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作者:张楠


王雪涛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他清新灵动、富有情趣的小写意花鸟画至今在中国画坛无出其右。他幼年喜好绘画,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转益多师,后拜入齐白石门下,齐白石曾赞誉其“蓝已青矣”。他六十年潜心研究花鸟画艺术,上溯宋元,涉猎明清,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以革新的意识创作了大量画作,终于成为集大成者,独树一帜。而对于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过往,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未有专门论述。他为何选择拜师齐白石?他的绘画风格如何脱胎于齐派自成一家的?

一、拜师齐门
 
1922年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科毕业的王雪涛,考入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但是他当时并没有选择继续中国画的深造,而是到西画组,选择正规的西方美术学习。1922年7月,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开始招生,主要设有中画、西画、图案三科。西画科的教师有彭沛民、李超士、严季聪、吴法鼎、李毅士,外国教师主要有捷克画家齐蒂尔,法籍教师惠具利、克罗多。国画科负责人为郑锦、沈彭年,教员有陈师曾、王云、萧谦中、陈半丁等人。曾留学日本的郑锦校长,在教学思想上,以中西兼容并包的思想为基础。学科设置上,既有中国画科,也有西洋画科,并开创性地将西洋画法设为中国画科的必修课,又将中国画作为西洋画科学生的必修课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白菜图》 纸本墨笔  53cm×60cm 1924年

为何王雪涛最初选择西画系,很可能是自身专业的选择,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作为花鸟画大家,同样拜师齐白石的李苦禅,也在同一期考入西画科。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延续了几千年的帝制王朝分崩瓦解,一时间各地军阀割据,政权分立。在如此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艺术领域同样受到了新思潮的猛烈冲击,新旧文化对峙,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五四运动又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画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变。同样新鲜的文艺思想刺激了当时年轻人的头脑。这一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之中西艺术兼容的思想深入人心。蔡元培主张中国绘画要输入西方绘画的写实精神。他曾谈道:“对于习画,余有二种希望,及多作实物的写生,及持之以恒二者是也……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王雪涛的门人陈葆棣曾说:“20世纪初叶,西方的艺术观念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思潮,中国知识分子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社会氛围下从心理上表现出不自信。作为青年时代的王雪涛,正值热血方刚,接受了这种潮流也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在时代潮流的召唤下,像王雪涛、李苦禅这样的有志青年,选择西画学习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题《白菜图》

但很快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爆发了“驱逐校长”的学潮,王雪涛在西画科的学习并不顺畅。随后在1923年王雪涛正式转入到国画科,并在同一年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拜师齐白石。据王雪涛弟子梁志斌回忆,其实齐白石和王雪涛是在一次作品展览会上相识,当时齐白石就对王雪涛作品驻足赞赏,观展人当时就提议王雪涛拜师。王雪涛正式拜师应该是和李苦禅一起登门齐府。《李苦禅忆齐白石》中这样回忆:“那是1923年的事,我与王雪涛一道去跨车胡同15号齐白石家拜访。当时齐白石六十多岁,正在变法……我们去拜师那天,他先收下王雪涛。”
 
关于齐氏弟子《立言画刊》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为入室弟子,始终守齐,或与七十二贤人相似,李苦禅等便是。
第二类乃拜门弟子,一些成名或未成名的画家,虽非法齐,而慕齐之名,邱石冥、王雪涛便是。
第三类为艺术学院的学生。
 
可见王雪涛为慕齐之名,成为拜门弟子。王雪涛原名为王庭钧。1924年齐白石还特意为王雪涛更名。同时,齐白石还为王雪涛一同成立“九友画会”的美专同学,也是后来的伴侣徐兰贞更名为徐佩遐。1928年3月,王雪涛、徐佩遐结婚时,白石老人还特赐斋馆名“藕华楼”,并治印相赠。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清白图》纸本墨笔 137cm×33cm 1925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二、师徒之间
 
拜师后,齐白石对王雪涛的画作多有指点和赞赏,常会在画上题跋。如王雪涛纪念馆所藏其1924年所绘《白菜图》,齐白石题跋:“画到流传岂偶然,几人传作属青年,怜君直得前人意,墨海灵光五彩妍。难得风流不薄余,垂青欲与古人俱,他年画苑编名姓,但愿删除到老夫。雪涛法家属题,甲子秋九月中,齐璜题记。”“墨海灵光五彩妍”是对王雪涛艺术风格的高度概括,而“几人传作属青年”则是对青年才俊王雪涛的器重。

