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 > 20世纪的山水和彩墨风景(四)

20世纪的山水和彩墨风景(四)

来源:水墨评论 作者:郎绍君

  以写生为主要手段的新山水画

  50年代后,画家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变--由自由职业变成了由政府统一管理支配的公职人员。艺术市场和私立美术学校也没有了。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画家们有组织地上山下乡;在“改造思想”、“改造旧国画”和“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口号下,画家们都力求破旧立新。而“为祖国壮丽山河立传”、“表现社会主义山水新风貌”、“表现新的思想感情”等,则是山水画家必须追求的目标。新的山水作品把山水与工地、水库、厂房、高压线、铁路、火车、汔车、梯田结合起来,或者画井冈山、延安、毛泽东诗词等等。在表现上则增加颜色,改水墨为青绿,把山水画得工整、漂亮、美丽,必要时点缀上工、农、兵人物,有时再配以招展的红旗、劳动场面等。在画法上强调写实描绘,在趣味上强调通俗好看,在表现上强调正面歌颂,而摈弃荒寒孤寂的文人境界。约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批新的山水画家和山水画出现了,如赵望云、李可染、关山月、石鲁、钱松岩、傅抱石、宋文治、魏紫熙等。代表性作品有《江如多娇》(傅抱石、关山月)、《移山填谷》(李硕卿)、《南泥湾途中》(石鲁)、《红岩》(钱松岩)、《万山红遍》(李可染)等。

  钱松岩(1899-1985年)江苏宜兴人,幼从父学书画,后受教于胡汀鹭。历任苏州中小学及无锡美专教职,40年代以卖画求生。50年代中期入江苏省画院,60至70年代,以画具有革命纪念地和建设新貌、赋予山水作品以适时的政治意义而受到推崇,是60-70年代重视写生、紧跟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山水画”的突出代表。历任江苏画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晚年作品题材趋于广泛,不再刻意追求政治意义,笔墨也更趋老辣。

  李可染(1907-1989年),最初从徐州画家钱食芝习山水。继而先后入上海美专师范科、杭州艺专研究部学习中西画。抗战期间在政治部三厅作美术宣传工作,1943年任国立艺专讲师,专攻写意人物和山水。其时喜石涛、八大,行笔迅疾,墨气淋漓,是典型的传统写意山水。1947年拜齐白石为师并向黄宾虹请教画法。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他以“深入生活”、对景写生的方式探索山水画改造。他的写生舍弃传统程式,吸收素描与水彩的因素,追求刻画的真实与丰富;多用积墨法,表现光,慎用颜色。在大约十年的时间中,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十数省区及前东德各地,画了大量写生性创作,形成了他浓密深秀的个人风格。60年代后回到画室,写“胸中丘壑”,渐与写生拉开距离。李可染将真切的视觉感受与丰富的笔墨层次统一起来,表现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但又没有远离传统,成为革新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他的学生黄润华、张凭、李行简等,都长于山水写生,画风近于乃师,被称之为“李派”。

  约与李可染探索的同时,西北画家赵望云、石鲁等开创了长安画派。赵望云,河北束鹿人,约30年代初,靠自学和农村写生成名。抗战后期定居西安。他的作品,由描写关中农村景色,到表现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山水,风格素朴,富于生活气息,开长安画派面向西北景观之先声。晚年更注重笔墨,自然真率,拙稚醇厚。他的弟子,有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石鲁早年从兄长冯建吴学画,抗战初投奔延安,在陕北从事木刻、年画、洋片创作。50年代初重操国画,并受到赵望云的影响,致力于以笔墨方法表现新生活,创造新意境,表现新情感。石鲁才华横溢,好读书、肯思考、眼界开阔,有多方面的文化素修,是以山水形式刻画黄土高原的开拓者。其作品,巧于构思,视角新颖,多采用色墨相溶、泼写结合的方法,苍雄高亢,富于内蕴。石鲁重视写生,但不强调写实描绘,而更重视想象、立意和造景。文革期间受迫害,一度精神失常。在艰难的岁月里,仍作画不辍,画风变得怪异,笔墨尖利乖张,如刀痕斧迹,适足表达一种崛犟不屈的气格。

  李可染、石鲁之后,张仃以焦墨写生进入山水画坛。他年轻时曾就读于私立北京美专,后在南京、上海从事漫画创作,1938年到延安,先后任职于鲁艺美术系、东北画报社、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58年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50年代曾与李可染一起探索中国画写生,后因专心工艺美术及行政工作而中辍。70年代后重新拿起画笔,数十次往太行山及西北各地写生,在画法上他不取旧程式,注重写实性,坚持焦墨方法,笔力沉凝苍劲,把北派之刚硬强悍画风推到了一个极致。

  以写生为主要手段的新山水画有众多继承者:大凡50-70年代美术学院毕业生,都有素描功底,也习惯于“写生-创作”模式。但他们大多长于画眼前山川而弱于写胸中丘壑,强于对景描绘而弱于想象、创意,善于叙述描绘而乏于写神表现,作品常处在止于描绘景物的“写生状态”【注16】。这是以西方美术教育改造中国画教育的负面后果。山水画界对此尚缺乏认真的反省。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