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编辑-jane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Song Art Museum)

  松美术馆(Song Art Museum),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温榆河畔,是由当代艺术家、艺术品收藏家,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先生创办的具有国际视角、国际标准的私立美术馆。2017年9月25日,松美术馆首展与公众见面,主题——“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精彩呈现王中军收藏的国内外众多艺术珍品。

  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棵松

  在北京熙攘的都市之外,静谧的温榆河畔,一道素雅的白墙隔开了城市的喧嚣。走进墙内一眼望去,碧草连天、俊松静立。置身于这里,处处入目有松,而心境却似无物。这如梦境一般的地方,便是松美术馆。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总占地面积22000余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由当代艺术家、艺术品收藏家,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创办的私立美术馆。关于建造这座美术馆的初衷,王中军一直保有着他一贯的作风,“当初在我创业刚开始时就没有立志非要做成什么样,后来的绘画和美术馆也是这样,一切都很随性。”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实际上,这里原先是王中军的马会场所,多年来他一直在那骑马。近几年,马会逐渐闲置了下来,也与他的生活关系逐渐变得淡了。于是,长期被闲置的马会让王中军感到有些浪费;另一方面,近20年来他的艺术收藏也一直梳理得不够系统。因此,王中军对此有了灵感,决定用这块地做一个他喜欢的艺术空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在构想松美术馆主体建筑时,王中军有两个初衷:一是节约,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二是简洁,以服务艺术为宗旨。本着这样的理念,建筑师去除了原始建筑的符号,将一切转化为几何、净白,使“松”成为一座极具东方气质的“艺术容器”。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内部空间

  起初,王中军只想单纯地造一座小美术馆,对名字并无过多思索,是偶然间的一次出行启发了他。在旅途中,王中军见到一片老松林,让他倍感震撼,松林自身散发出的东方气质令他着迷。“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格外纯粹而峻然,象征着君子风骨。无论视觉美感还是精神寓意,都十分契合王中军对艺术的理解与深植于内心的艺术使命感。于是,他很快下定决心,就以“松”来为自己的美术馆命名。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王中军最初参照朋友的提议,种下99棵苍松。但之后,那99棵松树在视觉感受上并没有成林,与周围的空间也没能达到理想预期。之后,他又一口气种下了100棵。最终,199棵苍松成为了这里的标志,耸立在美术馆的院子里,这也才终于达到了他心中所期望的模样。

  王中军对松美术馆的定义,首先要具有东方属性,无论谁来此一行,都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家中国人建造的美术馆。它为中国当下的艺术开辟了一片净土,静候着更多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踏足。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美术馆是我的爱好”

  说到美术馆,王中军有个非常有趣习惯,那就是他十分喜欢在看展之余,到美术馆的商店购物。“我的爱好就在美术馆,平时穿的很多T恤和帽衫也都是在美术馆买的,它们比很多大牌更让我喜欢。”一直以来,美术馆都是王中军的至爱,也是他的乐趣所在。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当代艺术家、艺术品收藏家,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

  王中军对美术馆的思路一直非常清晰,他坚信美术馆不在大小,而在品质。在场馆设计与构思过程中,他利用公出或闲暇之余前往世界各地参观过的美术馆不计其数,这实际上也是他多年以来的一大爱好。毫不夸张地说,王中军对美术馆的喜爱早已到了痴迷的程度,不论外出度假或工作,他都会抽时间去当地的美术馆看看,甚至每年还会安排有专门参观美术馆的行程。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巴勃罗‧毕加索《盘发髻女子坐像》,布面油画,92×73cm,1948年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这么多企业家也赚到了钱,有了这么多的积累,应该开始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业。”在不断参观与思考的过程中王中军逐渐意识到,国外的美术馆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艺术品位还是藏品的积累都非常具有实力,而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美术馆要走的路还很长。建造美术馆并不仅仅是盖一座建筑那么简单,而是一件极负使命感的艺术事业。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布面油画,66×51cm,1890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乔治‧莫兰迪《静物》,布面油画,40×54cm,1941年

