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李虹霖 收藏 秋拍

首页 > 艺术家 > 展览 >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主办方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生长”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可能。

  “东方根性”,不是简单回到传统,而是要回到汉文明开疆拓土之初的那种精神与元气;回到“日三省吾身”的那种教养与修身;回到《溪山行旅》的那种宽广与雄健……这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根,一种文化血脉上的皈依。是要真实的在当下语境中完整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将要走的路。这条路,必然不能也不可能重复西方。

  “创造是最好的继承”,针对于当下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明天也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特别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其核心的部分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开拓出新的既具有东方美学根基,又具备当代特征的艺术面貌。

  我们本次展览选择的艺术家,在自身的观念与艺术创作中,超越了对中西方文化简单的二元对立,也并非从艺术媒介、形式上进行简单的“中西融合”,而是在精神层面上重拾传统文化的魂魄,在文化层面上深刻思考中西方之间文化上的交流与转换。

  艺术家们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中,自觉地将这种“东方根性”融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或是与之展开碰撞的时候,必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将点燃艺术家的个性与创造力,释放一个时代的表达激情!

  今天,我们正在碎片化的现实中努力重新建立一个有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当下的完整坐标!

  展览策划:《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展览地点:现•实空间

  座谈时间:4月23日14:00

  开幕时间:4月23日15:30

  联系电话:010-84599271 15222787852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时尚设计广场C座106号[现•实空间]

  参展艺术家:白明 、戴士和 、戴光郁、黄志琼、吕中元、李荣林 、彭斯 、谭平 、谭勋 、王易罡、许江 、夏福宁 、张杰 、赵露 (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

   于海元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一个国族的文化认知总是与其对自身地理位置的想象有关。中国的传统地理想象是“中央之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后来“东方”称谓的兴起,已经预示了一种视角的转换,在“殖民”与“后殖民”还毫无征兆的时代,“东方”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对于“西方”的“他者”存在,成为了欧洲人站在伊斯坦布尔的城墙上向东眺望与想象的对象。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觉醒。也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方睡狮已经苏醒”。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就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观看,而成为了一种对自身身份特征主动地觉醒与认定。但此时的觉醒,已经无法逃离西方强势文明的影响波及。在外来力量的催化下,传统文化开始了其艰难的现代型转化历程,并一直持续到今日。我们应该从这一大的文化框架下去看待艺术家今天的文化与历史使命。

  与一百年前不同的是,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再单纯追求现代性,西方世界基于其在追逐现代性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其内部进行了调整,一个基于多元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格局看起来正在成为被青睐的对象;与此同时,商业作为政治与军事之后更具世界性垄断与扩张的力量,又在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面貌不断拉平;战争、污染、人口爆炸、民主、反恐等等世界性的问题,摆在所有不同肤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人们面前,亟需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面对着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源于传统,因此我们必须一方面拥有全球化的当代视野,另一方面也必须回到自己的文化脉络中,在完整的认识、梳理自身传统根源的前提下,找到一个今日可供选择的替代性方案。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失去了当代的全球化视野,就极易陷入民粹主义式的封闭与盲目;如果没有对自身传统根基的延续与坚持,无根的思潮就会将我们的思想卷入混乱,甚至成为一种对“他者想象”的主动迎合。

  因为中国在近代屈辱的被侵略历史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传统极易被看做是保守、封闭的代名词,这一思想的余波今日仍然存在。但作为事实去看待的话,却未必能够成立。英国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贵族传统,可能就不会最终建立议会民主制度;没有非洲木雕,可能就没有毕加索的立体派;没有波斯细密画,马蒂斯的画风可能也非今日所见;更不用说,在“儒家文化圈”文化传统保留更好的日本与台湾,都建立起了非常成功的民主制度……这些例证都表明,传统与现代,传统与当代并不天然为敌,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完整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传统中能为今日所用的有效资源。

  当然,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面临着当代的问题。这不可能完全依靠传统的力量,而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是最好的继承”,针对于当下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明天也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特别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其核心的部分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它不但是个人情感与文化判断的产物,同时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使人们得到启发。因此,个体的觉醒也就成为了“传统激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回到东方”,并不意味着回到水墨;也不是回到书法;更不是回到“子曰”,而是要回到汉文明开疆拓土之初的那种精神与元气;回到“日三省吾身”的那种教养与修身;回到《溪山行旅》的那种宽广与雄健……这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根,一种文化血脉上的皈依。

  “生长”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可能。当代的艺术家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中,自觉地将这种“东方根性”融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或是与之展开碰撞的时候,必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将点燃艺术家的个性与创造力,释放一个时代的表达激情。但愿这不是又一次“文化复兴”的美丽想象。

  《库艺术》长期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价值标准的建立,在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之中,逐渐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要想真正摆脱西方模式,必须在当代语境下,与传统文脉发生关系,回答普世性命题。这就要求艺术家既应该具备广博的视野,也要有对自身文化全面深入的认识。但这一基础工作在现在看来做的还不够,有时资讯媒体的发达反而对我们真正的认识与学习是一个阻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多年来的交往与探讨,也确实让我们从一些艺术家身上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与希望所在。正如《库艺术》40期“魂兮归来”专题文章中所说:“我们关注的艺术家,正是在自身的观念与艺术创作中,超越了对中西方文化简单的二元对立,也并非从艺术媒介、形式上进行简单的‘中西融合’,而是在精神层面上重拾传统文化的魂魄,在文化层面上深刻思考中西方之间文化上的交流与转换。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在更为广泛的艺术视野中重新认识传统,理解传统,‘激活’传统,并通过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开拓出新的既具有东方美学根基,又具备当代特征的艺术面貌”。这是我们所认定的一条道路,我们愿意在这条道路上,作为一个观察者、参与者,与诸多的优秀艺术家、同行们一起走下去。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第一回展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