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编辑-jane 作者:曹玉文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结果,于2017年11月3日公示。作为中国书法的唯一国家级大奖,也是十九大之后艺术界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奖的评审,因而备受关注。本届评审奖项大幅缩减,奖项含金量相对增加,五名金奖人选可谓万众焦点,正当大家翘首以待金奖花落谁家之时,金奖全部空缺的消息,令一时舆论关注。大家按照各自对兰亭奖的期盼,各自对评审规则的猜测,各自对评委的认知和各自对中国书协主导作用的理解,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作为本届兰亭奖的观察员,我亲历了评审的全过程,感到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所观所想陈述于此,以期客观真实地呈现兰亭奖的评审。

   本届兰亭奖共收到1148名作者的投稿作品3803件,其中书法篆刻作品3404件,理论评论稿件399件。10月30日,评审工作在绍兴开始。评审工作预备会宣布了所有的评审规则、流程,制定了严格的纪律,60多页的两本《评审指南》将书法篆刻和理论的评审环节及全部纲要详细尽述。书法篆刻作品挂在绍兴市体育馆里面,占了场馆一大半的面积,在评审现场,所有的来稿全部摆在那里,对于每一位投稿作者来讲,都是公平的,因为全体评委都要把来稿看上一遍或几遍。尽管初评、复评、终评制度改革,评委的工作量加大,但大家都是非常认真的。评委们穿行于一排排书法长廊之间,有时一件作品要反复看几次,有时需要几件作品作出对比,场馆面积之大可想而知,估计评委每天走路都在2万步左右。他们各自独立评判,为每一件作品认真打分,如发现作品的问题,就写在小纸条上标记,以便其他评委参考。经过几轮淘汰,最后按照分数由高及低,选出最终入选作者。设定的金银铜奖,便在这入选的70名(含理论)作者中了。按照规定,计划评出金奖5名、银奖7名、铜奖8名。

   评审金银铜奖的环节是最令人关注的,评审现场也由体育馆移至兰亭书法博物馆,在这一环节,评委不再各自选择作品分散打分,而是先集中在一处,由工作人员将入选作品一一举到面前,作品中出现错误或有争议之处,也都一一指出,评委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逐一标记、打分。为了使分数拉开距离,便于评委更加准确、快捷地给出分数,中国书协给出了打分办法:如果评委认为该作者为金奖,就给出90-100分,银奖80-89分,铜奖70-79分,70分以下为入选,打分的办法清晰明了,金、银、铜奖和入选之间的区间分值的设定,便于精准地选出评委心中各个等级作品。最后通过电子屏幕,在监委、审委、观察员和评审工作组织者的注目下,各自用遥控打分器给出分数,电脑瞬间就将最终的平均分值显示在大屏幕上。整个过程严密透明,科学准确。

   本届兰亭奖提出的“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可以视为总方针,而艺文兼备在评审标准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参评第六届兰亭奖规定每位作者须提交三件作品,作者还可以提供论文、专著等,评审时要参照作者历年来尤其近三年的创作成果,以考察作者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位作者三件作品书体不同,或者既有书法又有篆刻,就更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创作实力和艺术修养,在将创作水平作为衡量书家书艺的重要评价标尺的同时,综合关注、考量书法创作以外的成果与积累,更能体现出兰亭奖的高度、厚度和广度。往届兰亭奖作者都是投一件作品,一件作品定高下的评审方法,用于一般的大赛无可厚非,而对于兰亭奖则不然,因为这个荣誉实在太高了,如果一个作者文化修养不够,只是长时间反复打磨一件作品,或只钻研技法,字外之功欠缺,这样的作者拿到兰亭奖,不仅名不符实,而且背离了兰亭奖的初衷。而综合考量书家素质的办法,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这种状况。本届兰亭奖走出了一件作品定高下的惯性模式,为高规格的书法评奖开了一个好头。当然,这一规则带来的结果就是难度增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还有一条规定是回避制度,包括评委属地回避和师生关系回避,组织方力求评审客观公平,东道主浙江省不出任评委,评委在作者中若遇到有师生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者,都提前主动说明,不参与该作者的评分计票。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两害相较取其轻。回避制度的设置,保证了奖项的干净、权威,杜绝了人情分,应该予以肯定。

