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收藏 拍卖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艺术家 > 访谈 > 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展览的机会很少

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展览的机会很少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展览的机会很少

 

  (注:诗蕾,英国剑桥大学性别研究专业的研究生)

  诗蕾:你怎么看待“女性主义艺术家”这个称呼?您认为为什么有些中国的女性艺术家拒绝这样的标签?

  佟: 女性主义作为人类共同的话题与经验,已经成为全世界两性文明生存的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经历的两次浪潮,从十九世纪争取女性的工作权、教育权、政治权和选举权到二十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的发生,把争取女性的权力到批判性别歧视以及男权主义等等列为主要议题,可以看出政治诉求是女性主义运动的核心。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主要发生在二十世纪的9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西方艺术思潮的不断涌入,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形态也开始出现。其中,反思女性在历史与现代的生活处境,批判男性中心主义成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中国89大展中的肖鲁行为艺术作品《对话》,以枪击“电话亭”的艺术方式表达了对两性交往困惑的一种女性主义艺术的立场。作品源自于肖鲁的性别伤害,就这件作品本身来讲,这是一个女性主义艺术。肖鲁在后来的作品中也涉及到了关于女性性别的话题,也可以称肖鲁是女性性主义艺术家。但是肖鲁也做过跟女性性别无关的作品,如行为艺术作品《开关》、《洗钱》、《人》等等。可能女艺术家一生创作中做过几个关于女性主义艺术的作品,但是也有其它艺术形态的作品,一个艺术家终其一生的创作呈现出文化维度的多样性,所以,最好不要为女艺术家的身份标签化。作为批评家,我首先反对将女性艺术家标签化,无论是“女性艺术家”还是“女性主义艺术家”称谓的标签化都是不可取的。很多女艺术家反对女性主义艺术家标签化也是有道理的。我认为,尊重艺术创作的逻辑更重要。

  诗蕾:根据你的经验,你是否觉得女性艺术家在她们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一些不平等的对待或者是因为她们的女性身份获得额外的优势呢?

  佟:虽然我反对女性艺术身份的标签化,但不等于反对艺术家创作涉及到的女性性别伤害的话题。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一个男权制国家。中国女性性别的伤害从历史到现当代依然很严重。女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平权,但是在中国被污名化了,好像一提到“女性主义”就是在和男性“夺权”。女性主义关于“平权”的主张,就是要消除两性之间存在的歧视与被歧视的问题。目前的中国,仍需要女性主义或者女性主义艺术反思女性历史与现当代所遭遇的问题。虽然今天的中国艺术高校招生没有男女之间的性别歧视,但是女性在毕业后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参加展览,也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几年前,我遇到一个艺术院校正在读博士的女生,她对我说有一个画廊老板要给她做展览,但是有一个条件是做他的“情人”,这个女博士生拒绝了。前年我为一个女艺术家在北京做了一个展览,这个女艺术家对我说:“佟老师,找你为我做展览是因为你是女性批评家,我不会遇到“性交易”的问题。”以后我陆续遇到几个女艺术家都遭遇过“性交易”的问题,或许“性交易”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也是美术界女艺术遭遇的问题。至于因为女性身份而获得额外的优势我还没听说过。

  诗蕾:你觉得中国男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比较大的不同点吗?

  佟:我同意这种看法,即“没有男性艺术家,也没有女性艺术家,只有艺术家”。男女在艺术创作上本质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我们的艺术价值判断的思维定势总是喜欢要把艺术家按照性别分类,问题出在评价体系上,而不是艺术家。不否认女艺术家用了一些女性“材料”或者女性“身体”进行创作,难道男艺术家没用过女性材料或者身体创作过作品吗?比如安格尔的《大宫女》、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不能应为他们用了“女性身体”,就成为了“女性艺术家”了。所谓“女性艺术”家或者“男性艺术”家是个伪命题。

  诗蕾:如果有,你觉得这些区别是什么呢?(主题,选用的材料等等)

  佟:西方女性主义认为,把男性与女性定义为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为两性性别的社会分工带来了政治上的分野,导致着男女两性在二元对立中形成性别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女性长期处在被压迫的地位,所谓私人领域基本上是女性与她生育及家务有关。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女性艺术家创作更喜欢和自己生命经验有关的题材,而选择母亲、儿童等题材的原因。男性艺术家创作和政治、社会等话题有关。这不是男女艺术家的创作宿命,而是世俗不平等观念造成社会分工带来的文化体验上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

  诗蕾:您在《女性艺术是个悖论》这篇文章中提到过陶咏白先生的一个观点,从女性自觉走向女性自由,那么您认为在当代中国,当女性艺术已经开始跨越性别的界限,是不是已经不需要特意去强调女性艺术家这个群体或者女性艺术?

