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来源:书法家园 作者:孙晓云

      作为规格最高、最受关注的书法展览,四年一届的国展无疑是一面镜子,折射着现阶段的书法整体水平和审美追求;也无疑是一根引绳,牵动着全国书法爱好者的目光和心绪。我从上世纪80年代投稿国展,参展、获奖,到后来成为评委,一路走来见证了国展的发展历程。下面我就展览中行书的状况以及发展谈几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守正创新是本届国展的时代背景和基调
 

      汉字记载和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存续的根脉所系,而书法作为载体最直接地直接表达中国精神。构建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书法是不可缺失的文化标志。国运同文运相牵,国脉同文脉相连。经过建国以来70年的发展,文联、书协相继成立,书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在各个时期又有其发展特点。
 
      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书法艺术发展方向。第十二届国展是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举办的,守正创新是这届国展的基调,同样是当前书法创作的基调。“守正”,就是继承、坚守优秀的中国传统书法,“创新”就是要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精神。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二、行书的历代传承及现状
 
      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最为绚丽多姿、厚重丰富,是历史留存碑帖中最多的书体。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米芾《蜀素帖》等,都以行书呈现。“趋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一直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自魏晋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近两千年来长盛不衰,历史呈现一脉相承。行书生动流畅,随意自然,可寄情于怀,又可神游相外,易于学习、便于掌握、间于楷草、方便识别,与日常生活相随相伴,深受书法家和大众喜爱。书法学习中,行书也是最普及的途径,是学书最直接的切入渠道,是书法家日常交流的最常见书体。行书以其艺术形态在承担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历届国展中,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和入展率最高,本届国展继续保持了这一特色。请看下面这组大数据,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的资料显示,本届国展,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入展量、入展率在五种书体中均为最高。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三、十二届国展行书创作呈现的特点
 
      十二届国展的行书作品基本反映了当代行书发展水平和现状,体现了入展书家的传统艺术功力及综合素养,是历届中质量最高、最成熟的一届,呈现出普遍开花、书风纯正、取法多元、形式各样的特点。
 
1、书风纯正,取法多元
      本届入展的280件行书作品,经典法帖和历代诸家多有涉及,体现了审美导向的综合性。粗略统计如下:
 
      大部分取法对象是魏晋二王和宋四家,较为常见的取法还有唐代颜真卿、宋代米芾、明代王铎、清代何绍基。总体而言学二王和米字最多,入展率也最高。由于碑帖留存数量多等原因,无论是帖派白蕉、沈尹默等大家,还是当下书法的入门,米字常为大家研习。跟以往相比,将米字放大并写出整体气势,张弛有序,沉着潇洒,耳目一新,令人赞叹。这次国展就涌现了一批写六尺整张、八尺整张、对联大行书的年轻书法家,风格趋向成熟老练。
 
      入展作品中有很多风格不明显或多种取法混合,这种现象值得肯定,说明大家在帖学行书的临习中,不仅是风格的延续,更是综合性发展。
 
      本届国展每位作者可以多种书体同时入展,在历届国展中尚属首次。我们欣喜的看到有65位作者两种书体入展,其中行书作品有44件。有8位作者三种书体入展,均有行书作品入展。数据表明,多种书体入展的作者中,71.23%的作者有行书作品入展,在展示作者综合性书法素养时,行书首屈一指。
 
       所以,在学习条件日益丰富便捷的情况下,行书将成为学习、研究、普及中最适宜直接运用的书体。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2、追求精致,典雅抒情
 
      从入展作品来看,很多作者书法功底有很大提高,重视传统,讲究有来历,有发展,有创新,追求精致,典雅、抒情,各个时期传统的路子都有探索呈现。无论是对古典的继承,还是布局经营、章法构成,都能看出倾注智慧、动心用情,富有激情诗意,投入了很大心血。作品用笔精到,经得起细看,耐得住推敲,具有风度优雅、品位高致的文人气息的精品有所呈现。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3、形式创新,勇于突破
 