诗后白石老人又非常性情地题道:“无论此时他日,凡系书画篆刻事,将余姓名录入者,余死为恶鬼,害彼子孙不为良善。”在《齐白石诗草(甲子至丙寅)》中的《题王雪涛画菜》我们可以看到原诗为:“画欲流传岂偶然,几人传作属青年。怜君直得前人意,五彩灵光散墨烟。难得风流不薄余,垂青欲与古人俱。他年画苑编名姓,但愿删除到老夫。无论此时他日,凡有书画事将余姓名录入者,余效板桥道人,死为厉鬼报之。”“恶鬼”“厉鬼”之说来源于郑板桥《后刻诗序》中:“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郑板桥以死维护自己诗文的版权,和齐白石维护书画清誉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白菜图》上还有陈半丁的题跋:“菘根脱地翠毛湿,雪花翻匙玉肪泣,芜蒌金谷暗尘土,美人壮士何颜色,山人久刮龟毛毡,囊空不贮揶揄钱,屠门大嚼知流涎,淡中滋味吾所便,元修元修今几年,一笑不直东坡前。雪涛画菜颇有石涛神味,即录梅道人句以记之。半丁陈年。”这里虽然说白菜得石涛画的神味,但是对比同一时期齐白石画作,还是更似白石老人。而后时隔一年,齐白石老人看到王雪涛所画的另一张《清白图》中白菜,又借用了陈半丁所题吴镇的这首《墨菜画卷》。可见当时王雪涛年仅22岁,刚进美专学习才两年,其艺术造诣已深得两位老师的赏识。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左:王雪涛《不倒翁》 纸本设色 126cm×24cm 1935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右:齐白石《不倒翁》纸本设色 128cm×33cm 1926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在济南王雪涛纪念馆还藏有一张王雪涛1925年画的《不倒翁》。众所周知,齐白石喜欢画不倒翁,已讽刺当时无能的官吏。而王雪涛这张《不倒翁》起因是他听说齐白石想画背面的不倒翁图,于是就尝试画了这幅背面《不倒翁》,并呈送老师过目。齐白石看后非常欣喜,题诗二首:“为官分别在衣冠,不倒名翁竞可怜。又有世间称好汉(不倒翁一名打不倒的好汉),无心身价值三钱。”“相亲寂寞老疏迂,同调忘年德不孤。怜汝启余商也意,柴门风雪日停车。(第二首谓雪涛也)”附记道:“雪涛仁弟画此,因闻余欲画背面先画此呈余论定,正合余意。题二绝句归之。时乙丑十月十二日齐璜。”第二年齐白石自己画了背面《不倒翁》,并题跋曰:“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此时期也正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转折期。齐白石从此开始作不倒翁背面形象大致相仿,也可说明他们师生之间心有灵犀。
 
《白石诗草(甲子并乙丑)》中收录了齐白石1924年到1925年所做的大量诗词,其中多首诗和王雪涛有交集。如《画记》:“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故与可以烛光取竹影,大涤子尝居清湘,方可空绝千古。匠家作画专心前人伪本,开口便言宋元,所画非目所见,形未真似,何况传神,为吾辈以为大惭。此册既精美,无板刻苦摹气,不假古人为能事。雪涛之志趣即能胜人,其画之佳次之也。”其中不光是齐白石对王雪涛志趣远大的认可,也是对其画艺突破的鼓励。

再如《佛手柑》一诗,为王雪涛题诗道:“去年一日访僧家,傍坐垂柑手乱叉。衣上惹归香气在,犹疑天女旧时花。”此诗还见于故宫博物院所藏齐白石的一套《诗画合册》里,是齐白石题给日本收藏家西哲太郎。西哲太郎是齐白石弟子周铁衡的好友,曾从周铁衡手里买过很多齐白石的印章。

又如齐白石写《题雪涛红蓼》:“春风过去牡丹无,造物天工用意殊。江水欲寒州亦冷,尚余红蓼对菰蒲。”诗中一派秋衣正浓。《题王雪涛画册》:“读画无穷独半丁,见闻多后渐无能。从容教我输头著,门下三千多替人。几人大步入堂坳,能事青年算雪涛。惭愧老萍年七十。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甲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齐白石另一弟子贺孔才也曾携王雪涛的画请其题跋,《孔才携雪涛画属题》:“全删古法自商量,休听旁人说短长。岂识有人能拾取,丝毫难舍是王郎。”这里是对王雪涛绘画时吸收古法再进行大胆创新的肯定。而关于王郎,齐白石还曾在1938年篆书“天壤王郎横批并刻同文印章送给王雪涛。宋代刘克庄有《满江红·天壤王郎(送王实之)》:“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齐白石以此寓王雪涛独辟蹊径,脱胎于己。

