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莫奈的色彩世界

莫奈的色彩世界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老秋

  

  1840年11月14日,莫奈出生在巴黎。5岁时,莫奈全家移居到诺曼底的勒阿弗尔,开了一家杂货店营生。勒阿弗尔有高高的悬崖和变幻莫测的大海,少年时代的莫奈经常逃课出去,整日眺望大海与多变的天空,并试图用画笔捕捉那些多变的色彩和线条。

莫奈的色彩世界

克劳德·莫奈画像

  在枯燥的课堂上,莫奈偷偷给老师们画速写肖像。他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态进行夸张变形,神情惟妙惟肖。当他逃课坐在勒阿弗尔港边时,见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便带着自己的好恶情绪,把他们一一定格在画面上。

  10多岁时的莫奈已小有名气,小城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小漫画家,更有上门来求画像者。莫奈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

  此时,莫奈认识了欧仁·布丹。布丹比莫奈大16岁,是个画家兼销售商,他有一家画框店。布丹为那些到海岸避暑的画家们的作品配框,并进行代售。布丹看过莫奈的漫画后,很是欣赏,认为“一看就知道,很有才华。”

  欧仁·布丹成为莫奈绘画之旅上相遇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在跟着布丹学了6个月油画以后,莫奈接受他的提议去巴黎正规地学习绘画。1859年5月,莫奈带着布丹写给巴黎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的介绍信,满怀着憧憬,从海边小城勒阿弗尔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

  努力描绘“最初的印象”

莫奈的色彩世界

苹果和葡萄

  跨进巴黎,莫奈得其所。不过,生性叛逆的他,并没有对正统的学院派表示出多大兴趣,而是流连于各种沙龙展,结交了一批个性像他一样自由的艺术家。

  在维斯学院,莫奈认识了后来成为印象派主将的毕沙罗。毕沙罗一直被后人称为“印象派的米勒”。他的画风充满一种农民的质朴与单纯的诗意。与莫奈一样,他热爱乡野与农村。后来,莫奈又结识了巴齐依、雷诺阿和西斯莱,四人志同道合,经常结伴出去写生,诗情画意的枫丹白露森林中,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莫奈一直关心的是自然给予自己的第一印象,他说:“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莫奈的色彩世界

Rapids on the Petite Creuse at Fresselines

  莫泊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活》,描述了莫奈的这种作画方法,并表示了赞叹:“我常跟随莫奈去找寻他的印象。这时候他过的已不是画家的生活,简直像追捕猎物的猎人。孩子们带着或空白或未完成的画布,踉踉跄跄地随他东奔西走。这位讨厌弄虚作假和墨守成规的画家,面对着他的画,等待着、窥伺着太阳和阴影,他几笔就把洒落的光线和飘过的云朵采集下来,快速放在画布上。我曾亲眼目睹他这样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灿烂阳光,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产生令人惊异的效果。

  1874年4月, 克劳德·莫奈在“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所举办的画展上展出了《印象 · 日出》,这次画展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莫奈的这幅画及其古怪的标题成为了印象主义这个名称的来源,实际上很多人已经把它看作是印象主义的象征。莫奈的艺术之路似乎很简单,他远离 传统题材和叙事,只关心艺术家印象和感觉的记录,他在19世纪60年代用“印象”这个词来形容他想描绘的对象,他说他的艺术就是要“将我的感觉固定下来”,他一心一意地追求他在1890年所说的“瞬间” 。他的很多画不仅表达了而且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独立性及它的悠闲、铺张、自发性和个人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来源甚至成了莫奈日益抛弃传统题材而选择自己的个人感觉的部分原因。 

