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杨频:国展改良刍议

杨频:国展改良刍议

来源:《书法》杂志2024年第6期 作者:杨频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书协成立以来,国家级展览不断增加新类型,推出新举措,书法界以展览交流为平台,不间断地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书法优秀人才,以传统书法在当代的繁荣而言,功莫大焉。然凡事互有利弊,书法发展至今,陈陈相因,展览模式与组织流程已渐趋雷同,展览弊端也愈益明显,社会舆论尤其书道中人,对于评审程序公正性及作品风格趋同性,批评声如潮起伏。
 
以此次十三届国展为例,尽管书协组织已经精心组织、层层把关,还是出现了一些广受诟病的情况,导致物议沸腾,既破坏了书协组织与评审团队的公信力,也挫伤了广大会员关注、参与的积极性,以致有愤激观点呼吁要取消国展。取消固不可行,但国展的改良,以目前之症候,已势在必行了。
 
欲言改良,须探其弊,以便对症施策。笔者不敏,于友朋间辩论再三,试为总结近年所思所见,且效颦于胡适八事之说,列为六弊:
(一)展览分级定位不明,目标单一;
(二)展览导向守正有余,原创不足;
(三)评委遴选与入展奖惩不够严谨;
(四)评审模式趋同,重技轻道;
(五)创作急功近利,跟风严重;
(六)会员参与度低,监督乏力。
 
六弊之中,尤以前两弊为根本。分级不明,目标单一,原创强调不足,遂模式趋同,跟风严重,积弊渐多,衍生种种问题。限于眼界与水平,本文以下观点仅为抛砖引玉,敬请方家同道批评指正。
 
一、 国展需分级定位,选拔不同层次人才,需有难易相应的规模和梯度
 
书法家成长的规律决定了集古字、自出新意与不践古人是书法创作的不同阶段与境界,不宜混为一谈。因此国展也可由易到难,分为三到四个层次,各个层次有不同选拔目标和规模。
 
(一)新人展、临帖展或老年展,着眼于古法传承、基础扎实、气息雅正。可以直接取法现有风格,提倡但不苛求原创能力。
 
(二)青年展和各体(篆、隶、楷、行、草)各式(楹联、扇面、手卷、册页等)展,着眼于技法精准、运用娴熟、功性俱佳。学古学今深入皆可,兼容并包,只要书写水平高,不抄袭现成幅式,既应允许集古字,也要鼓励出新意。最好能够恢复奖项设置,充分肯定其中精勤专注、才华卓异的青年书家。
 
(三)五年一届的全国展,作为国展之冠,应该是书法领域水准一流、风格成熟书家的汇聚、交流与切磋,必须以风格原创能力为基本考察要求,根据原创品质筛选,选拔出真正体现这个时代书写水平与境界的书家,入展人数宜少而精,每一位都有其代表性与启发性。
 
(四)兰亭奖作为国展之冠上的明珠,最高层次奖项的代表,则应同时评审文辞与书写两方面,同时考察诗文与书写的即兴创作能力,凸显当代书家字文双美的创作才华与深厚的人文创造精神。以高标准推动书家全面修为,以综合实力赓续先贤、展示时代。
 
二、 书协组织在导向上除了要坚持守正,也要推动创新
 
缺失原创与个性底线的顶级展览,正在逐渐失去专业高水准群体的认可,并因备受批评与质疑而底气不足。书法号称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作为拥有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专业领域,书协组织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应当研究如何用好国展指挥棒,兼顾到专业基础型、精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展览应分出难易不同层次,既要照顾到大众基础认知与审美,更要担负起专业选拔的责任,以王羲之“适我无非新”的创造精神为指引,以兰亭奖、全国展等顶级展览为依托,鼓励传统功力之上的深度探索,培养出新时代一大批功力深厚、个性鲜明的书法精英人才,体现这一时代有别于过去的新成就。这样的系列成果,以官方权威解读的方式宣传普及,引导大众不断提高书法审美能力,改变之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的保守风气,不负图像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
 
所谓创新,本质就是强调原创,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作者自己的开创,而非借鉴别人现成的笔法风格与章法模式。近年关于抄袭的认定,争议较多,笔者提供一个简单的标准,即书体不变、章法近似且文字相同或节录,又不注明原作者,即抄袭——毕竟临帖也做不到完全一样,以用笔细节的不同为抄袭辩护,是不懂“创作”内涵的表现。如果是全国展,则应要求更高,除了相同文字内容不能用同一书体和近似章法处理,还必须表现出鲜明独特、有审美高度和个性辨识度的笔墨特征,以达到选拔代表时代水平之书家的目的。
 