王雪涛学生萧郎回忆道:“记得齐白石老人曾给雪涛先生写过四个大篆字:‘天壤王郎’,气象恢弘博大,笔势强劲,扑人眉宇,拿来后即挂到墙上。过了一些日子,先生说总是这样挂着不好,便叫我们给取下来了,此后再也没见过这次大作了,由此想见雪涛先生做人的谨慎和谦逊。”雪涛先生后人王珑先生翻阅以前的胶片照片,也找到了王雪涛画案后墙上挂着这件“天壤王郎”。照片中王雪涛正在作画,四位学生认真学习。但后来因动乱,此作已经遗失。

王雪涛先生后来很多画作钤印了“天壤王郎”朱文印章,比如北京画院所藏《竹石草虫图扇》、王雪涛纪念馆所藏《群雀百虫图》均用此印。

除了为王雪涛的画题诗外,齐白石也曾为其夫人徐佩蕸仿其笔意作品题画:“善学无须费苦工,手灵心妙自相同。阿吾屡得轻人报,独有金钗重此翁。”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蔓草寒烟》 纸本设色 35cmx30cm 1928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白石诗草(甲子并乙丑)》另有一首诗记录了农历十一月廿二日齐白石的生日,门人贺孔才、杨泊庐、王雪涛、陈小溪、赵大廷、释瑞光进以酒,饮后照影纪事。齐白石有感于此作诗七律一首:“斯世何容身外身,道从寂寞惜诸君。衰年顾影嬴(赢)愁色,小技论工负替人。鬼道柴门天又雪(余居西城鬼门关外),星塘(父母居星塘)茅屋日边云。明年此日吾还在,对镜能知老几分。”
 
《白石诗草(甲子并乙丑)》中还有齐白石曾为王雪涛定润格,并道:“尝携画来寄萍堂与看,笔情秀丽。得前清诸名家风格,年少工深,人多叹赏。一日自言,酬应日不暇给。余曰:事繁无益,必无精思刻意之作,进不能猛,苦矣。为君计之,因代定润金于后。”待定的具体润金价格未可考,以备以后探究。但从字里行间可见老师对王雪涛的教诲,绘画要多思考,不能被繁事应酬牵累,使画艺不再进步。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荷花图》纸本设色 136cm×34cm  1928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1928年王雪涛作《荷花图》,白石题跋:“作画只能授其法,未闻有授其手者,今雪涛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时授也。白石记。”意为王雪涛此作像是他直接用手所画,看似夸张,但是另有一番深意。当时在琉璃厂有假画风波,因齐白石画名日益卓著,很多赝品大量销售。老人还曾刻“吾狐也”的印章,边款自称“吾生性多疑,是吾所短,刊此自嘲”。他为了防伪铸一方“齐白石”铜印,并登报声明告诫画店。他认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于“白石画风”的王雪涛不免产生几分猜忌。齐白石还曾在家门口贴出了“王雪涛莫进来”的告示。

王北岳在《印林见闻录》中就记录讲:“白石老人性倔强,门下从客三千人,然偶有不适,即摈之墙以外。画家王雪涛,与(孔才)先生同为老人门人,所绘花鸟直逼老人。是时,旧都伪作老人画出售求利者颇多,老人以为系王所为,即告之曰:‘今后勿来我家!’王大恚,自是废旧求变,终于自成一家……”王雪涛百口莫辩,但他深知老师的性格,因而他一方面托人转告老师自己未曾作假画,一方面他决定改变画风,从此遍临古画,师古人,师造化,最终自成小写意绘画一脉风格。

