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首页 >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董世忠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浮世绘版画在日本的兴起

  浮世绘是十七世纪初期,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7),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它的渊源虽然来自原有的“大和绘”,但是它与"大和绘"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浮世绘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当时著名画家菱川师宣所作的《吉原夜宴之料理》 生动的生活场面体现了一种民间艺术的兴起,并且受到了人们的爱戴。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画面的着色,开始只有黑白两色,逐步发展为简单彩色,最后成为多色的“锦绘”。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由于著名的菱川师宣(1618—1694)的影响,出版业中心遂转移到江户,而且本来附属于原文的插图,也获得了艺术上的独立地位。师宣在一生事业里所出版的许多带有插图的书籍,都是图优于文,而且画者也自豪地署上自己的名字,不像过去所有作插绘者那样一贯用匿名的方法。这些“绘本”的插图大部分都是在吉原的花街柳巷中所扮演的爱情场面;因此他同时代的画家都称此种艺术为“浮世绘”《屏风之后》 。值得玩味的是师宣自己在画上署名时,总在他名字前加以“大和绘师”几个字,由此明确地表示出他渴望创造一种反映当时人民生活及精神实质的纯日本型的绘画,并且摆脱受到中国传统感染的各因袭画派。这一理想终于在西川佑信的一篇关于绘画的论文上得到发挥,这可以说就是浮世绘的美学基础。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伊东深水作品 

  师宣的成就大部分归功于他风格上所具有的魅力。他利用了最新技术上的改进,使他的印刷版画在质量上毫不逊于绘画本身。那美妙而正确的线条,体现出他所作女性形象的一切典雅风姿,并且由于非常巧妙地交互应用着黑白两种色调,他获得了简单但鲜明而动人的效果。他的艺术为版画的独树一帜开辟了道路;这乃是插图画得到自由发展后的合理结果。师宣所成套生产的插图版画,很快的就代替了所谓真正绘画的地位。这种新艺术的风格及其技术,在日本印刷界最初繁荣期间迅速获得进展。例如鸟居清信和他的儿子清倍及清信二代等都发展了师宣的艺术风格,而且特别强调其线条和类型化作风,尤其当他们描绘歌舞伎演员像时更是如此。他们的后代和歌舞伎剧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演员画像中那种做作的表情一直继续下去。后来这画题即被版画家所吸取。其他还有许多浮世绘的“原始”画家们都可为他们自己优美动人的 艺术风格而自豪;例如奥村政信《江户名妓》 、西村重长《福神》 ,以及代表京都派的西川佑信《冬愁》 等。由于这些艺术家们的努力,使得印版技术得到长足而合理的进步,特别是应用色彩方面。为了适合社会上广大人士所要求的鲜艳悦目的颜色,师宣自己曾实验在印好的画上用手工添着色彩。在他去世不久,他的画友们才利用一种在黑白版画上加几点简单的桔红色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技术,所谓“丹绘”,在十八世纪初期十分流行,并且成为鸟居家族最早画家们所制作的精美版画的特征之一。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然而当时社会人士和甚至画家们自己都认为这些仅用墨刷以及简单色彩的版画,乃是印刷上的主要缺点。因此宫川长春和他的弟子们都忽略了印刷术,而专心致力于绘画美女,这样可以使他们有随意应用丰富的色彩的余地。但是出版家和艺术家们仍然继续寻求一条用木版印刷彩色图画的方法。开始是在黑白版上增加了几种颜色(玫瑰红及豆青),一种颜色由一块木板来印,这些木板都用一个标识所谓“见当”来校正,使彼此完全保持正确整齐。这一技巧,即所谓“红折绘”,起初在1745年前后仅用以印刷奢侈的日历,不久即为商业印刷所采用。它继续流行了将近二十年,又增加了新的颜色(紫色和黄色),遂渐为全色印刷的充分发展准备了道路。在这时期的画家中,石川丰信值得赞扬的是发掘了这技术的各种可能性,即有时加上美妙和谐的鲜明色彩,正适合他那温柔而富有吸引力的艺术风格。

