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纪要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纪要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

      4月20日下午,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顾平、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李虹霖、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荣宝斋书法院原院长王登科、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孙献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鹏、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王治、北京画院研究员马明宸、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孟宪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任军伟、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进、山东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方辉等学者、理论家、艺术家围绕新时代背景下主题性美术创作发展和突破、当代画院美术创作面临的课题与发展趋向、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风格形态与审美取向等多个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纪要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现场

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
非常高兴能跟学术理论界的专家交流,我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国家画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阵地,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是两项最主要的工作,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工作,不能偏废。在这次展览期间召开这样一个理论学术研讨会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能够增强学术理论对于艺术创作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推动性。我提两个希望:一是对于艺术创作,要总结归纳出一些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学术理论,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二是请各位专家老师从专业客观的角度评判艺术创作工作,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定,特别是提出中肯、客观的意见,以帮助艺术家提升艺术创作水平。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理论研究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跟当下的艺术发展紧密相关,而这些紧密相关,就在于我们怎么判断分析当下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包括我们取得的成绩。我们画院的建设、艺术创作各个方面,都急切地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艺术史表明,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地理论研讨,尤其需要产生思想、观念碰撞的研讨。今天就是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共同聚焦探讨主题性美术创作,尤其是画院系统的艺术创作怎样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艺术作品,来反映我们的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未来,我们还可以推出开放式、互动性更强的学术沙龙,来探讨各种学术话题促进艺术创作发展。
 
孔维克(山东画院院长)
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是两轮驱动,是互动的关系。理论引领创作,创作实践为理论总结提供了研究对象,两者都不可或缺。画院是美术创作研究的平台,创作和研究是两项重要职能,所以很多画院都成立了创研部。山东画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艺术研究工作,近十年来推出了五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13卷本的《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也是第一次全面编纂山东美术史。我们用了半年时间,整理出省外山东籍的画家和山东本土画家200多人,梳理出齐鲁画风的六大特点。
 
陈池瑜(清华大学教授)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展出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书法、篆刻作品1100多件,规模很大、种类齐全,是全国各大画院近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现,是一次美术创作丰硕成果的汇聚。各大画院在推动中国画、油画、雕塑、书法等领域创作向前发展,为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美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何打造新时代的美术精品,我认为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努力:创作方面,要创造出更多标志性的美术作品,突出艺术个性,强调地域特色,既重视重大主题、重大题材的创作,同时也要重视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发现新的创作题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普通人物形象;展览方面,要避免创作雷同,要办出特色,要突出画院展览的研究性和个性特征,突出学术特征,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全国的美术创作;研究方面,要加强画院美术研究,不仅研究作品,也要研究我国独特的画院机构、内部设置、管理制度等;传播方面,要办好专业性的报纸、期刊,比如中国国家画院的《中国美术报》办得很有影响力。
 
顾平(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
这次展览数量非常多,题材也非常丰富,风格多样,代表着画院最高的创作水准。画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属于公益事业单位,所以代表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它的功能是对人民形象的塑造,对国家形象的表达,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表现东方大国中国的现代文明。每位画院的画家都要力求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和国家面貌的经典作品。画院艺术家的主题性创作,不是闲情逸致的表达,也不是单纯地去表现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它应该深入生活、深入当代,真正能够表现人民,体现国家形象。主题性创作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厚度,完全在于我们艺术家,应该更多表现带有史诗般的画卷。
 
李虹霖(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
这次的画展明显质量很高,也很好,但是大家在之前看到主题性创作的时候,总是有一些遗憾。比如说这两年画的黄河,大部分都是选了那几弯,雷同非常多,不够感动人。我们经常讲的作品有血有肉,艺术家要考虑作品是不是做到了有血有肉,是不是能够感动人。基于此,我想提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个建议,作品要有时代感。这个时代感,应该讴歌这个时代,歌颂人民美好生活,歌颂大好河山,但未必一定是大而全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一个地方,一点一面作为切口。一个小家庭、一个小院落也是黄河的一部分,如果画得栩栩如生,这个是不是很生动?第二个建议,做好主题性创作,一定要实地走访。我们画长江、黄河、泰山、“一带一路”,都应该多调查了解背后的内涵、故事,应该多走访。除了艺术家,批评家、理论家写文章之前,也应该去多找艺术家面对面地谈一谈。总之,新时代提供了好的时机,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主题性创作要有大构思、大气魄、大灵魂,才能有大的手笔,才能创作出歌颂祖国大好山河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好作品。
 
董雷(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
在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现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美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展览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时代美术创作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近些年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呈现新特点。最明显的就是从宏大叙事向平易表达的转化,表现现实生活中有意味的场景和瞬间,呈现去中心化和去英雄主义的审美倾向。我们以前的主题性创作更多关注宏大叙事、史诗级的画面,现在更多的是从人民生活的多样性中展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主题性创作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切题和解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一件好的主题性美术作品更应该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巧妙地创造,要思考如何在选题的多样性和深入性的表现上有所突破,避免概念化的、程式化的表达。二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成果展示和美育功能的缺位现象有待改进。首先是展览展示机制的缺失。几次国家级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完成之后,这批作品在展览结束后,并没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其次是美育功能缺位。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工程完成以后,其社会职能在发挥上有较大缺失。一些普通观众会有这样的苦恼:知道作品是好作品,但不具备欣赏好作品的素养和能力。中国国家画院即将实施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我们动员作者在完成创作的同时,要写一篇300—500字的随笔,说明画的是什么,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同时还把理论家们调动起来,对每件作品进行解读。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让主题性创作的成果发挥社会美育的职能。
 
