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李虹霖 收藏 秋拍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张育英 责编:董世忠

  西方绘画为了表现上帝创世的可信性,追求事物的真实性,在观察事物的方法上,相应发展了焦点透视法。中国的散点透视法,关注的是人内心的世界,传达心里情感,不追求描绘物象的真实,相应发展了散透视师法。两种不同的透视法,是中西绘画在很长时间里的最大的区别。 焦点透视法,主要包括三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一是几何学透视法,即以固定的、静止的角度观察事物,追求特定时间里的空间真实性;二是光影透视法,根据物体受光的阴暗明阳,烘托物体的立体空间;三是空气透视法,表现物体因空气的浓淡阴晴,色彩的变化,表现远近的距离。这几种透视法,都是为了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所以又称为“立体透视”。

  焦点透视法,要求画家创作时,设想自己站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上,在特定的时间里,从特定的距离和角度,来观察和描绘视野范围内的事物。这样可以真实地再现所见到事物。焦点透视还要求画家,使物象获得固定的光照,让物象在特定的光照下,产生明暗不同的层次和阴影,这不仅能够表现物象的轮廓,还可以在平面上确立物象的空间位置,真实地再现物象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描绘物象的真实感。这种固定的观察和空间处理的方法,以及使用光的原理表现物象的真实性,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方法。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是依据几何学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据说当时画家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描绘所见到的事物是很困难的,为了表现物体的真实感,最早使用的是远近法,后来意大利画家乌切罗和数学家马内堤,创立了透视画法。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画家把几何学原理,运用到绘画创造中,使焦点透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西方绘画以人为主要的描绘对象,追求造型的准确、质感、光感,一方面得益于自然科学,如物理光学、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色彩学等科学研究,使艺术创作成为带有科学研究特点的活动。另一方面,是由宗教观念的影响造成的。神学美学家奥古丁斯、阿奎那等人认为,几何形式的结构,不但是一种绝对永恒的美,而且是宇宙万物必须与之相符合的一种抽象的“理式”。这种“理式”,先于和高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只有符合这种“理式”,才能有美。上帝就是最大的几何学家,上帝以几何的法则创造了美。因此,几何学原理,不仅是科学的原则,也是艺术创作的原理。

  中国画创作,从透视学上讲,属于“散点透视”。画家在观察物象时,是“以大观小”,而在画面上表现对象时,却是“以小见大”。画家取景时的视线是流动的,不是像西方画家那样,固定在某一处而不变动。中国画家创作中,也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可以自由取舍来安排布局,如描绘高山时,并不照相式地模拟某座山峰,而可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出心中想象的山峰。中国画的这种透视方法,实际上也与宗教观念有关,是受到道教宇宙观影响的结果。道家以及道教的宇宙意识,对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道教看来,“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之大“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端”(《吕氏春秋·下贤》)。人们无法直接感知“道”,但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只有通过观察和反思,才能够悟出“道”的存在。“道”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它虽然是神妙莫测的,但不具有和上帝、造物主相通的,超自然的神秘意义。面向人所存在的自然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教的这一宇宙意识,为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道”的宇宙意识,决定了人们把握宇宙方式的独特性。因此,画家力求通过描绘物像,去契合天地之“道”和表现主观性灵,而用不着靠焦点透视,来表现事物的真实性。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并非意味着古代画家在视觉观察与表现上,不具备运用科学认识的能力。早在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砖上,我们已经看到古代画家运用透视法表现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在五代、宋代的一些绘画中,也有不少作品细致、准确地描绘了建筑、机械等图像。宋代学者沈括,曾批评画家李成画的建筑物,只画屋檐,不画屋瓦的作法是不懂“以大观小”的道理,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是不懂得视觉透视的原理,而是为了突现主观心理的真实,传达心理情感,而不去表现“视觉的真实”而已。这种自由创作的观念,贯穿着中国的所有艺术,包括书法艺术在内。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清楚地看到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这一差别。他指出,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是不受西方几何学法则的束缚的。他说:“中国书法最典型的贡献,是在于它不拘泥于形式,字是书写者凭冲动自由挥毫写出来的,中国鉴赏家欣赏的就是这种在字里注入活力的笔法,他让字遵守运笔秩序,而不是几何法则。”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