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李虹霖 收藏 秋拍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董世忠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拉斐尔作品 《雅典学院》

  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年2月25日—1952年11月20日)生于意大利阿布鲁佐区的佩斯卡塞罗利。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有时也被认为是政治家。他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域颇有著作总著作量超过80本书,他最有成就的哲学观点写在四本书中:《美学原理》(1902)、《逻辑学》(1908)、《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实践活动的哲学》(1908)。克罗齐的美学理论是20世纪所产生的最有影响的理论。他的理论,经过科林伍德、卡里特等人的发挥修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现主义美学。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

  直觉——一般的解释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方式。由此看来直觉是人人都有的,而在画家那里,这种直觉方式则发展为一种对绘画语言的直觉,直接地把握画面、把握世界的方式,即艺术的直觉。艺术直觉是人们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不经过逻辑思考而直接创作出或体验到对象美的本质的能力。另一种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对美的认识功能。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一些哲学家根据这种假象或根据非艺术领域中的类似假象,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直觉论。克罗齐认为,精神世界即心灵活动是唯一的真实世界,直觉和理智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认识功能,只有直觉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直觉来源于心灵活动本身,它是精神活动的基础,直觉就是一切,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苏珊.郎格说,艺术家“是借助情感符号形式的直觉,借助于把感情认识塑造成这种形式的能力而成为艺术家的。”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一书中所说“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一些美学家据此提出了艺术直觉说。克罗齐就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而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

  克罗齐哲学思想受黑格尔以及其他德国观念论思想家的强烈影响,发展了一种自称为“精神哲学”。他更愿意称之为“绝对理想主义”或“绝对历史主义”。克罗齐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第二次尝试(第一次是康德)弥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或者分别叫做先验哲学和感觉论)。他把自己的方法称为内心主义,他关注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中的生活状态的人的经验。因为现实的扎根于内心存在,而内心存在只能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克罗齐将美学视为其哲学的基础。他的美学思想贯穿《美学原理》一书。

  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认为:“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像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主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也就是说,知识只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理性的。而直觉的知识可以独立于理性的知识而存在,“直觉知识并不需要主子,也不要倚赖任何人;她无须从旁人借眼睛,她自己就有很好的眼睛。”理性的知识则不能独立于直觉的知识。“它是诸事物中关系的知识,而事物就是直觉品,概念不能离直觉品,正犹如直觉自身不能没有印象为材料。”“说话不一定就是依逻辑去思想,而依逻辑去思想却同时还是说话。”从这里出发,“直觉的知识(表现品)与理性的知识(概念),艺术与科学,诗与散文诸项的关系,最好说是双度的关系。第一度是表现,第二度是概念。”除此以外,“知识没有其它形式”,“人的全部认识生活就在于表现与概念这双度活动中翻来覆去了。”最后得出知识领域是由哲学与自然科学、艺术、历史四个组成。无可置疑地,诗只能属于艺术中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克罗齐看来,艺术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类的。这是因为,艺术的知识就是美的知识,“我们已经很坦白地把直觉的(即表现的)知识和审美的(即艺术的)事实看成统一,用艺术作品做直觉的知识的实例,把直觉的特性都付与艺术作品,也把艺术作品的特性都付与直觉。”在克罗齐的体系中,艺术、美与直觉具有相同的含义。“艺术的区别在量上,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 可见,艺术是直觉的知识,而不是逻辑的知识。艺术的分类使“我们原是审美者,现在却变成逻辑学者;原是表现品的观照者,现在却变成推理者。” 逻辑与推理都不能产生艺术,于是,分类使得艺术不再是艺术。所以,在他的“表现”与“概念”中,我们就不可能找到“诗”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知识而存在,而只能是艺术的存在。于是,诗是什么,就变成了,艺术是什么,或者美是什么了。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克罗齐 《美学原理》

  关于美是什么,克罗齐提出了他著名的“表现说”。他认为“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而形式就是指“心灵的活动与表现”。审美既不是功利的,也不是道德的,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动”,“审美创作的全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诸印象;二、表现,即心灵的审美的综合作用;三、快感的陪伴,即美的快感,或者审美的快感;四、由审美事实到物理现象的翻译。任何人都可以看出真正可以算得上审美的,真正实在,真正重要的东西在第二阶段。”即由诸印象到直觉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就是审美,就是通过“心灵的活动”给内容赋予形式。于是,艺术之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形式。因为形式,物质的内容就有了审美的意义。也就是说,美是形式。(注:形式是指“心灵的感动”。然而,当我们欣喜于解决美(诗)是什么的时候,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克罗齐说的是“诗人成其为诗人”,而不是说“诗”成其为“诗”呢?也就是为什么不说“艺术品”成其为“艺术品”呢?《美学原理》中,克罗齐否认艺术品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独立本体的审美存在,他认为“审美”就是人在的心中把形式赋予诸印象的过程,而把这种“表现”翻译成物理存在的时候,已经与审美无关,“那些叫做诗、散文、小说、传奇、悲剧或喜剧的文字组合,叫做歌剧、交响乐、奏鸣曲的声音组合,叫做图画、雕像、建筑的线条组合,不过是再造或回想所用的物理的刺激物。”“使人所创造的直觉品可以留存,可以再造成回想。”这只是为了后代的回忆和积累而做的一种刺激物。他否定了物理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美。认为“如果记忆随生理器官衰谢,艺术的纪念碑毁灭了,则一切审美的宝藏,无数年代劳动的成绩也就逐渐衰落,很快地就消逝了。”所以,使“诗”成其为“诗”在克罗齐的美学体系中将是一个矛盾的论断,所以,只能是“诗人成其为诗人”。也就是肯定了审美中的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他的“心灵的哲学”。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觉》

  克罗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艺术的本质和审美的本质。正如克罗齐所说的那样:“审美的作品在历史现出一些进步的周期,但是每周期有它的特殊问题,而且每周期只能对于那问题说,是进步的。许多人都按照一个大致相同的方式,在同一题材上用工夫,没有能给它一个恰当形式,但是总在逐渐逼近恰当形式,那据说是进步;等到一个人出来找到了那个恰当形式,那周期据说就已完成而进步也就终止了。”于是,我们充其量说克罗齐在那个时代的周期内,找到了人主体下的审美的本质的恰当形式,但是和物本体或者神本体的审美本质孰优孰劣,则不存在可比性了。对艺术本质探讨的种种无奈,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的本质从神本体,到人本体,再到物本体之后,艺术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每一个美学家都想解决,但又解决不了的问题。

浅析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
 

作者 董世忠
   董世忠 200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先后任职于高校、报社、国家机关杂志社等机构。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主编、中国艺术鉴赏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收藏家和机构收藏。文章及作品散见于《美术》《美术报》《大众文艺》《艺海》《神州诗书画报》等专业期刊。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