莫奈的色彩世界

   印象·日出

  曾有一位评论家说,莫奈之所以从未画过他计划中的大画,是因为这样的一幅画需要将其与原来留下的风景画结合起来,而且要有深层的空间,就像一幅全景画一样。莫奈绝不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他的画反映出他决心找到一种用色块来描绘感觉的方法,而一幅突然退回到深层空间的画就使得观者无法以这种方法来观察他画中的世界。莫奈在他的格伦鲁叶系列画中使用了和他晚年时所用的同样的色彩组织原则。他迅速地将主要的色彩涂满整个画布,研究它们的层次,加以对比,使它们协调。这就说明莫奈已经有了这样的目标, 他要画出一个斑驳的画面来,这个画面上的各种颜色非常协调,能成功地表达出他对光色的感觉而不会沦为简单的错觉艺术手法。莫奈在画中的各种选择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影响,地形细节和社会细节被淡化,从而强调了这幅画是艺术家对某一特殊瞬间印象的记录。莫奈将明确的注意力放在了气氛上,不仅包括季节的气氛,而且也包括瞬间的气氛。

莫奈的色彩世界

  Water Lilies 睡莲 

  莫奈思想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开始认为感觉和印象是达到了统一的画的起源,他甚至还将这一思想贯彻到了他的作品中。莫奈早期的作品通常表现感觉的多变,而他后期的作品则透露出了艺术家对“固定”瞬间的努力,艺术家要抓住它,因为它有消失的危险,因此莫奈让他的画具有比变化和短暂更重要的性质的尝试,是出于抓住独特瞬间并给予它永恒的艺术形式的愿望。莫奈从不像修拉在他的《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中那样去定格时间。在他的画中,事物从不被表现为静止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与在19世纪的资产阶级中普遍存在的享受生存之乐的思想是一致的。莫奈认为人们应该尽量自主不受外来干涉或影响的限制,他的这一主张在他的很多画中都有所体现,他对个人主义和自主的拥护正是他所属的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起源。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莫奈的艺术不只是对个人和自发性的微不足道的颂扬,他坚决认为短暂的瞬间是生活中的价值之源。这就驳斥了要在更高的或超自然的层面上寻找价值的思想。莫奈坚持认为人类应满足于现在和偶然,而这种做法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莫奈的色彩世界

  Water Lilies 睡莲

  《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在画家的笔下,睡莲的叶子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当时的评论家评价莫奈的《睡莲》:“它们把春天俘获到画廊里。淡蓝和深蓝的水,金液一般的水,反映着天空和池岸边变化莫测的水,在倒影之中淡色的睡莲和浓艳的睡莲盛开着。绘画如此近似音乐和诗歌,谁曾见过?这些绘画中含有内在的美,精炼、深邃;是戏剧和协奏的美,是造型和理想的美。”

  莫奈献身于他感觉的行为,透出几分英勇,他暗示只存在留下的感觉,因此生活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对存留的感觉的体验。他使他的组画画法日趋完美,在处理一个特定的主题时集中精力于用最短的时间来抓住真实的、存留感觉的那些赋予了他作品价值的特色,他很少花时间去寻找引人注目的画题,相反,他关注那些 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就好像他的作品的主题一定是感觉。  

莫奈的色彩世界

  Water Lilies睡莲

  实际上,莫奈的大多数作品都不包含超自然的意义,即使是描绘鲁昂大教堂的作品,也只是着眼于瞬间和光效的微妙区别,好像根本没有标明这是上帝的居所。对称可以暗示出神的存在,而这种神的存 在则成为景色的组织者, 但观者在莫奈的作品中很少能发现这种对称的存在,他注重光的效果,却忽略了那些表明教堂是上帝的居所的细节。他画的鲁昂大教堂似乎暗示出他对上帝的信仰已被他对自己 感觉的信仰所取代,尽管感觉和生活是短暂的。艺术能从感觉中提炼出赋予感觉价值的性质,那么对于莫奈来说,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持久,而生活却不具备这种能力,莫奈的艺术只是要提炼出一瞬间的、毫无做作的美。  

莫奈的色彩世界

  Camille Monet on a Garden Bench,1873,Oil on canvas,61x80cm,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油画人物

  莫奈色彩观念的转变给艺术界的发展以全新的姿态,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前进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只是通过探索莫奈的色彩观念来关注他对色彩与光影的感悟、领会,而其他方面还有待人们进一 步体验和探讨。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