      从这次行书作品看,除了了册页、手卷、条幅、对联,六尺屏、八尺屏等能想到的常用形式外,还有不少作者在材料、章法、构成上做了非常好的尝试。现代科技发展也在书法领域有所体现,包括采用了新型纸张、墨汁等书写工具,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推动了书写工具的创新,拓展了作品表现空间,富于时代气息。大胆的寻求艺术表现力的突破,也为作品效果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本届国展,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入展量、入展率在五种书体中均为最高,行书各种风格的表现力和功力体现皆有很大提高。预计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国展中,行书还将一直是最热门的书体之一,也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四、关于书法在新时代继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不要把入展作为学习书法的唯一目的
 
      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真正进入书法展厅时代,前后才60年。这期间伴随着书法实用的逐渐消失,西方艺术流派和当代艺术的介入,书法的意义已经随时代而异。
 
      中国书法几千年是作为中华文化人最起码的技艺,是几千年科举率先考核的项目,也是记录历史唯一的渠道。书法时刻与思想和文采相伴,是传递人类情感信息的密码,是综合、立体人品的独特体现,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启智觉悟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展厅增强了书法的传播力度、展示效果,为了强调视觉效果,同时也对书法的笔墨技法、空间布局、作品形制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也相对失去了它的原始功能,甚至对中国书法几千年璀璨历史的漠视。

      目前存在为参展而学书法的现象,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国展确实是对书法水准的一次综合考量,然而书法学习和参加展览不能混为一谈。一些作者为展览而展览,临摹拷贝,突击打磨,生造章法,拼凑乱接,生怕作品不引人注意。
 
      而参展并非最终目的,更不是学书成功的唯一标志。如果对书法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定无法行稳致远。在书法学习、研究的各个阶段,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融入个人的领悟、学识与才情,不为展览,不为展示,我们每天仍旧沉醉于书法,那才是真正的热爱,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2、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书至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展览中,别具一格的装帧形式与技法融合形成的气韵生动,对作品的脱颖而出确实有所帮助。有些作者另辟蹊径,在做形式上专门下功夫,无端割裂,完整的句子生硬断开,书写内容与书体、作品形制不匹配等等。一言以蔽之,自然流露少,“做”的成分多。貌似有新意,实则缺乏合理的实践支撑。凡创造新形式要在传统书法中找到“出处”和依据,必须符合几千年书法欣赏的审美延续。今人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得其形,不究其理,甚至生造章法,必入歧途。
 
      在古代,书法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交流工具。现在书法作为纯艺术,被视觉化、构成化、展厅效果化,和古人书法初衷已经不同,那么外在的展示形态也必然不尽相同。适当的美化形式可行,但过分做作不可取。因此既要亲近传统、对接传统,厘清前人内容形式结合的原因和意义,又要在形式、书体、展示形态各方面结合展厅,人的审美心理和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技道两进,既自然流露,形式上又赏心悦目,才能守正创新。

孙晓云:从十二届国展行书作品看当前行书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书写内容和形式不能仅仅为展厅效果而脱离实际生活,而要与生活实践紧密衔接。一些作品专为展览甚至展厅而设计形式,展览结束就失去作用,形成资源浪费,“唯展览化”的苗头显示出书法功能的单一化和脱离生活的倾向。
 
      书法的活力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汲取的,书法是中国的文字,要在实现“文化自信”、“培根铸魂”中首当其冲,则必须贴近群众生活,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和喜欢中国汉字的人服务,起到提高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要具备书法专业水平,又要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书法既能传递艺术审美,又便于学习、布置、携带、翻阅、临摹;既能进展厅,又能进客厅,进课堂,进机关、进家庭,进旅途,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要让写好书法蔚然成风,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也成为我们书法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行书的生命力一直强劲,正是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在今后的书法发展中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