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 >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周文昭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展览海报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琉璃牌楼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辟雍


  京城之秋,古槐环绕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绣像儒风——孔子及弟子画像石拓片展”,这个展览,吸引了无数热爱古代艺术尤其是汉代艺术的观众,甚至有观众接连三天在拓片前细细观摩,更有专家前去伫足赏鉴,良久不去。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眼睛,撞击着他们的心灵?我们特邀博物馆馆长吴志友先生,为您谈一谈汉画像的诸多故事。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射鸟图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见老子 狩猎 牛耕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见老子 狩猎 牛耕局部一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见老子 狩猎 牛耕局部二
 

  中国书画网:这次展出的80余件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的拓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欣赏,您认为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吴志友:在汉代以前,比如说商周,器物上大量的纹饰也很美,但是这不是专门记录生活场景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更多的是反映在陶器上、青铜器上和玉器上。作为一种全方位反映人类活动场景的艺术,集中在汉画像砖上或汉画像石上。
 
  中国书画网:您的意思是艺术在汉代以前的这些材质上反应的只是一部分的人类生活场景。到了汉代,才出现了全面反应人类生活的汉画像砖或汉画像石?
  吴志友:是的,汉画像不仅反映了汉代的人类生活场景,也包括汉代以前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比如说反映“老子与孔子”的关系,“问道”、“问礼”这些场景,反应生活的,比如说歌舞升平、各种礼乐的,还有政法方面。反应军事上的题材,比如驾车、射箭、战争等等。它们全方位的记录汉及汉以前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通过刻在砖上、石上记录下来人类的进程,这个非常吸引人。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汉画像在中国绘画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问礼 力士 泗水捞鼎

 

  中国书画网:这次展出的汉画像石中出现了汉隶吗?

  吴志友:出现了一块带有篆刻铭文的汉画像石拓片,铭文所采用的书体就是汉隶。主要还是绘画、雕刻,而且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和治印有密切的关系。汉画像的画面极为生动、精致,很有趣。
 
  中国书画网: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出现在汉的哪一个时段?又消失于什么时候?
  吴志友:应该是在汉初就出现了,这样持续了三四百年的时间,但是并不是说汉代结束了,画像砖、画像石就消失了,它还有一个延续的过程。
 
  中国书画网:那么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的数量应该是大量存世的。四川、山西、陕西、甘肃都出现过大批汉画像,就是说凡涉及到汉代的统辖领域的地方,都会出现汉画像吗?
  吴志友: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作为一种丧葬礼仪,出现的范畴是广泛的。汉代崇尚厚葬,事死如生。在他们的想象中,人死了并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要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汉画像的出现,也适应了汉代丧葬的习俗和审美要求。
 
  中国书画网:这个解释角度很新颖。那么汉画像是应运而生,所以它是为逝者服务的,并不是给世人观看的。
  吴志友:是的,汉画像是给逝者观看的,到了另一个空间,供他们去审美,去欣赏。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见老子 龙鱼拉车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圣贤图

 
  中国书画网:那您认为汉画像的艺术性怎样?
  吴志友:这些绘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比如反映的“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一些场景,有些上面标注了文字“老子”、“孔子”,就是榜题。当然,这也是汉代人想象中的孔子和老子,也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记录。老子、孔子作为圣人,他们的衣着、神态、身高、相貌,也是传说,根据传说工匠自己加工创作而成的,但是这些事情是真实的。

  中国书画网:这次展出的汉画像砖、汉画像石拓片来自于沂南博物馆。沂南地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150公里左右,汉代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春秋时期二百余年,关于孔子的传闻在民间应该相对真实。
  吴志友:而且与孔子同一时代的沂南地区,是一个文化重地,孔子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有文献记录的七十二贤者中,有二十几人就是沂南人。因为汉画像石、汉画像砖的内容特别丰富,我们按照孔子提倡的礼乐文化,做了适当的提炼和分类,比如将其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部分,让观众看起来更容易分辨和接受,虽然有时候这种分类和解释有一些牵强,但是作为一种对观众兴趣的引领,便于他们走进汉画像,不失为一种策略,这样也更便于引导观众接受儒家的一些核心思想。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车马出行图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车马出行图局部1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车马出行图局部2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车马出行图局部3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车马出行图局部4

 

 
  中国书画网:汉画像的内容有很多关于礼乐、生活的部分,观众喜闻乐见,但是里面的一些军事内容他们能够接受吗?
  吴志友:其实他们的出行图里绘画的马车,骏马飞奔的姿态是很震撼的,活了!马的各种造型,各种表情,都让人震惊。马的体格彪悍,而马蹄子相对而言就细挺,这是因为工匠们要表现马飞奔的那种速度感,让你分辨不清,马蹄前后飞快交错时的真实的形象。如果没有汉画像,我们只是通过出土的车马坑,也能看出汉代马匹的形状,但是,你脑海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而汉画像弥补了这一点。
 
  中国书画网:汉画像石、汉画像砖的使用是汉代一种普遍的墓葬习俗吗?比如普通人家的墓穴里采用的砖石,也雕刻画像吗?
  吴志友:普通百姓一般是用不了汉画像砖、汉画像石的。在汉代,丧葬是有一定规制的。不同等级的人去世以后,丧葬所使用的塟具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棺材,天子是七重,诸侯是五重,大夫是三重,士,再重:一棺一椁。士,至少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或者小官吏。至于乡绅富商之类,基本就是一重棺,顶多是棺材木料的不同,就是富人与穷人的区别。但最不堪的,连棺材也置办不起的,一张席一卷,就入土了。
所以说,只有富足一些的人的墓葬才会有画像砖的出现,因为要有成本。请人篆刻,请人烧砖等等,都需要支付费用。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太可能置办起的。
 
  中国书画网:去年出土的海昏候汉墓,应该是规制极高的墓葬,里面是否也有画像石。
  吴志友:海昏候已经到了王侯的级别,而且是废帝,规制介于天子与诸侯之间,里面的画像石应该属于相对不值一提的普通建筑构建了,因为其他的大量的金银器、漆器、青铜、玉器更为珍贵。

 
  中国书画网:那么,规制高的墓葬里的壁画或者是画像石,内容理应反映的是贵族的日常生活,而低等级的画像砖,内容多取汉代富裕一些的人的日常。是这样吗?
  吴志友:是的。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与项橐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师项橐

  中国书画网:在出土的众多的孔子见老子这样的汉画像中,如果没有榜题,如何鉴别所刻人物就是孔子和老子呢?
  吴志友:这要根据人物所处的场景,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姿态去判断。

  中国书画网:如果几块画像的场景类似,就可以判定属于同一类故事吗?如果是另外的事情呢?这个会出现误判吗?
  吴志友:其实,我想人们在欣赏汉画像石、汉画像砖拓片艺术的时候,大部分的作品是没有榜题和解说的,这个根据个人的学养背景去想象和揣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孔子问礼
 

吴志友:汉画像中的马,活了
敬老图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