,地图拍卖只是存在于各大拍卖行的古籍善本门类之中,而且价位相对于境外拍卖要低许多。从投资角度讲,国内起点低,为市场预留出了更大的发展升值空间。

  古地图受市场追捧 新手更适合近现代地图

  中国的古地图是指清灭亡之前的地图,而近现代地图则大概分为三类:1.民国时期的地图;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图;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范围旧城改造之前的地图。

  现今,海内外中国古地图存量不足1 万种,大概12万件,而海外收藏的就有八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地。近十年来,国内对古地图的收藏越来越重视,每年的各大拍卖中都有古地图的身影,形成了稳定的上拍板块。

  由于收藏地图在中国没有传统,造成货源少,保存完好的古地图更是紧缺,其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其收藏价值。这类古地图一旦在市场上出现,无不受到收藏家追捧,同时其经济价值也不断攀升。

  比如,2006年嘉德春拍,官绘古地图、山水画地图代表作手卷本《金沙江全图》,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308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代地图的最高拍价。2007年保利秋拍,1748年作《巡台御史白瀛呈供乾隆皇帝御览手绘台湾全岛地图》又以336万元高价刷新古地图成交纪录。

  由于国内尚未设立地图拍卖专场,其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没有被单独统计过。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雅昌艺术品拍卖网历年的地图拍卖结果,汇总了近五年的成交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春,地图拍卖的成交率逐年攀升,从2010年的29.6%到如今的54.8%,其流拍率逐渐降低,可以看出市场对其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地图市场有走热迹象。相较国外市场,国内古地图仍属小众轻奢,其价值洼地明显,升值空间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古地图虽然更具收藏价值,但价格门槛高、辨识难度大。作为普通投资者,建议大家选择近现代地图的前两类为宜。而且这一时期的地图几乎都为印刷品,相较于古地图存在的手绘本、手抄本、木刻本等多种类型,赝品较少,入门级投资者容易把控风险。

  具有多年地图收藏经验的民间藏家王林表示,“这些地图价格不高,大约在几百、几千块左右。由于地图收藏市场在国内还有待开发,许多人都没有收藏意识,所以现在入门还可以抓到价格低点。”

  由此看来,这些市场上比较容易找到的品种,如果留心也有捡漏的机会。投资者也许可以很低的价格就能获得,但未来的升值空间则不一定小。

  同时王林介绍道,“民国的地图因地理称谓跟现在有区别,如察哈尔省,西康等名称,这些地方就凸显了其收藏价值。如果做中短线投资,这一时期的地图的价格已经有上升趋势,升值潜力比较大,可以入手。而如果长线投资,则可以选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图,现在还比较便宜,可以低价买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的旅游图、邮政图、交通图等,王林强调,“由于这些品种存世量很少,市面上不好找,所以虽为同时期地图,但是其价格要比其他普通品种大约高出三倍。”

  收藏入门有方法 投资变现有门道

  对于地图收藏,业内基本有如下几种分法:按地图区域收藏,分为世界地图、地区地图、省市地图等几大类;按专题收藏,可分为军事地图、交通图、航海图、天文图、旅游地图等;按年代收藏,分为清灭亡之前的各种古地图、民国时期地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地图;按绘制手段分类,大致分为手绘本、手抄本、木刻本和印刷本等。

  地图收藏入门时,着重选择一个方向和专题作为切入是比较好的方法。著名地图收藏家刘钢先生讲述了他早年的收藏经历:“我最初接触到地图收藏,是在潘家园买到了一张民国时期印刷的老北京地图,之后慢慢开始搜集各类老旧的城市地图,包括北京、上海、香港等一些主要城市的地图。接着,开始关注一些古籍里的地图,圈子慢慢扩大,就接触到一些手绘的古地图,其中包括一些历代的手抄本和清代广东一带印刷的母本地图,这样范围逐渐越来越广,收藏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可见,地图收藏入门的关键在于选对一个可以接触得到的,门槛比较低的方向来逐渐深挖。

  若进行专题收藏,可以从交通、旅游等类型的地图入手,这类专题地图收集不拘泥于一个城市或国家,范围更加广泛。实际上,在地图收藏的历史价值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地图对地理、政治、经济、历史的交融体现。刘钢先生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到其收藏地图本身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关于古地图的投资收藏主要选择具有彩绘、手绘、木刻、品相好等特征的地图。此外,投资幅面较大的古地图价值更大。一般情况下,同一时期的地图幅面每翻一倍,价格通常也要涨一倍,幅面每缩一半,价格也大约要降一半。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古地图印本蕴藏着很深的学问。刘钢先生谈道,“古地图中套色印刷的地图价格普遍较高。另外,木板刻印之中母版地图更有价值,而母版地图大都是红色或蓝色,如果是同一张古地图,这两种颜色的地图价格肯定是远高于黑色的。”

  关于近代地图收藏的入门,就需把握两个要点:第一看年份,第二看版别。藏家王林指出,“近代地图年份很好区分,大部分印刷品都有标注,可以直观判别。另外,版别越少的地图,价格越高。近代地图收藏,从某种角度来讲是版本学。这里面有一版初印、一版一印、一版二印和初版试印,其中初版试印的因为没有公开发行,存世量很少,所以价格就会较高。”

  另外,投资具有特殊时代、特殊背景、特殊事件特征的地图变现快,升值潜力大。西泠印社2014年春拍,一批按中文发音标注钓鱼岛的欧美古地图从 9万元起拍,最终以36.8万元成交。藏家王林表示,“钓鱼岛事件之后,我手上藏有的五幅标有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世界地图,本来市场价就是每张2000元左右,后来都是以每幅8000多元成交。”

  地图收藏,其收藏和变现渠道也有一些门道可循。有经济实力的地图爱好者可以选择投资古地图,但是购买起来需要费一番功夫。刘钢先生讲道,“现在大部分的古地图或是分布于国内外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作为馆藏,或是在藏家手里,只有少量存在于民间。前几年,我还能够从一些固定渠道收到古地图,现在几乎都没有来源了。”所以,收藏古地图最直接、公开的渠道就是参加各大拍卖会竞拍。

  如果投资者有渠道购买到图书馆、博物馆地图名录里都没有的品种,价值自然就高而且非常抢手,变现、转手都很容易。刘钢先生谈道,“有的投资者专门去各地收各类稀缺的品种,转手给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这些机构都很注重文物回购,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把藏有哪种级别的地图作为衡量图书馆、博物馆级别的重要标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