  经过一个世纪之久的进展后,日本终于在技术及美术方面得到完美的多彩印刷,名为“锦绘”。这成果是由一小群艺术爱好者、手艺人以及一位画家的合作。由于一位有才能的艺术家、最优秀的雕版师兼印刷师,并对“红折绘”艺术有透彻了解的铃木春信(1725—1770)的合作,这一事业遂达到了惊人的效果。那瑰丽的色彩,其范围之广泛,大大提高了春信的优美设计,所印出作品的美丽程度,远超过了以往见过的一切《风流四季哥仙二月》 。这种新产品受到一般社会人士的热烈反应,因为它获得的效果使人联想到灿烂的锦缎,所以称之为“锦绘”《阅读信件的男女》 。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由于这样的版画得到大众的赞扬,更使春信受到鼓舞而不间断地继续工作,直到1770年他逝世时止,共留下了六百多套木版,都是在六年之间制作的。春信的美丽的人物绘画上的背景,无论是室内或室外,都浸于一种抒情风味及诗的意境。他用着或相调和、或互成对比的丰富色彩,表现出相应结构的每一细节,达到纯粹画意的效果。春信的具有根深蒂固的日本精神的艺术,对明和时代(1764—1772)的版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浮世绘的几代画家

  另一位伟大的画家鸟居清长(1752—1885),其艺术风格是由安永时代(1772—1781)的写实主义形成的,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优美秀丽的新形式。他画的美女都有秀丽匀称的体态及文雅的外表,背景一般多为自然景致或幽雅的房室内部,造成一种介乎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可喜的折中形式《入浴》 。所取的背景虽然含有某一季节的诗意,由于此时印刷技术的进步,他的作品乃以色彩鲜明而和谐著称。人们不禁感到,这种艺术的匀称、明丽的风格,可能反映了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和他一生中平稳无忧的经历;他出身于一个书商的家庭,后来渐成为鸟居家族画派的首领。作为一位技术精湛的设计家,清长并不满足于“锦绘”的尺寸有限制纸张。他第一个设想出那巧妙的意见,就是将几张纸平行或垂直的拼合起来,获得一幅巨型的构图,而每一小部分分开后都自成一图,所谓“续物”。

  鸟居清信是鸟居家族的早期画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受师宣的影响很大。他的作品内容多是反映歌伎舞台人物,在表现上常以黑白稿为基础,再施以暖色调。也是当时很风行的一种风格《歌舞伎演员》 。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喜多川哥磨(1758—1806)是这个时期的又一位重要的画家。在他的艺术中又找到了新的面貌。他的一位朋友茑屋重三郎发现了他的才能,他早期的作品,巧妙地表现了妩媚的少女们聚集在优美的环境中《出游图》 ,他早期追随着鸟居清长所开辟的艺术道路的,在18世纪90年代,哥磨创造了一种“大面部”有特写形式的新的画面图式,一改浮世绘的绘画面貌,使画面具有一种冲击力量。在他的作品中女性美丽的面孔被强化了,是这一时期的重大突破。“大首绘”这种新的构图形式使画面的内容都集中在面部及上半身的新画法《高名美人六家撰》 ,确定了他的绘画艺术在日本浮世绘的位置。他努力不懈地描绘着女性美丽多姿的形象,所取的模特儿不仅是所谓的“温室中”的夫人小姐们,还有不同年龄和各社会阶层的所有女性。

  在这里哥磨很巧妙地利用了一种技术上的改进。在铃木春信的时代,“锦绘”这一新的绘画面貌要求使用能经得起连续印刷质量优良的印刷用纸。厚而白净的“奉书”纸解决了这个问题,柔软而又富韧性的纸张,使印刷品的色彩更加明丽。如果表现白色的东西,例如白雪,只要印出其轮廓就可以了,即所谓“空押”。哥磨尽量利用纸张质地的特点,有时他不顾日本传统的画法,甚至废除了外形轮廓——先是取消面部轮廓,后来身体的轮廓也被他削减掉了,只单独用颜色来构成形体,形成一种色块的对比关系。新颖的表现形式使他的许多学生们在整个十九世纪一直都继续致力于传统的美女版画,但是再没有与这个时期的艺术形式上所获得的高度成就相抗衡的了。