三 、不同层次展览应有不同的评委遴选机制,同时严肃实施奖惩
 
难易程度不同的展览,应有不同的入展标准和评审方式,充分考虑到专业基础的普适性和高端作品的独特性。相应地,高层级展事中,评委遴选避免直接任命,可由组织单位初步提名公示,再由会员线上反馈与举荐,最后综合意见确定人选。对于高层级展事,可以考虑返聘德高望重、公认专业造诣一流的老书家参与,利益相关或经常举办培训者,选入评审团队时宜慎重。评委最终组成名单正式公示通过,是展览成功的重要保障。
 
同时,奖惩措施需要更为分明,对违反规定的行为需要更长久和更有力的惩戒。评审过程中,无论评委或参展作者被发现明确失误或作弊行为,必须严肃实施惩戒制度。需要补充的是,第十三届全国展出现的一些重大舆情问题,官方组织须有明确的回应,以释当下之疑,以孚天下之望,以正将来之规。
 
四 、针对不同展览层次与目标,探索不同模式的评审机制,技与道各有侧重
 
目前展览的评审模式较为类同,不能更好应对不同层级人才的选拔需要,可尝试调整改变。
 
(一)投展可有不同的资历要求与年龄区间。仅就年龄、功力和阅历而言,全国展、兰亭奖与新人展、青年展相比,参展应有不同起点,以避免在最高等级的展事中,出现初学速成、鱼目混珠、抄袭照搬等现象。以书法学习的规律为参照,全国展与兰亭奖或可设置三十岁以上的年龄门槛。二十几岁已然技法精熟者,可以在新人展、青年展和各体各式展中挥洒才华,但在文化深度和人生阅历方面,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容积累,厚积薄发。
 
(二)为保证全国展、兰亭奖体现时代书写最高水平,并产生有益的示范作用,参展人数宜少不宜多,凡有集古字、模仿某家某派某帖、模仿现成模式、个性风格不鲜明不高端者,可实行评审一票否决制,以提倡高水平书家化古为今、推崇原创的风气。
 
(三)作为书法展事皇冠上的明珠,兰亭奖(创作类)的评审模式应有重大的改变,明确拉开与其他国展的距离,尤其需要增设文学评审团队及公示过程,将单一书法技能评审,改变为技、文两方面水平考察。诗文与书写均经选拔过关者,再安排现场的命题诗文创作与即兴书写(含草稿与誊写稿),经高清图版公示,排除抄袭代笔等作弊现象,最后正式确定获奖名单。技文双美,技道并重,既是兰亭雅集本身的内在特质,也应该成为书法领域最高难度与段位的体现,因此入选名单也应该宁缺毋滥。兰亭奖项的时或空缺,也意味着对书法尊严的维护。
 
五 、顶级展览难度标准增加,能够有效遏制急功近利和投机跟风的势头
 
不同层次展览保证了难易程度的对应,既满足了创作基础阶段的参展需要,也减少了实力不足者蒙混过关的可能性。
 
在两大顶级书法展览中,如果能以原创品质高低作为“全国展”评审重心,技文双美综合能力及即兴创作水平作为“兰亭奖”评审核心,那么,难度的增加、名额的稀少会让实力不足者望而却步,同时抄袭、代笔等作弊现象也将大幅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遏制参展者急功近利、投机跟风的势头。
 
六 、充分尊重会员权益,发挥全过程民主的优势,确保会员建言与监督的渠道畅通
 
为保证严肃性,重要展览的评审环节也可适当引入全体会员投票或全网全过程监督机制。公示时间宜长不宜短,且必须名字与高清作品配套公示,让社会公论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避免因时间匆忙、评委所见有限而导致错判误评,以及最终名单的反复变动。
 
无论个体多权威,其思路总是有限的,因此,不同层次展览具体采用何种评审模式,可以邀请会员实名留言,或会员代表提交方案,兼听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归纳整理,最后择善而从。最近看到冯华的评论文章《国展公示方式等问题亟待进行制度化改革》,提到国展公示方式、评委遴选组成方式、入会门槛与入展积分制参考、作弊惩罚方式、热点追踪机制五个方面的改革建议,就是理性务实的好提案,与之类似的与时俱进的建设意见,都值得参考吸纳。只要经过线上线下充分讨论,可以相信,能够明显革除评审规则保守自闭和重技轻道、会员参与度低且监督乏力等弊端。
 
以上分别谈到有关六弊的改良意见,匆忙成稿,难免有偏颇片面、矫枉过正和较为理想化等问题,期盼同道方家贡献更全面、更理性、有深度的系列讨论,达成更多有价值的共识,以推动书协组织的改良,不负老一辈书家成立全国协会的一片初心,不负当下人才济济的书法事业,共建我们良性互动的书法家园。

原载《书法》杂志2024年第6期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