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收藏 拍卖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美术界聚焦构建美术理论发展新格局

美术界聚焦构建美术理论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朱永安;编辑:中国书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美术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美术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展开深入研讨。诸如: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新方位?新时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有哪些新成就和新特征,美术理论为此应该如何展开更充分的梳理和研究?如何在新时代赓续红色美术理论传统,深化对文艺创作人民性的理解和实践?在构建中国美术评价体系、话语体系的进程中,美术理论研究如何发挥坚持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加强当代美术理论建设,更广泛更深入认识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现状,更好地把握美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促进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美术界聚焦构建美术理论发展新格局
赵晓东《果蔬鲜》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全国美术理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思想共识形成最坚定的共识,以理论武装作为最根本的武装,进一步明确美术理论建设的历史地位、时代方位和使命责任。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美术繁荣发展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着眼于赓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脉和弘扬优秀美术传统,在美术理论上开拓新的思考维度、学术深度、话语强度,构建美术理论建设新格局。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认为,今天的中国美术发展为美术理论评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有许多课题需要破解,而理论自身的交流也有助于理论研究和传播生态的良性发展。广大美术理论家、评论家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美术理论评论的责任使命;要贴近美术创作实践,发挥美术理论评论的能动作用;要充分发挥美术理论评论作用,以艺术的美育形式传播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美术界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国美术现代性理论的构建,应当参照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但更要研究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自身需求与独特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也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大篇幅强调了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十年来的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因此,中国美术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既要在全球的文化语境中寻求我们的时代方位,也要从中国文化的立场来看待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明确前进的方向。只有这样,中国美术在未来才会更有空间、更有作为。”
 
      上海市美协主席郑辛遥表示,新征程需要新的美术理论,新征程产生新的美术理论,美术理论家、评论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立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历史方位,通过研判和阐述中国美术新的发展态势,新的发展特征和重大成果,分析讨论美术理论面临的时代机遇和新的挑战,赓续党的文艺理论,努力构筑中国美术理论体系新的最强音。
 
      马锋辉表示,新时代的十年,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美术理论评论也在评介传播优秀美术作品和启发引领美术创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中国美术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描绘新时代宏伟气象,书写人民奋斗史诗的新理想新追求新作为。要及时研判和阐述中国美术新的发展态势、新的发展特征与重大成果,分析和讨论美术理论面临的时代机遇和新的挑战,在理论构建和多学科交融上开拓新的视野。
 
      范迪安也认为,十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在美术创作上聚焦党的百年征程和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新的美术篇章,讴歌时代精神,发挥了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在美术创作组织、社会传播等方面也形成了新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创作在主题上所反映的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美术语言所呈现的守正创新、探索开拓的许多新现象都需要理论研究跟进,值得做深入的文章,由此来体现美术理论自身的锐气。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认为,在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中国美术发展新方位的关注中,关于不同美术概念、美术现象的探讨,恰恰呈现了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转向”“融合”“演进”“当代”“文化自信”等关键词,既是对新时代美术特征的概括,也是把握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明发现,十年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成果丰硕,创作语言风格多元丰富,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也形成了不同的叙事模式。从不同的叙事模式中可以看到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更加注重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展开艺术创作,退去了概念化的框框,更加注意历史图像的现实感和精神性,力求去除人为制造的崇高感,使图象叙事更贴近于当代人的审美与情感。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顾平提出,新时代的美术创作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并且使得这一观念得到不断丰富和深入。今天的艺术家对“人民”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更加强调关注人民的日常,强调真正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这一过程中又特别强调体验的重要性、强调深入的程度、强调艺术家由此获得的感受以及是否带有自己的真情实感。黄宗贤也认为,唱响主旋律,力求多样性是十年来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出对重大历史意向化表达的历史性维度、对生活化场景细致刻画的共时性维度以及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维度。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出“向下沉”的明确意识,关注普通劳动者形象、市井景观、百姓日常生活等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这些都体现出现实主义创作不只是一种语言、一种图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包含着丰沛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体现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此外,新时代美术创作对城市景观、时尚生活的关注,刻画大国形象的国际视野,多媒介的跨界融合、互动拓展等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特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孟繁玮关注到,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为代表,实现了对一些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倾向的纠偏,现实主义美术创作重新回到了当代艺术的版图中。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充沛饱满的艺术热诚以及可歌可泣的时代奋斗精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中青年艺术家通过参与主题性美术创作,从创作手法、艺术语言、题材的选取等方面,都对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获得了新的提升。这些都成为今后主题性美术创作持续稳步开展的有力保障,也可以说,这种艺术价值观的逐步成熟,也显现出了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新自觉和新方向。

美术界聚焦构建美术理论发展新格局
刘伟佳《中国“智造”》油画

      在关注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不同声音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注意到,一段时间里一些美术理论家以西方理论为依据,提出“反宏大叙事”的论述。“但是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经困苦磨难建立了新中国,当然需要宏大叙事,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一代代美术家都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努力。当然,表达宏大叙事是不是都要大场面,或者简单的堆砌?也不是这样的,我们从小人物的人性上也可以看到历史主题,这是不矛盾的。”张晓凌说。
 
      黄宗贤也认为,在审视新时代美术创作成就、全面客观评价中国美术当代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包括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现实性与人文性的建构,思想性与艺术性互动,开放性与自主性共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以潘天寿的创作经验以及在海外的接受为例提出,今天建构中国美术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注重研究中国画发展的内部语境、画家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书法与笔墨对现代美术的价值、中国美术对于现代性的独特性贡献等方面的课题。“有西方学者就提出这样的判断,‘西方的艺术永远是向前,但是中国的艺术潮流是从古至今,从今至古不断往复的,如果后现代主义有未来的话,应该像中国这样发展’。也就是说像潘天寿这样拥有着强烈传统能量,又显示出现代性的艺术,让西方看到了艺术创新的另一种途径。”陈永怡说。
 
      以上海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创新发展的引领,以及再现性艺术的当代价值等理论课题为例,尚辉提出,创作的实践、艺术史的丰富细节都有益于探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的建构。而世界上本不存在一统的美术现代性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只有从中国美术历史性发展,从中国社会现实形塑的审美理想与外来美术的中国化再创造出发,才能真正探讨和建构中国式现代美术理论。“中国式现代美术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最根本的区别可能还是如何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重要构成的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忘掉的。或者说,在认定什么是中国式现代美术和美术理论的研究探索过程中,一定要把表现人民、塑造人民形象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当做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化的重要基点。”尚辉认为,中国现代美术和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很不一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西方现代性的经验,也就是视觉性的经验,但仅仅停留在视觉的经验,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写意的笔墨问题。中国式现代美术不是将写实绘画与传统的写意绘画对立起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些现实的问题都决定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特征和现代性理论和西方的不同,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也告诉我们,不能用哪一种西方的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涵盖中国现代美术的现象,也不能用西方当代艺术的理论来完全概括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尚辉说。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面对新的时代语境和发展环境,范迪安认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要努力构建美术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评价体系。“美术理论工作者要在历史研究、当代评论和理论建树上拥有充分自信,坚持科学思想方法,让理论之树充满常青活力,为中国美术攀登时代高峰做出积极贡献。”范迪安说。

美术界聚焦构建美术理论发展新格局
任志忠 金临《河长巡河》油画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