  佟:陶咏白先生提到的“从女性的自觉走向女性自由”话题,是针对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然而,三十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女艺术家在创作中经历了从女性意识到超越女性意识的过程。但是美术批评界却把性别意识的假想设定为女性创作动机的固有化,针对女艺术家的创作抛出了许多亘古不变的性别话题,如女性意识、女性视角、女性经验……等等。只要有点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创作选材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生命体验而定,所以任何生活、生命现象都可能纳入艺术家的创作题材的范围内,这其中包括具有女性主义艺术特征的艺术题材,除此以外还有环境问题、人性问题和种族问题等等的艺术题材。女艺术家的视角的多维度就在于,性别的话题不是创作的唯一主题,刻意强调女性艺术家的群体或者女性艺术概念,无疑是重新回到女性性别歧视的原点上。

  诗蕾:“您说“艺术生态的政治是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否可以阐述一下这句话的内涵?

  佟: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适应于艺术领域。当我们在强调艺术生态的政治性时,实际上在强调艺术多样性的权力话语。女性艺术家创作的多样性表达权力话语,不仅包括女性历史以及现当代遭遇问题的反思,也包括对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思考,继而转化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创作中的开放、多元的艺术生态视角,对中国女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

  诗蕾:你怎么理解中国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艺术?

  佟:中国语境的女性主义艺术反映的不仅是一个艺术创作的着力点问题,也是一个地缘政治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性的地缘政治与文化生态面临着挑战,如何通过审视自己的历史与现代社会的问题所在,是中国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媒介的方式也很重要,媒介的观念运用将有助于中国语境的艺术表达,同时有助于确立艺术家的文化身份。由此可见,文化身份和艺术表二者的有机的融合,是获得“中国语境”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中国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艺术的优秀作品还是太少了!

  诗蕾:“女性主义艺术”的概念在90年代的中国开始发展,但是为什么在那是没有非常盛行?

  佟:任何主义特征的艺术都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权力话语策略。女性主义艺术是阶段性的策略,只要有女性性别歧视的话题,就有质疑或者批判造成女性性别歧视的社会现象的女性主义艺术出现。当女性主义艺术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人文倾向的集合概念,需要历史的时机。不能拿中国和西方比,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状产生的权力话语也不同。

  诗蕾:你认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比西方国家落后将近20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佟:20世纪的60、70年代发展起来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是同期的中国正在搞文化大革命,哪有精力发展女性主义艺术呀!

  诗蕾:你认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和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佟: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最大的区别是文化呈现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认识也仅仅是源自于图册或者文献资料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生也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判断中国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分野要尊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艺术表达。比如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的作品《晚宴》,通过《圣经》的典故的挪用,制作有阴道图像的用餐盘子,揭示西方女性被消费的历史地位的尴尬。中国的女艺术家陶艾民的大型装置艺术《女人经》,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民间《女儿经》女性伦理话语的挪用,将中国女性使用的多个搓洗版连接起来,形成古典竹简的视觉形象,制造了一部具有文化批评意识的现代版的“女儿经”。不仅质疑了中国历史与现当代的男权主义,而且寓言了女性地位的尴尬。不同文化环境的中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有着天然的差异是很正常的。应该说中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的不同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诗蕾:你认为为什么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不像西方那样有强烈的政治诉求?

  佟: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艺术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因为两者的文化遭遇不同,所以政治诉求不同,自然在艺术的表达也不一样。不能说谁比谁强,或者谁比谁弱。关键是面对问题的针对性如何通过艺术来呈现。

  诗蕾:你认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跟中国女性主义运动有关联吗?

  佟:2013年我在北京首师大给研究生做讲座时,有一个男生说了一句话我基本认同。他说,“能不能这样理解,在中国发生的女性主义艺术就是一场女性主义运运动!”我说:“可以把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看成一个女性主义的小运动。”应该说,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并没有形成一种规模。零星式的女性主义艺术还是有,有分量的女性主义艺术很少。这就是我说的,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可以作为女性主义的小运动。大运动都是从小运动开始的,中国有句话: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诗蕾:你认为女性主义艺术在中国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吗?

