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艺术家动态 >  造化心源别有天   ----翁芳友书画浅说

 造化心源别有天   ----翁芳友书画浅说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陈克年

  造化心源别有天

  ----翁芳友书画浅说

  陈克年

  翁芳友是一位颇有抱负的优秀青年书画家。我这里说的“抱负”,当然是从文化和艺术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以一种市俗的标准来衡量与考察。在我们的现时生活中,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标准可能更多的是以身份与市场论——显然,这不是一个适合所有艺术家的客观标准,身份的显赫与艺术未必会划等号。在与翁芳友不多的几次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对文化与艺术的敬畏与虔诚。

  在他身上,有着一种文化人所珍贵的书卷气质,这种气质正是我们当下书画圈中所缺少的一种可贵的东西。同时,他的笔下又有着一种鲜活而不乏谨严的笔墨,无论绘画与书法,已然有了上佳表现,风采别具。

  芳友对绘画有着更多的付出与期待,特别其对中国画的深入理解和创作实践,因此,他能从中国画的文化立场出发,特别强调传统笔墨精神的表现,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以繁密精致的笔墨与追求诗意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从而体现出优雅而精细的趣味。根于经典却又超越经典。”这是他的艺术理想,显然,他也一直在坚持着这样的努力。同时,有一点非常可贵,就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他要求自己须坚持独立的人格与思考。所以,他不去追逐时尚与流行的画法,而是坚持深入传统,深入生活,这一点显然不是沽名钓誉的作法。在他的作品中,无论巨制还是小品,每一幅作品都非常地耐读,别有一种虚灵的意境。

  归结来看,芳友的画作有三大特点。一是有理气。中国山水画,因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决定了绘画的理法,强调的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了这种关系生成发展了丰富而深厚的笔墨语言。清人秦祖永《桐阴画诀》中有言:“画中‘理气’二字最须参透,有理方可与言气。有气无理,非真理也。理与气会,理与情谋,理与事符,理与性现,方能摈落筌蹄,都成妙境”。芳友的画,显然富有这种“理气”,高山流水,光风霁月,处处生动有致,笔笔挥写匠心。二是富文心,他的画中,没有那大刀斧的挥运,总是以一种温言文尔雅的描绘抒情状物,因而他的笔下自有一种恬静与安然,山重水复,闲云舒卷。虽然面貌还是古人的面貌,但其中的情感已经有了现代人的思索。我相信这与他的阅读有关,一个能静心思考的读书人,在他的笔下,一定不会是那放浪形骸的狂放,而会甘心沉醉于那种纯粹安静的表达状态之中。三是有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艺术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思想情感都无法脱离生活。当然,艺术决不是生活与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了特定的审美与情感意义。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书画艺术的笔墨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点线的表现甚至不必傍人樊篱,亦不屑与人争名逐利,做学问就不要,而要时时自省内修。是书法创作成败的关键。虽然气韵本乎游心,但是神采生于用笔,书画家得有一定的笔墨功夫,其画方能精妙。”显然,他的作品中就有着这种高度的审美自觉与深刻的生活体验。

  芳友的书法取法古人,又有较好的悟性和勤勉苦练,使其自小就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童子功,后来又就读于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可谓一日千里,有了破茧化蝶的飞越。他认为:“艺术除了需要个性、风格还需要难度,更需要别人难以达到的笔墨技巧的难度。而娴熟、精湛、出人意料的笔墨深度很少有人涉及,这也是当代大多画家流于平庸的根本原因,也是魏晋书法精义式微的无奈。”他的书法,讲究用笔的转承起合与精到,在每一个提按过程中都会显得精心与训练有素,他有着很好的控笔能力。所以,他的笔画不致于荒率与失控,同时又有着一种帖学传统中的流美与潇洒,文质彬彬,可谓信手间春花满枝,风采怡人。与时下很多从事中国画的画家相比,他的这种对书法的深度理解与热爱将会给他的绘画注入许多崭新的趣味与意义。

  芳友刚过不惑,可谓年富力强,他坚持理论与创作同行,以理论指导创作,以创作体悟理论,使二者相互支撑、相互补益。坚持造化与心源互参,在深入造化的同时思考,在寻觅心源的过程中锤炼。我们期待芳友能深入传统,放眼湖山,创作出更有生活更有品位的佳作。

  陈克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