后来白石老人觉得误解了王雪涛,操刀治印“老雪”一枚,亲自送到王雪涛家。王雪涛也常用这枚见证着师生一段往事的印章。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诗意花卉册选》纸本设色 26.5cm×33cm×6 1932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20世纪30年代开始,王雪涛开始大量临习古人之作,其中临写陈白阳作品最多。齐白石对于这些临写之作多有点评。如王雪涛纪念馆藏的1932年《诗意花卉册》十六开,白石先生题跋:“老屋乱藤芙玉池,素嫌凸粉蒋君痴。吾贤下笔如人意,羡汝成名鬓未丝。雪涛仁弟近画,大似白阳复堂流辈,因题一绝句,癸酉夏六月,齐璜。”王雪涛则在册页上题明代王世贞诗句:“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裁霞缀绮光影乱,剪雨萦烟态转深,紫雪伴庭长不扫,闲抛簪组对清吟。”其余十五开还分别有王雪涛另一位老师王梦白的题字。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妙墨册页选》 纸本设色  28cm×46cm×6 1934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1933年,王雪涛作《墨妙册页》,由王梦白题签“雪涛墨妙”。1934年,白石先生见到《墨妙册页》非常喜爱,题跋曰:“蓝已青矣,甲戌秋八月雪涛仁弟属,兄璜。”从这套册页可见,王雪涛这一时期已经在师古人的基础上,掌握了水墨的趣味,用笔洒脱,用色清新淡雅。“蓝已青矣”正是白石老人对其学习探索的肯定。册页后还有周肇祥的题跋:“雪涛作花鸟草虫初得力于王梦白,近则日益遒逸,骎骎欲度骅骝前,此尤得意笔也。智过于师,方堪传授吾于画亦云。”也是对王雪涛青出于蓝的赞誉。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临白阳山人墨笔花蔬卷》纸本墨笔 48cm×923cm 1934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1934年,王雪涛《临白阳山人墨笔花蔬卷》,周肇祥题引首“白阳逸韵乙亥八月为雪涛兄题”。1935年,齐白石看到这幅图卷后题跋:“前朝白阳山人长于花草,一时名振。后人师之者众,皆能栩栩自许。得其笔姿秀雅者,惟吾贤。吾贤善学,何独不能骂人,岂自犹以为技能不如人也,亦知故意说人之短,道己之长,穷极无聊,狂如风狗(疯狗亦如人之传染病也,实有其事,不见故实)!人品扫地,不成模样,非君子耶!吾贤早能知觉小人之非,近墨而不黑,即是正大之聪明。其人品足可重,不独工摹此卷也。雪涛仁弟嘱题记,乙亥十一月廿又七,同在故事。小兄齐璜。”这套花蔬卷,虽临仿陈白阳,却不落窠臼,自成一格。齐白石题跋中的教诲,亦可见他对王雪涛艺术青出于蓝、另辟蹊径的欢欣与鼓舞。30年代以后王雪涛已然脱离了白石“画风”,深深得老人的画理,自寻险路攀爬,而师生情谊亦无嫌隙矣。
 
王雪涛与老师齐白石也常一同参与各种展览。1927年5月22日《晨报》副刊《星期画刊》详细介绍了林风眠1926年倡议发起的“北京春季艺术大会”和齐白石的艺术造诣。同时“艺术大会”展示一栏还刊登了刚刚毕业的王雪涛的作品《鸡》,或有齐白石引荐之意。1935年,王雪涛还与齐白石、王梦白、汪慎生、徐燕孙、胡佩衡等当时耆老名宿一同参加第三次“中日绘画展览会”,并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1940年王雪涛的儿子王珑出生,77岁的齐白石先生欣喜并作《紫藤》条幅,题跋:“雪涛得子之庆。”王雪涛孙女王丹曾见过这幅画作,“运笔遒劲、墨色明丽、调以花青洋红点花,衬以墨色点叶更突出色彩的惊艳,构图从画幅中间起干,回环置顶,然后枝藤垂下落底,串串紫花似在风中摇曳,画面磅礴之势至今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这幅《紫藤》早年一直被王珑珍藏,可惜因时间久矣,现已遗失。1943年,王雪涛40岁生日,齐白石还题篆书“瓦壶斋”及刻同款印章赠以贺之。斋号旁题跋“予画瓦壶以寿雪涛弟,雪也以瓦壶二字铭斋,又书此白石”。“瓦壶斋”印章齐白石边款刻道:“雪涛门客刻,癸未。”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篆书瓦壶斋》 纸本 1943年

