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编辑-jane

    西安美院最超脱的画家,莫过于景柯文。

  尚扬曾对我说:西安美院景柯文你要关注一下,人好,画得好。可是我调西安十五年,平均每隔五年才见他一面。想当年秦始皇灭了楚国,把楚国的王室成员和有王室血统的屈、景、昭三大家族,还有同宗的彭姓家族,统统迁到陕甘宁交界的贫瘠山野,让他们失去造反复辟的根据地。过了两千多年,他们的后裔好不容易在西安美院先后供职,可是所有的活动都看不到景柯文的身影。我和他三次会面,都是在美院进出时偶然遇见,匆匆打一下招呼,各自总共朝对方讲了三句话,每句话不超过七个字。不过这使我见了他觉得很放松,不像有的画家,没有交情,见了面就请吃饭,请去看画室,甚至直接要求写评论,让我害怕得不敢出门,像做贼一样老是躲着。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景柯文 梦想2007.No.8 布面油画 300x300cm 2007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景柯文 万里无云2012 No.5

  景柯文1965年生于青海,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任油画系主任。他父亲是青海省副省长,可是他本人不像当官的料,如同闲云野鹤,长驻北京,也不知道住在哪里,感觉很神秘,其实是独立,大隐于市的活法。景柯文对西安美院油画系年轻一代的影响十分明显,显露或隐含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我托助手向他约稿,姗姗来迟地发来几幅作品的照片,没有简历。上网查找景柯文,没有太多的信息,仿佛是中共在1949年之前潜伏在北平的特工。请他提供他人对他的评论,没有。他的自述只有三句话,似乎对应我同他邂逅在狭路上的问候:

  我大部分作品的原始资料从旧货市场购得。我想通过对她们的重新呈现,探讨和解释昨天对今天以及明天的影响和意义。

  对照他的几件作品,都是用油彩临摹的旧照片。照片应当出自1960-1980年代,尤其是出自文革时期的三大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其中,《人民画报》最有地位和影响,它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这“两报一刊”并称为四大报刊,在文革时成为造神运动的喉舌,有时甚至是毛泽东的专集。这三家画刊都是8开本,以发表彩色照片为主。当时的照片,崇尚逆光和侧逆光,影调对比强烈,明暗交界线深重,轮廓光刺眼,带有肃杀之气,符合文革崇尚暴力的精神内含。如果采用顺光和散光拍摄,照片发灰,影调平和,显得软弱无力。逆光和侧逆光的影调反过来影响过当时的绘画,特别是宣传画和带有宣传倾向的主题画,一边倒地使用逆光和侧光。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景柯文 鲁迅先生 250cmx200cm 布面油画
 
大隐隐于市的画家景柯文
景柯文 万里无云 2010.No.1 布面油画

  景柯文选用的阳光灿烂的图片,以侧光为主,画面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比较自然,应当出自1966年之前或1976年之后,即十年文革之外。文革之前,中国的极左政治路线还没有走入绝境;文革之后,极左路线遭到重创,社会生活开始松动。景柯文生于1965年,出身于官员之家。文革时期的官员,曾被统统打倒,他家不可能例外。到1976年10月,文革戛然而止,政治大翻盘,应当给年少的景柯文留下过深刻印象。我猜测这个时间节点,是景家从地狱走向人间的转折点。景柯文的低调,能够反推他的父亲的低调。百度搜索“青海省副省长”的图片,竟然只有两张六十年前同学发的大学毕业照。查网上公墓“无尽的爱纪念网”,主页没有肖像,生平只有三行字,大抵是《人民日报》发表的讣告。网上灵堂和网墓都是虚拟图像,一看就同家属无关,全是网站所为,让人感慨。

  景柯文的素材,原照片在中国的图书馆、资料室和民间收藏中,至少能找到上万份。从实证或专利的角度看,创作这批画似乎缺乏意义,可是作者却乐此不疲。世俗的照片能引起他持久的好感,画了这么多年不舍弃,笔触不疾不徐表明了他的态度,以致我猜测他迷恋这些照片,同家族和自己在那段时间的遭遇刻骨铭心有关。

  (注:文章题目为编者自加)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