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李璞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

  嘿,你有没有想过,“空”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美术馆入口处

  在艺术家何多苓看来,“空”意味着“诞生”和“开始”,最美妙的瞬间;在诗人翟永明眼中,“空是”留白,留意,留言,留感,也是无穷,无理,无好,无有;策展人赵欢认为,The show of life doesn’t have any program list.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美术馆开馆现场

  2018年3月23日,大家期待已久的何多苓美术馆开馆展如期举行。这座位于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三期七十五栋的,以艺术家何多苓个人名字命名的非营利美术馆的首次展览,以“空”为主题。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关于艺术作品的展示,而是将美术馆的空间作为了开馆作品。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美术馆外部及内部空间本身成为了开馆展的作品

  下午的现场,人潮涌动,在这个不设开幕仪式的空间,大家可以在其中随意游走,体验建筑空间本身质感的同时,同时也有三位音乐人在空间内进行即兴演奏。他们分别是竖琴艺术家罗蕾、多乐器演奏者KUN及单簧管演奏家杜星佑。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旅荷竖琴艺术家罗蕾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独立音乐人KUN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单簧管艺术家杜星佑

  旅荷竖琴艺术家罗蕾,她曾是中国古筝艺术的国际传播者,她的足迹遍布欧洲,被德国媒体誉为“中国的台风刮进了德意志的教堂”。曾与世界顶尖音乐机构荷兰皇家音乐厅、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等合作举办了大量的个人音乐会和教学宣讲,致力于传播中国音乐文化;KUN,独立音乐人,多乐器演奏者,学习古典音乐出身,却尝试创造不一样的音乐色彩。架构在古典乐基础上的音乐灵魂,给了他别具一格的演奏姿态,对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热情探索则让他的现场释放出奇妙的音乐张力;自幼学习单簧管的杜星佑,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跟随许岗副教授,喻波教授学习, 多次参加国际管乐比赛和音乐节,2017年7月以专业金奖,评委一致通过的成绩毕业,并获得DEM法国音乐教育硕士单簧管专业文凭。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D空间呈现“师进滇——随空至静个人作品展”
 

  活动当天,与何多苓美术馆“空”展览同时进行的还有D空间的师进滇——随空至静个人作品展。此次D空间展出师进滇从2002年到2017年不同阶段的作品。D 空间,D代表着Discover, 是与艺术家一同探索艺术之美的平台;D代表着Door,是打开艺术之门与大众共同分享的桥梁;D代表着D大调,创造了第二空间,是各界共聚跨界的后花园。

  随美术馆开幕展也可漫步于27位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工作室的艺术家有位于蓝顶二期的曾妮,郭燕,舒昊,何明科,李耘燕,蔡黎明,贺鹏,田亮,伍刚,孟涛,徐泽,赵杨;位于蓝顶三期的汤宇,徐牧原,阿嘉娜,蒋国蓉,邓先志,梁丹荼,付小明,郭建婷,符曦,朱可染,杨巍,许翀,孙凯,侯俊杰,冉启泉。

  从2014年开始提案和设计,经历四年时间,这个属于何多苓自己建筑梦想和实践的最佳案例,共893平方米的何多苓美术馆在今天呈现在了各位面前,在这个绝对干净的白盒子中,从建筑外观到室内都是纯白色,除了力求满足功能的必要性,不做任何多余的修饰,何多苓在这个建筑里对于简约的追求推到极致。

  之所以把第一次展览留给建筑本身,也是考虑到之后挂上展品这种“空”的状态就消失掉,具有不可重复和唯一性。何多苓作为一名建筑发烧友,也是何多苓美术馆的设计者。在他看来,一座房子最好的状态恰好是在它空的时候。“恰恰这又是矛盾所在,作为美术馆一定是要有展品的,因此我想在最初,呈现一番它的本身。让大家在建筑之中游走,感受和体验一下空间独特的魅力,这种不可重复的状态还是蛮有意思的。”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夜晚的何多苓美术馆

  在成都这块何多苓先生成长的土壤上,能够建立有重要的艺术藏品且对公众展示的平台,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何多苓美术馆作为非营利民营美术馆,没有门票和任何商业活动,专门供广大爱好者参观。除了展示何多苓个人的作品外,也为推动本土青年艺术家提供平台,以推动本土艺术,提升全民的公共文化美学教育为基础,为公众提供欣赏艺术的机会,展示艺术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

  “美术馆从2014年完成设计,到建成用了四年,比我预期的多了一年。我作为业余人士,还是很有成功感的。我觉得还是要靠个人坚持吧,我这个人有点‘一根筋’,开头的事情一定要干到尾。从艺四十年,也是给大家一个交代。”对于个人美术馆这件作品的完成,何多苓如是谈到。

  在将来,美术馆的参观模式将实行预约制,每个人都可以来,但要提前安排时间。“美术馆只做纯学术的活动,不与商业挂钩,主要方向还是展览、展示与研究上。我不希望它成为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何多苓美术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在机构的经营上,就像当初何多苓对它的设计和修建一样,也得试着来。“美术馆的具体事务由赵欢在负责,其实这对于我而言也是陌生的领域,怎么讲,摸着石头过河嘛!”

何多苓和他的何多苓美术馆:从“空”中诞生

何多苓美术馆开馆展“空”展览海报

来源:雅昌艺术网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