  佟:没有!一个具有人文特征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平台展示,更需要在艺术批评与理论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我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研究者,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研究也在我的学术范围内。2010年,我准备了8年之久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成果《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一书,写了30多万字,并装订成一本书,报到我所在的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申请经费,得到的答复是:一分不给。以后,我联系了两家美术出版社,因为谈得是女性权力的艺术话语而再次遭拒。2011我申报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著作《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这本书是西安美术学院的第一本当代艺术论著。西安美术学院拒绝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第一”,却让《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以“女性主义艺术”命名的第一本论著。所以我后来不再与学校的学术体系发生关系。我坚信学术的力量,同时也坚持我的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立场。之后,我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这本书,获得第三届陕西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同时也被中国艺术批评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一本书。在中国的体制内做学术真得很难,甚至是尴尬。一是当“学术专家们”(学院学术委员会)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时候,你被拒绝是很正常的。学术做为一家之言,永远探索未知领域。而我们的“学术专家们”只限于已知领域,将未知领域的践行者视为另类而遭拒绝。二是学术著作要自费出版,如果没有学术资金的支持,学术研究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你要出版学术专著,你得从体制内每月发给的生活费作为出版基金。能够攒够一定数量的“出版基金”,你得生活的清心寡欲。我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遭遇的尴尬在中国具有普遍性。中国官方的科研经费百亿元、千亿元,但是连最基础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都难以接纳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研究成果。中国的美术馆画廊有上万家,但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为主题的展览没有一个愿意做。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展示及其研究得不到重视,不仅说明女性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而且说明学术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成为学术体制认知和接纳的社会“公器”。

  佟玉洁《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2011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佟玉洁专著《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性修辞学》)

  诗蕾: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佟:女性主义艺术概念源自于西方,中国近三十多年来,伴随着西学渐进,女性主义艺术的形态也有了本土化呈现。在我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学术研究中,借他山之石梳理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我把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形态分了三类,前两类是性别政治和身份政治,从属于前女性主义艺术,价值呈现为解构男性中心主义建立女性政治的发生系统。第三类的酷儿政治,从属于后女性主义艺术,价值呈现为跨性别的人性自由表达。

  诗蕾:你觉得促进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需要哪些因素的推动?

  佟:女性主义艺术是有政治诉求的,而所谓的女性艺术无需政治诉求。鉴于目前中国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问题仍然存在,恰恰需要有政治诉求的女性主义艺术历史的担当。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发生与呈现,除了要靠艺术家的文化内省与反思,更要靠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创造,这是推动中国女性主义的重要条件。

  诗蕾:你觉得政府政策或者艺术机构对于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有足够的支持吗?(面向女性艺术家的基金?展览的审查?策展上的支持?)

  佟:至今到目前为止,我没听说过中国政府或者机构有面向女性艺术家的基金。至于展览的审查,一直都有,只不过是一个隐蔽的审查机制,你看不到他,却处处都在。虽然没有政府政策的基金,但是有艺术机构已经为中国女性艺术提供展示的平台。去年的河北美术馆就做了个“女性艺术双年展”。现在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许多做女性艺术展的策展人,不是做女性艺术学术研究的人,所以女性艺术展的规模再大,最终也是流于形式的展览而很难进入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一个好的展览是一次学术梳理的过程,但是中国的艺术界很多地方让你看不懂,机构把钱花了,策展人把场子也哄起来了,但是学术是什么?不知所云!中国目前处在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欲望与贪婪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期间,资本掌控者各个行业的权力话语,尤其是艺术领域,在资本运作与围剿中形成的艺术氛围诡异、暧昧,甚至无知、无畏的流氓都能以策展人的角色“绑架”女性主义艺术,进行欺骗。现在的中国,艺术面临着最尴尬的时代。官方艺术的资本,一直在支持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艺术。民间的艺术资本,一直在强化市场利益的商业艺术。在中国,由于没有独立的艺术基金会,尤其是处在边缘状态的女性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学术展览机会很少,女性主义艺术展览的机会更少,几乎是零。

  诗蕾:在中国有你觉得可以称为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人吗?请说出一些你觉得重要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

  佟:有啊!我还是主张女性主义艺术家的称谓不要被标签化。但是我还是强调,中国需要或者应该有更好的女性主义艺术!因为女性主义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4月18日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