胡适编《齐白石年谱》民国三十七年(1948)记录:近年来常过从之弟子,娄绍怀、陈纫兰、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卢光照、刘冰庵、王庆雯、余钟英、罗止祥、姚石倩、姜文锦等。白石老人为雪涛先生作画、题画、治印、拟定润金。可以看出齐白石先生对王雪涛人与艺的喜爱与器重。而作为学生,王雪涛一生尊师重道,他对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萧谦中等老师都怀有敬意。萧郎回忆:每月都定期到老师家看望和问候,每次看望都带着老师喜欢吃的食品和文具。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老前辈也常到雪涛先生的迟园做客,有时谈画理,有时乘兴合画几张作品。如1927年王雪涛与前辈凌直支合作《迎春图》,齐白石题款:“鸭有鱼有笋有鼎有,画家可惜不添杯,直到何时方饮酒。雪涛弟属题。己巳春,齐璜。”北京画院还藏有齐白石、王雪涛、陈半丁、汪慎生、吴镜汀、萧愻合作的《秋趣》。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王雪涛、陈半丁、汪慎生、吴镜汀、萧愻 合作《秋趣图》 纸本设色  107cm×40cm  北京画院藏

老师有事需要帮忙,王雪涛也是义无反顾,比如他曾帮齐白石老人印制过画册。1932年7月,由徐悲鸿帮助齐白石编印的《齐白石画册》由上海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其中收录大部分山水画。齐白石或许对此画册不甚满意,冬天便急不可待地委托门人王雪涛、张万里重新印制了画册。北京画院藏有一本《白石画集》(第三册),收录齐白石花鸟画作品22件。齐白石用笔在深褐色封面上题跋道:“白石画集第三集,置版者怀英印刷局。其集中之画本较第一集工。(此送来之样本,闻珂罗版最好在先印,愈印愈模糊。)壬申冬出书,白石记。”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书写的“门人王雪涛、张万里代印。精品定价二元四角”以及“版权所有”字样

此外画院还藏16本影印本《白石画集》(第三册),封面为黄色纸,上有齐白石自己的题签,所收作品与上文提到的版本一致,最后一页印了齐白石自己书写的“门人王雪涛、张万里代印。精品定价二元四角”以及“版权所有”字样。应该为第一本样书的实际印刷物。爱屋及乌,齐白石老人对王雪涛先生的弟子关爱有加。1948年,王雪涛为弟子萧郎、何涵宇和郭伴云三人在中山公园举办花鸟画展,88岁高龄的齐白石亲自题写“迟园弟子画展,戊子年白石八十八岁”以示提携。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在《白石画集》第三册样书上题字

另外,齐白石在新中国成立后增订润金也是由王雪涛代劳。裱画师刘金涛回忆:“王先生也是齐白石大师之徒,但他较少去齐先生的家。记得1954年的秋天,我来到齐白石家,齐老问我:‘你知道不知道陈半丁的笔润一尺多少钱?’我对老人说:‘听说是10块钱(当时叫10万元)一尺。’他老人半天不语。那时齐先生一尺6元6毛,曾有人劝齐白石老人将笔润长到10元一尺,但齐先生犹豫不决。饭后齐老对我说:‘王雪涛的家你去过吗?’我说去过。他又说:‘你明天叫雪涛来一趟,就说我有事找他,我和雪涛商量商量,问问他的意见。’……次日上午我陪王先生一起来到齐先生家,老人见王雪涛到了他的画室,对王先生说:‘雪涛啊!笔润现在我是6元6一尺,你看还能长点吗?’王先生在屋里一边走一边对齐先生说:‘老师呀,早就应当长,我看一尺长到10元也不多。’齐先生还是犹豫不决,皱着眉头不言语。王先生仍在屋里走来走去,连连说:‘老师啊,就10元一尺吧!’王先生又对武秘书连说:‘荣宝斋来取画时,就要10元一尺,少了别给他们画。’时到中午,齐老叫我找来孙妈添米煮饭,留王先生用饭,吃饭时由齐良已作陪。此后不久,齐先生笔润就九元七角一尺了。”可见王雪涛与齐白石老人师徒之间的亲密之情。
 
三、一同任教
 
王雪涛还曾与老师齐白石一同在北平艺专、京华美专任教。1926年王雪涛毕业后,经友人陈晓溪、贺孔才的劝说和推荐,先赴北平声明最著的四存中学和志成中学任教一年多,后同时再受艺专聘任为助教。
 