王登科(荣宝斋画院原院长)
我用主题性和书画家的修养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今天的发言。从主题性方面来说,主题性创作属于重大题材,这个“大”并不一定是尺幅上的大,也包括一个艺术家心胸的博大。现在画院系统的主题性创作,更多地偏重山水画、人物画,很少将梅兰竹菊这样的题材视为重大题材。我觉得中国画之所以被称之为有君子之意,就是在画梅、竹、菊、兰的过程当中,带来的生发之气是一种坦荡荡的君子之气,我认为这也是重大题材。既然叫画院,一定要有传承的使命。像美协重要的是做普及,高校是教育和科研,画院就是要有传承和创作。从书画家的修养方面来说,齐白石离开我们六七十年了,但他的艺术心路历程值得回味。我们今天很多人把艺术作为一种纯粹的职业,但在齐白石那儿他不是,艺术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像诗书画印这样的修养。回望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就是:诗是他一生的心灵归宿和寄托,是他的一种人文修养;画是他的职业,开始是因为生计原因,最终却以此享誉世间;印是他的诗、书、画之余事,能看到他的真性情;书法,则体现出他全面的艺术修养、创造个性以及寓伟大于平凡中的美。今天的书画家,需要有这样全面的修养。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建设,和画院的主题性创作,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现在的主题性创作面临一个问题,信息来源的无差别性。早年我学画的时候,各大院校的艺术风格特色非常清晰,现在的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各大院校的作品差异性越来越小。现在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创作,给人的感觉是作品千篇一律。大家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同样的教育课程培养,接受的信息几乎无差别,导致了目前创作的同质化问题要不要人文关怀、个异化、区域化?这是我们美术创作者、教学理论研究者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主题性创作的边界在哪里?比如丰子恺的绘画中反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接近漫画的那种创作,算不算主题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三个问题,主题性创作,走马观花式的写生太多。我到喀什看黄胄纪念馆,他们给我讲述黄胄先生,如何到喀什一住一个月,下了火车直奔写生现场进行速写的故事。首都师范大学的段正渠先生,在一个村子里住了三年,做了一个展览,我看了很感动。所以我一直告诉学生,如果在一个地方长时间驻扎,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得更深入,才能产生良好的创作深度。你要创作,你要画矿工,你要像前辈一样到这个区域里面,进行一到两个月的实地体验。所以,主题性创作应该真正深入生活,和这个时代接脉,和各个社会群体进行深度接触。放下身子,深入人心,把每个地方、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孟宪平(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关于画院的创作和理论研究,我分享三点:第一,画院的实践性和学术性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画院系统,最初设定就是研究和创作并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学术研究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研究的不足,会局限画院艺术家创作的视野,对创作带来阻碍。第二,画院的传统性和当代性的关系。在中国的美术创作系统中,画院系统是相对较为传统的系统,我们从这次展览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画创作的基本倾向是以传统的书画笔墨为手段,结合借鉴西方写实造型手法表现当下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貌。这种写意性+写实造型,确实代表了中国当代美术的主流。但是,考虑到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生活,特别是自己所身处的智能图像的时代,画院要想有生命力,要想在未来有新的发展,必须要面对当代的科技信息图像做出反应。第三,关于画院的精英性与大众性的关系。主题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精英性的特点,而大众性强调的是什么?就是要重视观众、重视接受、重视参与、重视传播,是作为社会性的美育事业。早期的时候,画院系统创作的大众性特点较为明显。在当时,艺术家不仅仅到民间去考察,去体验生活,甚至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还要听取很多群众的感受和意见,当时群众参观的人数是重要的指标。总的来讲,画院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创作和研究机制,在新中国历史中为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代和未来,这种价值和意义也必然应该保持和拓展。解决好以上三点问题,我相信画院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王进(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个青绿山水画家,同时也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我特别关注青绿山水方面的创新。2017年9月,故宫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发了一场持久的共振;此后央视的《国家宝藏》热播,《千里江山图》成为首播介绍的国宝,再次收获一波流量;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刷屏,真正把青绿这个绘画范畴推向大众文化视野。这些事件让“青绿”成为中国绘画色彩的一个符号,成为大众的群体认同和文化选择,而且伴随着国潮复兴的时尚潮流,“青绿”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影响力。“青绿”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画领域的技法和风格,而成为代表中华古典美学精神的符号和范式,进而影响到舞蹈、服饰等其他艺术门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需要一直存在并且发挥积极作用。在一些西方文艺理论的语境中,现代代表着对过去的否定和反叛,但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现代性则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割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联系的现代性,不是否定和抛弃传统的现代性,而应该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青绿山水,原本只是在画家群体内部进行绘画风格区分的一个专业名词。现在借助当代传播,青绿山水进入了大众视野,变成真正的公众文化话题,进而起到引领大众审美,这不正是传统中国画完成现代化转型的最佳案例吗?国潮背景下的青绿出圈,恰恰印证了经典传统绘画资源可以借助当代创作和传播完成现代性转换,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