  以时装美女及演员肖像为主题的日本版画,在十八世纪末叶达到了最高峰。但并不能说这就是结束。它还要在另一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就是风景画。这时的版画设计家们,抛开了那些至此为止还是他们的灵魂之泉源的娱乐场所及歌舞伎剧院,这也就是他们的艺术称为“浮世绘”的由来,而转向一个为人所共有的更稳定的世界了。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葛饰北斋(1760—1849)是这个事业的开拓者,他常比喻说,“我是在五十岁时降生的”,这意味着他在艺术上刚刚开始还需经过漫长的历程,为他在十八世纪末期的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好了精神准备。他生长在江户东郊,因此他从未失掉“葛饰地区的农民本色”;他没有江户资产阶级的那种绅士风度。在作了一些手工艺劳动以后,他于1778年进入胜川春章的画室,一段时间后,他离开了画室,因为受欧洲绘画的影响,又专心学习狩野派及宗达——光琳派的技法,甚至还学习了荷兰的版画!由于和西洋艺术的接触,决定了他在表现艺术形式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九十九里地引网》 。尤其是其中透视法的规律,对那时期的日本画家们发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圆山应举就是其中之一。有的用“漆绘”形式的美术家们已经试作了一些初步、简单的透视法风景画,称之为“浮绘”。

  他在1814年出版了著名的《北斋漫画》,这是一部绘画大全,这部大全集中了他这一时期的全部重要作品,也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最后他刊印了第一套富士山图画《“富岳卅六景”凯风快晴》 。

  就在这一时期,他艺术的至高权威受到一位意外成功的青年安藤广重的挑战。他在1833年出版了《东海道五十三次》,(连接江户和京都两城的一条风光明媚的东海道上的五十三次驿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伊东深水作品

  安藤广重(1797—1858)他开始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后来进入哥川丰广的画室。于1832年,他得到陪同将军的使者到京都皇宫去的机会。旅程来回经过东海道驿路,他非常勤奋,沿路搜集了许多风景素材并画了很多草图。由此获得的经验,从而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二年保永堂出版了《东海道五十三次》、《二丁町芝居图》 ,即体现了他的全部绘画能力。与北斋的生动活泼的绘画面貌相反,广重是用秀丽的笔致及和谐的色彩,表达出笼罩于典雅而充满诗意的幽抑气氛中的大自然,—种完全柔和抒情的境界《大桥骤雨》 ,广重更知道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他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总是和人物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富有诗意。在广重的艺术作品中,大部分是他对天气变化及季节转换的画面描写,他的作品显现着对大自然的变换的敏感,和平安时代“大和绘”的抒情风景画联在了一起。广重在浮世绘的艺术中所享有的名声比北斋更为显赫,也鼓舞他继续出版了成套的山水、花鸟画作品,直到他去世时已完成了四十套东海道驿路的风景画。

  在日本德川幕府的长期统治已接近尾声时,封建政权已经不能应付它所面临的国家混乱:经济上的困难,恢复皇权的运动。时局的动荡不安,使得人们、特别是江户的居民,多去寻求短暂的欢乐和刺激作为慰藉。那些描绘高等妓女及演员的“浮世绘”版画,正好是“浮华世界”的一面镜子,忠实地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情。但是日本版画此时终于失掉了十八世纪的优雅及开豁的设计,而堕入色情的表现。由于大量的印制,使它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所用的材料上都遭到致命的衰退。尤其是红色和蓝色,到后来在描绘美女及演员的版画里,已变得庸俗而粗鄙了。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日本浮世绘版画在十九世纪中叶达到了发展周期的尾声,这时它开始在世界的另一方、特别是在法国引起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的兴趣。尤其是对印象派画家们的影响,可以有趣的看到,从这“日出之国”传来的“奇迹”燃烧起马奈、莫奈、德加、惠斯特莱、高庚以及其他许多画家的热情。浮世绘版画的艺术形式虽然发展了二百余年,但在世界的绘画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面貌和东方的审美情趣影响了各国很多艺术家。即便是在20世纪日本的很多绘画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的绘画艺术仍然相承着他们的传统艺术韵味 。

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

浮世绘绘画

节选自《世界木版画的历史与发展——二十世纪欧美及各国的木版画》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