1928年6月京师大学美术专门部相关档案里有王雪涛的名字:“1928年6月6日学校组织教授委员会,聘请黄怀英为总务主任,彭沛民为教务主任,聘请罗宗楷为文书课主任,张远萌为图书主任,刘治乾为会计主任,周伦元为庶务主任,王雪涛为仪器主任(掌管模特教具)。”1928年6月8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决议成立校务组织委员会,投票选举王雪涛等15人为委员。1928年7月19日,南京国民大会决议,把北平国立各校合组为国立中华大学,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则改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院师资以绘画最强,教授有齐白石、汤定之、陈半丁,讲师有王雪涛。1930年,因家事羁绊暂时辞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教职。1934年1月,国立北平大学学院停办,严智开按照《专科学校组织法》开始筹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置绘画、雕塑、图案工艺三科,聘请齐白石、王雪涛、吴镜汀为国画组教师。1936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教育部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要求重新改造,致使校长严智开辞职。8月,赵太侔接任校长一职,聘请齐白石、黄宾虹、溥心畬为国画组教授,王雪涛为讲师。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王雪涛辞去北平艺专教职,开始鬻画为生。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王雪涛等14位画家合作《和平颂》204cm×398cm 纸本设色  对外友好协会藏

除了在北平艺专任职,王雪涛还从1929年开始任教于由邱石冥、高希舜、王石之、王君异、褚小石、谌亚逵六人,以姚茫父名义发起创办的私立美术学院——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京华美专”)。当年邱石冥任京华美专的代理校长。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恩师齐白石虽“不好为人师”,但欣然同意了任美专的校董事。齐白石还曾推荐瑞光和尚到京华美专任教。想必他也会为门人王雪涛的发展铺路。同年京华美专向王雪涛抛去了橄榄枝。《华北日报》1929年7月20日第5版《今日中山公园京华美专图画展览大会》中列出了当时京华美专的教职员名单,其中提到当时该校董事包括沈尹默、邵次公、姚茫父、齐白石、凌直支,国画系教授有吴镜汀、赵梦朱、于非闇、何秋江、汪慎生、王雪涛、高博陵、王君异、邱石冥,西画系教授有文龙章、王石之、赵人麐、钱铸九、叶影庐、谌亚逵,说明1929年7月王雪涛已任京华美专国画系教授一职。《立言画刊》多次登载了京华美专教师的成果。如第二十二封面(1939年2月25日)有齐白石题字,同期封面绘画是京华美专教授王雪涛、吴镜汀、汪慎生、邱石冥、周怀民合作画《双兔图》。1940年6月28日还报道在中山公园董事会举行的第十六次“京华美术学院成绩展览”,齐白石、王雪涛、邱石冥、周肇祥、萧谦中、黄宾虹、罗复堪、吴镜汀、汪慎生、颜伯龙、刘凌沧、吴光宇、周怀民等精品合作画入选。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凌直支《迎春图》纸本设色  89cm×48cm  1927年  王雪涛纪念馆藏

四、投身文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师徒二人也都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文艺事业。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王雪涛在北京市委领导下,积极投身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建设。他参与联络北京艺术各界,成立了北京市书画古琴联谊会,并推荐主持事务工作。后又参与联络各方成立北京国画界联席会。
 
1952年,“北京新国画研究会”改名“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是1949年10月以后美术界成立最早的中国画学术团体。王雪涛与陈半丁积极筹备成立此会,推举齐白石为主席,陈半丁为副主席。王雪涛在该会成立时被任命为常务理事和福利部主任,后来担任副会长一职,竭力为众多画家谋求生活出路。
 
1955年为庆祝芬兰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工人》编委会决定为配合1957年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由齐白石领衔,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孙、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段履青等14位代表当时最高艺术水准的著名画家合作绘制以和平、友谊为主题的巨幅中国画《和平颂》。因齐白石年事已高,由陈半丁和王雪涛负责具体操作。前后历时十天,终于完成。
 
1956年,王雪涛与张仃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赴西欧访问,宣扬中国传统文化。7月11日,他与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会晤,还特别向毕加索介绍老师齐白石的画作,毕加索被东方艺术所倾倒。当代表团一行提出希望他来华访问时,毕加索诙谐地说:“你们那里有个大师齐白石,我不敢去。”他热情地用红蓝两色笔在雪涛先生的速写本上题了“王雪涛”三个字,又画了一只和平鸽作为纪念。
 