   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要求,中国文联对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数量和子项进行了大幅压缩,评奖数量由1123个压缩为248个,压缩比例78%,子项由237项压缩为67项,压缩比例72%,取消了全部分项。所有文艺奖项获奖名额不超过20个。改革后的中国书法兰亭奖设创作类金奖、银奖、铜奖,其中金奖5个,银奖7个,铜奖8个,不再设终身成就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艺术奖、佳作奖等分项。奖项的大幅压缩是间接导致金奖空缺的原因之一,同时,奖项的改革也影响了参赛作者的结构和数量。

   往届兰亭奖尤其终身成就奖和四、五届艺术奖,产生了不少大家、名家,佳作奖推出了一批年轻新锐,本届兰亭奖让所有作者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样,一些资历深的老艺术家担心落选,一些年轻书家也有畏难心理,毕竟名额太少,竞争激烈,还要考察历年尤其近三年的成果积累,放弃参赛的不在少数。

   从近年来兰亭奖、国展参评情况发现,一些以往多次获奖、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书家参与热情不高,很少主动投稿,这里面有传统文化心理和社会舆论现实等多方面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调动各年龄层次的书家能够积极参与,中国书协在本届兰亭奖的设计上也做了相关的工作,在保留了往届个人投稿的方式外,增加了集体推荐参评的方式,由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行业书协)按照中国书协有关规定推荐参评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资深书家参与的积极性。

   正如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所说:申报参评是个人的自由,不能勉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兰亭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评奖,更是为了让有抱负、有担当的书法家明晓自己肩上的责任,激发创作活力,推动自身创作,不断超越自我,由高原向高峰攀登,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书坛的一些资深书家,数十年来在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久久为功,取得了突出成绩,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创作投稿,这本身就是对年轻后辈乃至书法界的示范引领。青年书家是近年来活跃在各项专业展览上的生力军,正值创作激情集中迸发的时期。其实无论对资深书家还是年轻书家而言,本届兰亭奖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大家同台切磋交流,很有意义。我们要把兰亭奖放到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下来认知,人生朝露,艺业千秋,青年书法家当志存高远,积极创作与投稿,不断积累,把兰亭奖作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如果每位书家都能这样认识书法,认识兰亭奖,设立兰亭奖的意义就实现了。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至少有上万人,书法爱好者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奖,兰亭奖金奖的空缺,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通观来稿作品,应该说大多数还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但真正的艺文兼备,深入传统、富有创新的作品仍难寻觅,这反映出的正是当前中国书法界的现状——有高原,无高峰。究其根本,还是文化的缺失。来稿作品中自作诗文较少,错别字屡见不鲜,反映出综合素养普遍欠缺的现实。因此兰亭奖金奖的空缺,正是中国书法现状最真实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实事求是的作风,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更重要的是捍卫了兰亭奖乃至书法艺术的尊严。中国书法的兰亭奖,必须由有学术高度、有创新成果、有国学修养、艺文兼备的、德艺双馨、能令人服气的书法家获得。广大书法家要有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短板,书法家绝不仅仅是拿起笔,写写字,获个奖那么简单!优秀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血脉和土壤,学养涵养修养是书法家一生的功课。看淡书法的竞技成分,看到奖项之外的精神延伸,这对当代书法文化精神的构筑至关重要。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皇冠上的宝石,第一名不等于金奖。只有作者达到了金奖的水平,才能获得金奖,这样的金奖才是真正的有含金量的金奖。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书协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评审中,导向旗帜鲜明,因此,我为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空缺喝彩!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预备会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书法篆刻组现场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书法篆刻组现场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书法篆刻组评审中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书法篆刻组评审中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理论组评审现场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现场的评委和监委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理论组评审中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理论组评委和中国书协领导合影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王丹、丛文俊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包俊宜、刘一闻、刘文华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刘洪彪、许雄志、孙晓云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吴行、吴东民、张建会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陈加林、陈仲康、顾亚龙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黄惇、曹宝麟、熊伯齐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书法篆刻组评委及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为金奖空缺而喝彩——兰亭奖评审观感

总结会现场

来源:中国书画报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