  此次,松美术馆的开馆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展出的作品以王中军近20多年以来的艺术品收藏为主。在其中,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为收藏家的他一直以来的线索与思考。国际上的许多著名私人美术馆正是从私人收藏起步,甚至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收藏。也正因如此,美术馆主人不同的收藏喜好能体现出不同美术馆之间彼此独具一格的品位和个性。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弗朗西斯‧培根《抬手的男人》,布面油画,101.6×63.5cm,1960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常玉《草原上的马群》,布面油彩,44×80cm ,1931年

  身为美术馆主人,王中军非常明确不能纯粹地追求艺术市场,而应具有自己的艺术判断能力。“艺术市场有它自己的判断,而我更忠于自己对艺术的直觉与喜好。一间美术馆的内容要体现出美术馆主人对于艺术与学术的理解。”王中军这样谈道。在他心中,艺术是没有绝对标准的美好事物。假若不喜欢,即使它有再高的艺术和学术地位,也不能代表自己的艺术态度。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吴冠中《英国乡村旅店》,布面油彩,60×73cm,1992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近几年,优质的私人美术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国内。它们主要集中在上海一地,而北京目前相对较少。王中军的松美术馆,无疑是目前地处北京最值得关注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对于中国私人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与推动,王中军不仅身体力行,并还强调这是未来需要后人们共同慢慢努力的美好事业。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穿越时空的艺术命题

  此次“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共分为印象派及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王中军油画艺术三个部分。通过这样一个穿越时空的艺术命题,意在呈现一个宏观的艺术历史背景,展现一次“印象派”以来的艺术大师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近距离对话。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布面油彩,99.5×130cm,1995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刘野《喵呜》,布面油画,160×160cm,1999年

  除了展出诸多西方艺术大师与当代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以外,王中军早年的油画创作也在展览中有所呈现。但特别的是,王中军谦虚地将自己的作品放置在一个类似于过道的狭小空间内,与其他主要展品并不在一个体系。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王中军《青花瓷与白菊花》,布面油画,90×70cm,2016年

  他直爽地谈笑道:“其实这有点小自私吧,我觉得自己的美术馆第一次开馆总得有一些自己的作品。于是我找了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展出的也都是早期的小幅油画。”身为艺术家的王中军,时刻能够散发出属于他的随和与随性,这位绝不会迎合市场的艺术家,始终自由自在地画着他所想的画。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王中军《威尼斯古根海姆美术馆》,布面油画,60×90cm,2013年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王中军《温哥华白石镇》,布面油画,100×80cm ,2015年

  如今,松美术馆无疑又是王中军一件新的艺术杰作,白墙与苍翠松林不断传递出他那颗艺术之心的愉悦。这座独具东方气质的美术馆,也将不断吸引着更多观众的前来。实际上,松美术馆的绝妙并无一张照片能够真正传递,唯有亲自来访,方可在心底静叹此地之美妙。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来访后就曾感叹松美术馆独具摄影感的视觉体验,“照片上看自以为已经感受到它的好,然而到现场参观后仍旧超出了我的想象。松美术馆虽然空间不大,却有大馆气质。”此外,诸多当代杰出艺术家到访后也由衷地感叹它几乎完美,这无疑都是对松美术馆最好的肯定。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作为北京又一独特的文化地标,松美术馆将以一颗开阔的艺术之心,迎接每一位艺术爱好者的到来。在此,人们可自由信步,尽情呼吸艺术的空气,就如“松”一般长青、昂然,让你的身心经历一场久违的艺术回归。

  ▲▲▲正在展出▲▲▲

松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一棵青松

 

  展览: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

  时间:2017年9月27日-2018年1月24日

  地址:松美术馆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

  策划/齐超

  编辑、采访、文/张婧雅

  肖像摄影/胥欢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