1957年,在周总理的力主倡议下,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叶恭绰任第一任院长,陈半丁、徐燕孙、于非闇为副院长,王雪涛任首届院务委员。在王雪涛等老画家的坚持下,聘请齐白石为名誉院长。二人为北京画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白石老人去世后,家属捐赠给北京画院的大量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齐白石有两件珍藏多年的王雪涛作品。一幅为30年代所画的《墨笔狸奴图》,上题“白石夫子大人命画。门人王雪涛”,另一幅为1942年绘制《松鼠葡萄图》,上题“白石夫子大人悔正。壬午年秋受业王雪涛谨写”。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王雪涛《猫石图》  纸本设色 100.5cm×42cm 20世纪30年代 北京画院藏

五、蓝已青矣
 
王雪涛为齐白石的得意门生。老人常说:“我有苦禅、雪涛二弟子,吾愿足矣。”王雪涛早年的作品如《清白图》《不倒翁》《荷花图》及《蔓草寒烟》,可谓是“白石手作”。其在体察花鸟的细微之处以及整体构图、色彩上都是与齐白石一脉相承的。
 
他深入领会了齐白石在中国绘画色彩上的运用,在《学画花鸟画的几点体会》中他讲道:“齐白石以浓墨画白菜,旁边并列二个带有黑蒂的深红小辣椒,色彩感觉十分鲜明。他画的黑白蜡台,插上红色蜡烛有着同样的效果。红黑二色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古代人就很熟悉,如中国的漆器、希腊的瓶画。它有鲜明的对比,而又庄重饱满。”王雪涛在色彩运用上也得红黑之法,如他创作的牡丹以墨色描画枝叶,衬托红色花头,突破了红花绿叶的格式,除却了柔媚富贵之气。用色虽少,但整体效果突出而庄重,色彩不单调,在枝叶上发挥了笔墨效果。他还谈到中国画讲求画理、画情、画趣。他又引用白石老人《他日相呼》的作品,认为“雏鸡争食是生物的自然现象,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他日相呼’则倾注着人类的情感,和使人联想无穷的意境。一只咬破了草笼爬于其外的纺织娘,有时不是比藏在瓜藤中的更多一番情趣吗”?也正是深得此画理,王雪涛的花鸟画能够抓住自然界中不大为人注意的情景,天趣自然,妙趣横生,引人生情,打动人心。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 “门人半知己”(朱)3.2cm×3.2cm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和田园诗意,王雪涛的作品也继承了这一点。他们二人都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故乡的草木深入骨髓,乡土生活的见闻逸趣皆映入他们的画作中。白石老人作画“大巧若拙”“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王雪涛学习齐白石的画法,甚至注意到了白石老人脑快手慢的特点,深得白石三昧。他的绘画才思敏捷、技巧灿然夺目,加之受到了西方写生的影响,笔墨与色彩相生发,更得自然之“巧”趣。王雪涛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清新活泼、乐观浪漫的时代特点。他没有走齐白石大写意一路画风,而自辟蹊径,开创了小写意花鸟画的时代。他影响了一批学习花鸟画的入门者。他的绘画已经渗入百姓民间,成了一种文化视觉的基因。他和齐白石在绘画审美的大众化上保持一致,作品自然天趣,以颜色取胜。二人皆代表了新中国花鸟画欣欣向荣的时代新貌。
 
白石老人有一方印章为“门人半知己”,正印证了其曾同王森然论艺时所讲“我六十年来的成就,无论在刻、画、诗文各方面说来,不都是从古书中得来的,有的是从现在朋友和学生中得来的。我像是吃了千千万万人的桑叶,才会吐出丝来,又似采了百花的蜜汁,才酿造出甜蜜。我虽然辛苦了一生,这一点成绩,正是很多很多古往今来的师友们给我的”。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师徒之谊考略
齐白石“王雪涛”(白)

作为学生,也是知己的王雪涛一直陪伴在齐白石先生左右。20世纪50年代初,艺术出现“极左”思潮,意欲公开批判齐白石。王雪涛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大声疾呼:齐先生热爱新中国!他的艺术,连同他笔下之秋荷,是中国画艺术顶峰之作。与政治绝无关联!批判齐先生的绘画即是全盘否定中国画之传统。可见王雪涛爱师心切,不怕牵连,对老师的一生追随。
 
1957年白石老人突然去世,因为王雪涛身处被批判和检讨中,只能怀着无限悲恸,以一名普通民众的身份参与嘉兴寺举办的白石老人公祭。公祭册上也没有留下王雪涛的墨迹。这或许是王雪涛一生留下的唯一遗憾。 

张楠(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
本文发表于《中国书画》杂志2023年第9期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